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

2018-12-14信息快讯网

王莫之的第一本小说,卖得不好,用王莫之自己的话说觉得自己写小说职业生涯就到此结束了。 除此之外,王莫之还私印过两本小说,因为没有自信能够得到国家的出版书号,一本制作了50份拷贝,一本制作了100份拷贝。作为一名小说家,他的150名铁粉也是从他的乐评那儿转来的。这次的《310——上海异人故事》,王莫之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就是卖出5000本。5000本是出版社盈亏的底线,王莫之说还是不要让出版社亏得太惨。好在文艺出版社并不介怀,把这本《310——上海异人故事》作为出版社11月出版的新书重磅推出。责编评价此书是“上海生活的流水”,爱不释手。

因此,12月的第一天,在思南读书会召集了青年作家btr、复旦大学教师、作家张怡微与王莫之一起共话上海异人故事。

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信息快讯网

近日,左起张怡微、王莫之、btr作客思南读书会,分享新书《310——上海异人故事》

“310”与“异人”:关于书名

《310——上海异人故事》这本书的书名十分特殊,用一个纯数字的抽象概念作为标题。310是上海人身份证号码的前三位,在书的腰封上赫然写着“一组刻进身体的社会基因密码”。诚然,作为一名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学习、工作在上海的本土作家,王莫之说他的眼光从未离开过这里,好像只关心上海。作为一名杂志记者,他了解上海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作家,他想为上海服务,写一些另人感兴趣的普通人,但这样的内容主流媒体并不太感冒。然而,310对于王莫之来说,还有更深的含义。3-1-0是足球联赛积分方法,赢积3分、平1分、负积0分。从3到1到0的趋势是渐弱的演变,王莫之形容说是一种更诗意、更悲观的隐括。用310来诠释上海人,是王莫之对上海人的总括,他说“上海似乎没有问题,它依旧光鲜。出问题的是上海人,或者说,与上海人相关的形象、品质、精神,一切文化层面的内涵。”如果要将310翻译成英文王莫之建议不妨就叫“shanghainese in a coma(困境中的上海人)。”

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信息快讯网

文艺出版社11月新书《310——上海异人故事》

关于“异人”则是出版社给这本书取得一个副标题。来自于一部日本电影。异人指与众不同的他人、也有边缘人的意思。被王莫之截取到书里的,都是一些上海再普通不过的人,用书评人btr的话来说,这些人物就好像小时候我们读《新民晚报》社会版的一个栏目“岂有此理、竟有此事”。这些人物极具故事性的同时又非常的落地。王莫之是穿梭在上海的生活里、在弄堂里找寻故事。这些普通人,他们是碟店的老板、卖碟人、前周报员工、贩卖门票的黄牛、电影放映师…他们是文艺生活的边角人物。这是一本关于上海边缘人的短篇故事集。

上海话痕迹:关于语言

btr在对谈的现场评价王莫之的《310——上海异人故事》里有很重的上海话痕迹。就好像用时间胶囊保存了一个时代的上海话切口。但王莫之却予以了否认,他说自己想要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上海话,在写作过程中对上海话进行了处理。但是王莫之并不否认他的写作过程受到《繁花》(关于上海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金宇澄的影响,小说语言带有一些模仿的痕迹。作为上海人,王莫之说他小说里的语言受到两个标志性事件的影响,一个是当年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另一个则是属于小众的文化事件,上海乐队顶楼马戏团用上海话创作了大量的歌曲。

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信息快讯网

上海乐队——顶楼马戏团,王莫之的创作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王莫之与btr之间对于小说语言认知上的差异,其实质可以说是读者阅读与作者表达之间的差异。王莫之在对话交流中也提到,他脑内是上海话思维,然后再翻译成普通话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上海话思维下,文字的表达自然而然地会流露出上海话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叙事结构。

另一位对谈嘉宾张怡微对小说中语言的运用则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刻意也好、自然形成的也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语言本身是流变的。而作家在成长过程中所吸收的成长环境中的语言样态,形成了自己的记忆,最后又反哺到自己的作品中。王莫之的这本小说,正是他对上海日常生活的关照,不是关心大历史的叙事,是小上海的。

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信息快讯网

对谈人之一,复旦大学教师、青年作家张怡微,及其代表作《时光,请等一等》

上海异人:关于内容

王莫之的职业是一名记者,因此在工作牵扯到的人、涉及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而写小说就没有这样的限制。王莫之说自己想象力不足,擅长的是扭曲与改写。因此他的小说有一种非虚构的真实,每个书中的故事都有一些原型。张怡微说王莫之的《安慰喜剧》,其中有句话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一个人在上海很喜欢走街串巷,但是他怎么努力,他都跟不上上海的发展,他走走走,看不完巨大的变化。”对于类似人物的描写构成了王莫之小说的底色,其实也这符合了王莫之对于“310”概念的描述。因而整本书形成了一种关于上海的空间记忆和时间记忆。

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信息快讯网

“他走走走,看不完巨大的变化,他跟不上上海的发展” ——《安慰喜剧》

书评人btr则认为《上海异人故事》里另有一条音乐主线,从拷磁带到MP3流行,从港台流行音乐到欧美流行音乐。这些人们曾经的记忆被这本小说唤醒。小说成为了一个载体,它鼓励更多的人唤起自己回忆。对此张怡微也深有同感,她认为王莫之的小说正是通过打捞自己的记忆来协作,而打捞城市的记忆是一项很琐碎的工作。

关于书中的内容,关于他记忆中的上海,王莫之说,即使是再封闭的大环境下,上海的封闭依然是相对的。在硕大的城市之下,在每一个打开的石库门的木窗之后,都有带着温馨的、带着惬意的有趣的故事。然而,在现在时,当他回到小时候住的马路,却没有了乡愁,没有了原住民感觉,只有一种疏离感。因而他写下了记忆,记录下了一些不太受关注的人,希望能够引起新的感受、旧的共鸣。

《鬼恋》:关于最喜欢

《310——上海异人故事》是一本短篇小说,十三篇关于上海的遗梦。说起其中最心水的篇章,btr和王莫之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鬼恋》。《鬼恋》讲述的是上海夜宵司机和乘客之间的故事。 一场虚构的爱情,一场虚构的现实。btr喜欢它,因为它与整本书不一样,幻想成分比较多,结尾有些鬼故事的感觉,与前篇的现实描述衔接得宜。读者在一次次地情节递进中期待,在本该是高潮的地方却以鬼故事的形态结尾。王莫之喜欢它,是因为这与他自己的真实经历相联系。有段时间他经常坐夜宵车所生出来的感想。《鬼恋》,王莫之说就好像两个人像鬼一样谈恋爱。

讲堂直击丨王莫之:穿梭进弄堂里的上海生活故事-信息快讯网

思南读书会,新书分享会现场

王莫之说,他之所以只写上海,是因为他只了解上海,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去台湾,没有出过国。作为上海人,他有着对上海的迷恋,对上海人的认同,有想要引起他人共识、共鸣情感,有着生为上海人的自豪。他用笔记录下了上海一个时期的异人故事。



作者: 童毅影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大众冰雪季“海上王冠”启动,无冰少雪的上海已成全国冬季运动重镇
上海男篮客场溃败,糟糕防守让广东成为“空接之城”
2018“上海工匠”朱祥明:有责任心,作品才经得起检验
“星巴克之问”折射上海营商环境之变
盐城:抢抓机遇精准接轨上海
《春天的马拉松》,引出东部农村基层治理和发展振兴中的生动故事
【改革开放40周年•参政故事】九三学社中央:弘扬科学精神为保护“母亲河”献计出力
生活垃圾分类怎么立法才更有科学性、实操性?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今天到社区进行立法听证
上海里弄:更新出舒适的生活,积淀下人心的安稳
16个最容易要命的生活细节,已经害死了很多人!千万别再做了
书画中的秘密:“雪中送炭”的故事为什么发生在宋朝?
黄渤被曝女装现身候车室体验生活?本尊回应了:假的!
智库正成为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舞台,未来讲故事既要有中国味儿,又要具世界范儿
美丽乡村·海南山尾头村:悠然渔家生活,如偷得浮生半日闲
妻子被“非法拘禁”,还涉嫌“洗黑钱”?故事的结局你猜不到
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食品净化机,靠谱吗?
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在哪里?
国内成品油价格“四连跌”!上海92号汽油每升降价1毛,加满一箱油约少花5元
脑瘫跑者签约耐克背后的动人故事:跑下去,天自己会亮
新时代来了:美好生活的“加减法”怎么做?
火爆京城的“时光博物馆”来上海啦!一起来感受40年的时光变迁吧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上海:探索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新路
第四届上海沪剧艺术节鸣锣:古戏台上听沪剧——味道“交关”浓!
《沸腾时代》第五集《美好的时代》周六首播,回溯上海全民健身发展历程
在普通人的故事中见证时代变迁
泪目!亲历者讲述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故事
不纠缠命案,不写灰色地带,这位鲁奖得主新长篇为生活燃一束暖光
一本证书的故事
感觉缺觉?不,你更缺梦!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把梦赶走
改革开放40年,从大数据看百姓生活方式及品质变迁
生逢1978,我的故事 | 点击近亿!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改革开放十论⑦】精神世界的进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变迁的主基调
这些被总书记点名的上海重点发展领域,要从“高地”变“高峰”
应勇学习时报头版头条撰文:努力交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上海答卷
文汇报评论员:再起宏图,年轻的上海风华正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