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

2019-01-15信息快讯网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关于未来,你有怎样的想象呢?日前,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走进上海。在这座充满魅力的魔力之都,来自脑科学、光子研究、伴随卫星、饮食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对未来的探讨,700余名现场观众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定义未来。

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学者,打破界限,碰撞思想,联手打造关于科学的盛宴。我们仰望星空,亦专注自身,一会儿上天看“墨子号”划过的星空,一会儿了解脑科学的未来发展,一会儿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设备、膳食营养……近三个小时的演讲,现场观众深深沉浸在科学盛宴,纷纷表示意犹未尽,余味无穷。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蒲慕明:发展类脑智能,我们需要新的图灵测试

我们每个人都有大脑,大脑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现在科学界对大脑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方面。但我们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脑科技的未来究竟是什么?蒲慕明院士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他提到“我们现在真正要做到好的类脑智能,必须要一个新的图灵测试。新的图灵测试,除了测试语言之外,还要测试各种感知能力。一个机器人跟人在一起比赛,你是否能辨别出来哪个是机器人,这就是新的图灵测试。我们可以想想,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通过新的图灵测试,我们就真能有一个新的、有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类脑人工智能出现,这是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的。”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王建宇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建宇:“墨子号”抓光子,好比看到月球上划一根火柴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的9月,“墨子号”实现了国际上第一次洲际量子密钥通信,该项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为“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作为一项国际顶尖的科技成果,要做成它到底有多难?作为卫星总工程师的王建宇院士分享了他的感悟,“我们用地面的一个望远镜来检测到天上来的一个个光子,灵敏度相当于多少呢?相当于一个人在月球上面划一根火柴,它燃烧的亮度,我用地面望远镜能看到,并且能抓住。”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安少辉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安少辉:我们把“人体内部的哈勃望远镜”做到了世界前沿

我们平时去医院看病,免不了需要“拍片”,“拍片”用的影像设备就是安少辉博士的研究领域。安博士团队新研发的PET-CT拍摄了世界第一副人体3D全景图像,被称为“人体内部的哈勃望远镜”。

他指出,“传统的CT只是侦测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密度,把密度反映到图像上。

PET可以反映人体细胞的活跃程度。比如脑功能退化,那么它的活跃程度比正常人就会低。通过检测细胞的活跃程度,我们有可能可以跟踪癌细胞扩散的路径,也可以为靶向药物提供更精准的目标。”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陈宏宇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

陈宏宇:“为你布置一片星空”这不只是一句浪漫的话

小卫星有什么独特魅力呢?小卫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集成度,也更加智能。

陈宏宇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追星”之路——伴随卫星的研发。“大家可能问我为什么这么痴迷于现代小卫星,因为在我看来,大卫星功能非常强,非常强大,但是小卫星有它独有的一些魅力。它更精巧,有更高的集成度,尤其是成本很低。

我们希望做得更低,我跟一些朋友开玩笑地说,我们要把卫星做成白菜价。因为只有卫星的成本低了,它才能从科学的顶峰,下到寻常百姓家,让所有的人能够获益。”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林旭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林旭:营养是一部健康的交响乐,别信“一吃就灵”的谣言

营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但营养也是网络谣言误导的重灾区,存在很多争议。

林旭老师指出,在营养方面,甚至有些专业杂志上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柳叶刀》杂志提出高碳水化合物会吃死人,多吃肉、多吃饱和脂肪是好的。其实这个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错误,就是它收集的营养数据是我们国家40年前的,而且它还把我们和非洲放在一起,非洲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传染病,而我们是心血管、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是不能放在一起的。”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类脑智能需要新的图灵测试”,格致论道来沪关注生命与航天-信息快讯网

▲王欣  华中师范大学

王欣:想象中的脑科学如果实现,社会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脑是我们的小宇宙,它仅占我们体重的2%—3%,却要消耗我们20%的能量,它的日常很繁忙,是我们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脑科学的发展已经实现了部分应用,比如人工耳蜗、人工视网膜、机械臂等,应用在医疗等多个领域。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欣老师分享管了关于脑科学的畅想,她提到那些想象中的脑科学一旦成为现实,可能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科学就是一个工具,合理使用可以造福人类,但是如果我们滥用它,也可能会造成灾难。我们应该热爱科学,而不要迷信科学”。

本场活动是SELF讲坛落地上海浦东的第一场活动,由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和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SELF主创团队倾力打造。


作者:许琦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透露:“中国脑计划”明春启动,将以智能技术为出口,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脑计划
36氪、中国银行,还有中科院,这个科创生态圈要搞大事情
中科院今年拟增选71名院士,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设5个名额,公务员及处级以上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悲剧了!一男子吃完醉蟹开车上路被查,酒精测试显示“酒驾”
AI医学影像成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最成熟领域,上海交大发布首份人工智能医疗“指南”
这位当过矿工的院士,能给地球“做CT”
引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再添创新引擎
厉害!华山医院成果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最受瞩目论著”之首,来看看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做了什么
70岁以上的人,已沦为智能时代的科技“新难民”…太现实了!
女子在云南杀了男友后潜逃17年 ,上个厕所就被上海道口智能监控系统发现
在这家邂逅作家频率最高的书店,一个全新的文学沙龙面世了
我国首次成功实现4K超高清电视5G网络传输测试
“无人诊所”1分钟先帮你初诊,“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医疗健康新生态
97岁“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今天院士退休,从医70年,救治1.6万肝胆病人,他说: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人工智能时代的“厂医”来了
40岁是新的20岁,面向未来的知识体系如何搭建?
蔡英文自曝睡前爱追大陆电视剧,网友讽刺:不怕被“统战”吗?
你的智能设备正在“监视”你?专家:不使用时最好关机、断网
地球“中国数据”上线,中科院发布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全国首张3D打印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沪颁发,花落九院戴尅戎院士团队!
全国首张3D打印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沪颁发,花落九院戴尅戎院士团队
微软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实验室要来了!
济南皮影第五代传承人李娟:为非遗注入新的生命
智能设备能让养老护理更轻松吗
张江人工智能岛:布局国际水准生态圈
人工智能将率先助力地铁十号线,据说能大大降低轨交事故发生率
单身的普京又收到新的小狗,爱不释手,政客们为何一个劲地送狗?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金矿”
习近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追寻人类智能奥秘,类脑研究迎新契机
SpaceX首次测试“星际飞船”引擎,马斯克:感到骄傲 !
最幸福国家的“幸福”测试:每月发560欧给未就业者,结果亮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