“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

2018-11-16信息快讯网

“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信息快讯网

▲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图/视觉中国)

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被分配到了西北内陆的敦煌文物研究所,从此就在那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今天,当年那个25岁的稚嫩姑娘又回到了母校,只不过此时的她已是满头银丝。

作为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及名誉院长,樊锦诗建立了享誉世界的“数字敦煌”,为敦煌文物研究与保护工作付出了毕生心血,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和她一同到来燕园的还有戏剧《敦煌女儿》——这部以樊锦诗事迹为故事原型的原创沪剧将在11月17日、21日分别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办法保护它”

“刚毕业那会儿,我想的是祖国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樊锦诗回忆道,语气沉缓却字句清晰,有观众诧异眼前这个穿着朴素、身形娇小的老人在西北大漠中扎守了52年,成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中的一方支柱。

“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信息快讯网

▲樊锦诗在北大分享自己扎根敦煌半个世纪的经历。(上海沪剧院供图)

在敦煌工作期间,樊锦诗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由她具体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樊锦诗生在北京,长在上海。她说自己从小就爱浏览博物馆,尤其爱看出土文物,在1958年考上北京大学时,她 “毫不犹豫”地填了考古学专业。1962年,樊锦诗被安排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第一眼见到敦煌时,那些“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的壁画、鸣沙山、三危山上层层叠叠的洞窟、形态万千的佛像都让樊锦诗大为震撼,也奠定了她日后留守敦煌的感情信仰:“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办法保护它。”

“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信息快讯网

▲敦煌莫高窟(图/视觉中国)

“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信息快讯网

▲敦煌285窟 东西方美人(图/视觉中国)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敦煌里的壁画足以做一部形象的绘画史,里面还覆盖了音乐、舞蹈、书法等等艺术,让人眼花缭乱。”樊锦诗回忆,敦煌石窟的洞内就如神仙世界,等爬过一条长长的‘蜈蚣梯’,回到洞外,才又回到了贫瘠艰苦的人间。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西北与繁华的北京、上海有着千差万别,刚来敦煌研究所工作的她诧异这里竟然没有水、不通电、卫生设备极为落后。因为很少有水洗头,樊锦诗干脆把长发剪去,留了当时运动员中流行的短发,从此这个利落的“运动员” 头就成了她的一大标志,一如她本人利落干练的风格。

“做考古的人不怕苦。我们经常到田野里去,有时条件还比这更艰苦,年轻人嘛,总能适应。” 樊锦诗轻描淡写地说道。或许真正让她有过挣扎纠结的是和家人的长期分离,好在的是,丈夫彭金章一直支持着自己在敦煌的工作,甚至在1986年,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考古研究室主任的彭金章放弃了在武汉的工作,奔赴到了敦煌,并在那里主持多项考古挖掘工作,夫妻二人成了大漠敦煌的一对“学者伉俪”。

“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信息快讯网

▲樊锦诗在敦煌(图/视觉中国)

“人们都说‘孔雀东南飞’,而我们俩却一块飞到大西北来了!”樊锦诗坦言,丈夫对自己的支持是她得以潜心在敦煌工作数十年的精神支撑。如今,樊锦诗还是习惯轻轻关上房门,心想“别惊醒睡着的老彭”,可不久便回过神来——丈夫已经不在了。

沪剧少见的叙事结构和表法方式

因为被樊锦诗的事迹报道所打动,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艺术院院长茅春生找到樊锦诗,希望能将她的故事搬上舞台,一来呈现一代代敦煌人嵚崎磊落的“敦煌精神”,二来有助于沪剧题材的开拓,让沪剧更多与时代相扣、与当下呼应,提升其现代魅力。

“一直以来,沪剧擅长的是表达小女儿情调、小家庭的悲欢离合。这次我希望能够打开题材,让沪剧走出原有地盘,有更多元的表达。既然樊先生在上海长大,我认为完全可以考虑用沪剧去展示她美丽的人性与人生。”茅春生说道。

“敦煌女儿” 重归燕园: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京演出-信息快讯网

▲《敦煌女儿》主演、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春生在分享此剧的演出体会(上海沪剧院供图)

然而个性低调的樊锦诗起初并未同意,她说自己“一生平凡,生活里也没有戏剧所需的冲突,所谓的功绩也是研究院集体付出的成果” ——直到茅春生坚持说借助戏剧来弘扬一代敦煌人的精神,樊锦诗才被说服。

然而,将真人事迹改编上舞台并非易事。如何去挑选细碎而繁多的现实素材?如何在平铺直叙的生活中构建戏剧冲突?为了保证整个剧情“有内容、有温度、有筋骨”,《敦煌女儿》的主创团队几次易稿,用了7年时间打磨该剧,围绕“敦煌情、夫妻情、友情”来提炼日常片段,采用了沪剧很少见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方式:时空切换迅速,舞美简洁抽象,令人耳目一新。“观众一会儿在上海,一会儿到了敦煌,一会儿见到的是头发花白的樊锦诗,一会儿见到的是小姑娘时的她。” 该剧文学顾问刘锦云说道:“这一叙事结构让人觉得别开生面。”

茅春生也是剧中“樊锦云”的扮演者。对于跨越不同年龄层的表演,她直呼“过瘾”,并笑言:“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这种方式也更能够挖掘出人物身上特别生动丰富的内涵。”为了做到“神形兼备”,茅春生不仅在服饰和发型上下足了功夫,还会模仿樊锦玲一些细微的动作习惯,比如爱笑、说话时手指微微翘起等。就在该剧在上海首演过后,茅春生正要卸妆,谁知樊锦玲的孙子冲过来叫了自己一句“奶奶”,可见其模仿入神。




作者:彭丹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陆正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