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养老 | 老人尊严和护理员工作量怎么平衡?

2019-01-16信息快讯网

大城养老 | 老人尊严和护理员工作量怎么平衡?-信息快讯网

▲徐汇佰仁堂日间照料中心为定期前来看望老人的家属提供专门空间,便于情感交流。本报记者袁婧摄

徐汇区龙吴路养老院有150多张床位,开业不到一年就住满了。这家机构的院长是1989年出生的刘曼,她身形瘦小、说话轻柔,看不出入行已近10年。

刘曼在上海好几家养老机构工作过,从实习生、护理员、护理主管慢慢成长为机构负责人。她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当年一起来沪工作的同学有20多人,如今还留在业内的不到5人。

刘曼曾是业务出色的年轻护理员,但她现在很难雇佣到理想的年轻员工。养老护理员紧缺问题已经被说滥,收入、地位、发展空间,似乎所有人都能分析指点几句。反倒是养老院院长们无暇空谈——他们忙着在如今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把机构运营下去。

面对“机体老化”的真相

“你知道  ‘老人味’吗?很多年轻人,光是这一关就过不了。”刘曼做一线护理员时,对此没有太多不适,但同学里有人因为受不了“老人味”而从公办福利院辞职。

人老了,很多事情不受自己控制。“老人味”并不单纯是卫生问题,它更多与老年疾病有关,“比如患有肠胃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被‘老人味’困扰。”刘曼说,“养老机构如果把消毒、通风做到位,气味可以得到疏散,但护理员要近距离接触老年人,很难完全避开。”

而这只是开始护理动作的前奏。照料一个人的身体,喂饭、鼻饲、擦身、更衣、帮助排便,需要面对层层叠叠的关于“机体老化”的真相。在这方面,拥有一定年龄和更多人生经验的人往往适应得更好。龙吴路养老院主要收住失能老人和认知症老人,他们的护理服务需求远高于自理老人,因此非常仰赖中年护理员。

刘曼团队现有30名一线护理员,平均年龄约为47岁。偶尔有年轻人来实习,她会安排他们在一线护理和行政管理等不同部门间轮岗,“如果只让他们做一线护理,半年都留不住。”国内不少院校开设有老年服务、老年护理相关专业,但毕业生到养老机构  “一般都是冲着管理层去的”。对院长们来说,如何留住和用好那些懂专业但心气高的年轻人,始终是个难题。

“尊严”“愉悦”意味着工作量

龙吴路养老院是徐家汇街道的公办民营机构,由连锁养老品牌“佰仁堂”运营。佰仁堂成立于2014年,如今在长三角区域运营管理60多家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服务中等收入的失能老人和认知症老人。总经理杨嵘介绍,旗下机构的收费水平通常在城市平均退休工资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  “托底类人群有政府在做,高端客户有高端机构在做,我们做中端的人群。”

类似定位是不少社会化养老服务企业的选择。“高于托底人群、低于高端客户”的“中端需求”老年群体正变得庞大,而面向他们的养老服务相对匮乏。佰仁堂在上海的十多家机构大多床位紧俏,并且新建机构“满床”速度总是很快,这也反映了目标客群的需求强度。

相应地,老年人对机构服务的要求也“高于托底”。刘曼奉行的照护理念有一条是这样的——“能站着不要坐着,能坐着不要躺着”。她希望老人尽可能走下床铺、走出房间,去每个楼面的餐区用餐,“多动动肯定比老躺着好,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对心情,这是常识。但如果要问为什么,好像我们也没法证明。”

为了这点“常识”,护理员向她抱怨:你知道卧床老人起身一次多麻烦?一日三餐加下午茶,每天起来四趟那是什么工作量?这是养老院日常工作的众多小纠结之一,“尊严”  “愉悦”不只是漂亮词汇,它们会实实在在地化作护理员的工作量。只要老人需求持续升级,对护理员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院长心里要做的算术题也越发复杂。

耐心和共情能力都要消耗能量

记者采访刘曼的时候,有个头发花白、中气十足的爷叔过来“告状”,投诉楼里某位老太“张口一个老年人脑子不灵,闭口一个老年人什么毛病——我忍了五分钟,实在忍不住了,拍了桌子,把她压下来了!”老人对刘曼说:“这些事你们要管管,你们要有点是非观!”

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年轻人,要习惯被求助,也要习惯被教育。老年人和家属维权意识强烈,火气上来了也许就会投诉到“12345”市民热线。刘曼平常言谈举止总是很耐心、很“佛系”,她说这是养老做久了“容易早熟”的缘故。

她见过老夫妻两个同住一屋但AA制付费——一个花自己的钱,一个花儿子的钱;她遇到过老人三番两次身体出状况,送完“120”后拒付急救车车费;养老院工作人员陪老人就医,出门前签约确定陪护费用,看完医生回来,老人摇头:“这怎么是我签的呢?不可能,我没签过。”

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家庭,微妙而多样的人性。刘曼说,不管在哪一行,做人的服务都不容易,服务老年群体更显特殊,需要更多耐心、更多共情能力,这些能力是要消耗能量的。“大家都说养老护理员太少,但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做这行呢?”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钱蓓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元旦起,快递员、家政员、护工护理员、送餐员等灵活就业群体,将有专享工会互助保障
看哭百万人!这个78岁老人身家千万,却免费为将死之人服务
最新!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基本完成
商业互吹不如吐槽大会,年轻人聊社区工作,一万个“槽点”齐飞
古稀老人遭车祸,自身原有疾病能减轻保险公司责任吗?法院这样判决……
“太好吃了/但刚刚吃了什么/我已经忘记”这50个老人写的三行诗又可爱又心酸,笑着笑着就哭了
市人大常委会务虚会上,李强书记谈抓好上海重点工作要把牢的“十六字”
引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再添创新引擎
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2018年“时代楷模”宣传发布工作综述
就算忘了全世界,也没忘记爱你!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去幼儿园接娃,原来女儿30年前在这就读
那一次发射成功后,有一位老人落泪了……
住进养老院能不能比在家衰老得慢
大城养老 | 院长访谈之遐福养老院蔡琦:住养老院会老得慢一点吗?
1000张养老床位,5.5万平米旧改……闵行2019民生大礼包干货满满
新增300张养老床位、完成6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数读普陀区新年民生新亮点
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怎么养老、就医?市妇联提出这两项提案
上海今迎今冬第三场雪,明天阳光再现
文汇时评 | 以“同款”的名义复制,伤害的是创意
女婴出生时体重仅545克,大腿比成人手指细!“一斤妹”90天长到4斤,全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袋鼠式护理
老人被骗子洗了脑,一天去银行转两次账,在输密码的那一刻民警出手了
美国政府关门25天,信用评级可能失去AAA,特朗普:快回来无薪工作!
国台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全国187位医务工作者和10支优秀团队被网友推选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
上海市第八次文代会今天召开!李强对全市文艺工作者寄予这些希望
​ 一大波年轻人甘愿扎根于社区工作,听听来自他们的心声
"老伴"竟是70后少妇,花甲老人为爱冲昏了头
人社部:五方面措施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智能设备能让养老护理更轻松吗
权威发布!上海离退休人员下个月养老金将在春节前发放!
小区里有3位百岁老人,这位92岁的“小妹”坐不住了……
【我是一颗石榴籽】达吾列提阿里老人眼中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上海可能购买互联网企业服务为老人送餐,4年内为老助餐点数量翻番
养老服务实事项目从4项增加到6项,老年助餐场所建设时隔11年重回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清单
2019上海养老工作重点,业界关心的热点都在:机构备案、价格体系、护理员资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