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丨王拥军:仁厚处用心,术精处用功

2019-01-21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丨王拥军:仁厚处用心,术精处用功-信息快讯网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

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我一直是在求学路上”

王拥军常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求学经历:“我一直是在求学的路上。”自1983年考入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他便将自己明确定位为“中医人”,立志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带着这份信念,身为学生党员的他在1988年本科毕业后,决定前往条件艰苦、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安徽省皖北矿务局下属医院工作。这份任务艰巨、挑战性大的工作,王拥军一干就是6年。“我当时兼任了中医科和骨外科两个科室的工作,还是医院救护大队的副大队长,经常要下矿山抢救工伤人员。”在悉心诊治矿工伤痛的同时,王拥军还发现了一个让他十分揪心的现象:煤矿工人长期地下作业可导致许多职业病,包括颈腰疼痛、关节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严重的脊柱脊髓损伤还可能导致截瘫。如何以更高水准的治疗措施解决这一类人的疾病?于是,他携着苦心钻研所得的研究报告,在火车上站了一天一夜,前往成都参加全国中医骨伤学术年会。作为会上发言的唯一的一名基层医院医生,王拥军进行了“煤矿工人颈椎病调查与综合治疗”报告,凭借翔实的数据与科学的分析,他的报告给时任全国中医骨伤学会会长的施杞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王拥军得到施杞教授的鼓励,并如愿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了施杞教授的研究生,由此结下了延续至今的师生情缘。

1994年至2001年期间,王拥军师从施杞教授,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颈椎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论证了“咽喉炎是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的观点;还首次建立了“动静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提出并证实“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脊柱力学失衡学说,建立脊柱“调衡法”。在此基础上,王拥军在国际公认的脊柱病研究领域的著名期刊Spine 上发表了13篇研究论文,解决了中医药防治脊柱病的机理研究的难题,实现了中医脊柱病学研究成果创新和突破。

解决百姓脊柱病困扰的“初心”

博士毕业后,王拥军念念不忘从根本上解决百姓脊柱病困扰的“初心”。2001年,在长征医院骨科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脊柱病研究工作期间,王拥军获得香港大学“孙逸仙访问学者基金”资助,前往香港大学骨科学系,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智仁教授指导下,开展中医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合作研究。长征医院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后,王拥军又远渡重洋,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骨科学系从事分子骨科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其间,他证明了转录因子Runx整个家族在骨骼发育成熟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骨代谢和关节炎与风湿病方面权威杂志上,拓展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研究领域,并建立了淋巴循环系统与痰瘀病理变化研究平台。

王拥军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至今已有30年。他率先开展了“脊柱与椎间盘退变与衰老”防治规律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证明椎间盘也具有器官的功能,并呈现衰老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椎间盘乃奇恒之腑”的创新性观点;率先开展了“骨与关节退变和衰老”防治规律研究,在“肾主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肾骨系统”理论体系;率先发现老年性骨病存在“三期病理变化规律”,首次提出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概念,创立了以“肾精系统”为核心的防治学理论体系;研究成果收入《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他还建立了“中国骨健康”服务体系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促进了中医骨伤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沪上名医丨王拥军:仁厚处用心,术精处用功-信息快讯网

▲王拥军是沪上石氏伤科第五代继承人,他十分重视中医的传承和创新

“眼界决定境界”,王拥军对科研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科学研究要有战略眼光,科研人要充分理解 ‘取势、明道、优术’ 的深刻内涵,即把握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大势,具备清醒的自我认识、开放的全球视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瞻远瞩的大局意识;明白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在世界医学、生命科学发展中有原创性的科研意义;以古鉴今,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与医学的内涵,虚心学习并开拓创新之术。”

杏林传人志在“踵事增华”

正如王国维提出了治学三境界,王拥军认为中医之路也必须经过三阶段,包括“立志定向”“闳中肆外”和“返璞归真”。作为学科带头人,王拥军为团队成员每一阶段的成长都做了细心规划。

“立志定向”即选择正确的方向。在王拥军看来,团队学术方向的凝练要与个人成长、学校发展、行业需要和国家需求相结合。他将团队未来的研究目标定为进一步建立“慢性筋骨病”危险因素筛查模型以及精准防治体系和康复体系,建立了“保王拥军是沪上石氏伤科第五代继承人,他十分重视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养生”创新模式等,并为团队成员设定了慢性筋骨病领域不同方向的成长目标,保证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并互为补充。

“闳中肆外”即学习过程中必须专业明确、思想开放、眼界开阔、海纳百川。为了培养中医骨伤科复合型人才,王拥军团队长期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拉什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先后推荐19名青年人才赴美国、英国开展1年以上的合作研究。他还鼓励青年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邀请大量世界著名科学家讲学,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环境。

“返璞归真”即提炼升华所学所用,从而创新确立新的理论体系。近年来,王拥军带领团队创立了“慢性筋骨病学”,证实了“气虚血瘀肾亏、骨损精衰髓空”是慢性筋骨病的中医病理学基础,创立了“调和法”和“调衡法”,还建立了非手术与手术“序贯联合”综合性防治体系,并形成了规范化临床方案。

王拥军是沪上石氏伤科第五代继承人,他十分重视中医的传承和创新:“继承是立身之本,创新是发展之根,传承和创新之间的桥梁是学科、核心是人才。”

为培养全新的中医复合型人才,王拥军提出“六结合”培养模式,即中医与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医古文与外语结合、医药学与生物学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业务技术与组织管理结合。同时,他还对学生推行“七情教育”,即对祖国要有深情,对中医药事业要有感情,对病人要有热情,对同事要有友情,对朋友要有真情,对家庭要有亲情,对生活要有激情。

有感于恩师施杞教授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仁者情怀,敬业乐群”,王拥军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十多年前,他和施杞将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所得的奖金全部用于资助本校贫困学生,还号召所在的支部设立了帮困基金和帮困小组,并自愿担任组长,长期为“帮困生”排忧解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师徒两人又向学校捐献了因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的

12万元的奖金。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荣誉体系”首席教授,王拥军指出中医药发展恰逢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学术荣誉体系”建设立足于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学校营造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浓厚氛围,有利于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水平地方大学的建设,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

目前,王拥军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86名,指导2名博士生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培养的研究生先后有26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项目等学术奖。

多年来王拥军攻读岐黄经典,聆听名师论道,待诊大医之侧。“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是施杞教授赠送给王拥军的格言,王拥军视其为毕生的座右铭,不仅亲身躬行,还将其传承给自己的弟子和学生。

名医简介

王拥军:

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脊柱病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负责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等。

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9项,致力于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研究,创立了整体性、一体化、链条式研究模式;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20多项。发表516篇论文,其中在JBMR 、A&R 、Spine、Bone等国际专业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5篇,被引用4000多次;主编《“肾藏精”藏象理论与实践》、规划教材《实验骨伤科学》等1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新药证书及新中药制剂11项,实现成果转化应用8项,建立了“中国骨健康”服务体系,近10年服务300多万人次。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


作者:钟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