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2019-03-11信息快讯网

悦读·历史

《英国人来了:美国战争,从列克星敦到普林斯顿》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The British Are Coming:The War of America,Lexington to Princeton,1775-1777

Rick Atkinson

Henry Holt and Co.

(2019年5月版)

瑞克·阿特金森曾是《华盛顿邮报》的专职作家,以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解放三部曲”——《拂晓的军队》《战斗之日》和《曙光中的枪声》,得到了学界和读者的认可和赞誉,认为他的作品研究翔实深入、叙事又极为生动流畅,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其中,《拂晓的军队》更是获得了普利策历史奖。如今他又开展了一个重磅写作计划——“美国革命三部曲”,即将先行推出的这本《英国人来了:美国的战争,从列克星敦到普林斯顿,1775—1777》是其中第一部,写的是波澜壮阔的美国独立战争前21个月的事件,书的厚度已达800页,着实令人咋舌。

在1775年春天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激斗到1777年冬天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血战,装备低劣的美利坚大陆军队奋勇抵抗着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构成这场伟大的民族独立战争前半段的一系列战役,以如今的眼光看来,完全够得上史诗级别。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了不起的人物:原本是书商却对火炮有着非凡知识的亨利·诺克斯;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的蓝眼睛乡下佬纳撒尼尔·格林;自学成才的政治枭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一场看似毫无希望的战争中率领部下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乔治·华盛顿。虽然此书主要是从竭力抗争的美国那一方的视角写就的,但阿特金森也不忘在必要时从英国方面看待这场让双方都伤亡惨重的战争,这样一来,英国军队和不甘受奴役的叛军之间的战斗显得更加真实,也更加惊心动魄了。在阿特金森这本即将面世的新书中,我们既可以读到真实可信的细节考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可以读到在伟大历史进程中沉浮的英雄与奸臣的事迹——他们的牺牲与失败,救赎与苦难。(雅 湖)

悦读·美国

《最黑暗的一年:1941至1942年的美国前线》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The Darkest Year:The American Home Front 1941-1942

William K.Klingaman

St.Matin’s Press

(2019年2月版)

美国历史博士克林格曼在本书中详述了1941年12月至1942年末美国本土在全面战争压力下的心理状态——

1941年的圣诞季充满希望,大萧条已经过去,增加的国防开支为国内创造了无数的工作机会。但此时危险迹象已有可循:亚洲局势导致美国丝绸短缺,战争已经在欧洲肆虐两年多,只是美国人倾向于忽视这些。最终珍珠港事件改变了一切,这导致了军事反击和臭名昭著的国内应对措施,比如扣押日裔美国人。就这样,美国人迎来了二战中最黑暗的一年。

尽管美国政府极力尝试掩盖损失,但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的一系列失利就摆在眼前,到了1942年秋,政府官员只得公开承认美国有可能会输掉战争。尽管珍珠港事件之后各方一致呼吁团结和支持前方战事,但阶级矛盾和党派纷争让1942年的美国愈加分裂,因为各个利益团体都希望利用战时紧急状态为自己谋利。罗斯福政府的无能表现加剧了整个国家的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感。克林格曼利用新故事、日记和其他当代资源,描绘出那段时期美国人面对战争的复杂心理状态。同时还讨论了那时期的仇外情绪、种族矛盾和家庭角色的变化,尤其是女性成为工厂劳动力这一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擅长利用微小但是饱含信息的细节来体现当时状况,比如美国人力的缺乏:由于征兵和需要大量工人的军火业的极速发展,本来就不高的大学入学率大幅下降。他还不时在行文中穿插各种轶事:一群超过90岁的邦联老兵,在圣昆丁州立监狱服刑,宣布他们要同日本作战,要求监狱给他们开设针织课程,让他们可以为士兵们织外套和帽子。这些小故事为这本来黑暗和压抑的一年增添了一些苦中作乐的意思。

除了回顾历史之外,作者的叙述中还能看出一些美国如今仍然存在的社会趋势,像社会军事化和政治右倾。可以说本书不仅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二战时美国国内的状况,也能帮助我们看清一些当今问题的由来。  (音 希

悦读·经济

《全球性不平等》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Inégalitésmondiales 

Branko Milanovic

La découverte

(2019年2月版)

布兰科·米拉诺维奇曾是世界银行研究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还是卢森堡收入研究中心高级学者、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作为蜚声全球的发展和不平等专家,他那著名的大象图形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作为经典案例出现在不同场合的讨论中。新书《全球性不平等》出版之际,还得到了《21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支持,为其撰写序言。

皮凯蒂在序言中提到米拉诺维奇独特的研究方式,“他不是按国家来研究不平等现象,而是对74亿全球人口进行整体分析研究。这是有开创性的。”

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谁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富人以及亚洲新兴国家的中产阶级!他们的财富得到了长足增长,这就是大象图形中的制高点。那谁在全球化中失去最多呢?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他们失去了财富继续增长的动力,而富人更加富有则更是凸显出他们经济地位的下降。

那是否意味着经济统治力已经从老牌的西方国家渡让到新兴的亚洲国家呢?这倒还没有。只是西方国家增长较慢,而亚洲国家增长较快,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等情况正在缩小。但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不平等现象反倒扩大了。假如生在一个经济水平极度不平衡的国家,那个体产生强烈的意愿,想要移民到经济相对平等的国家去,这是一种本能。

全球经济不平等现象固然令人忧心,米拉诺维奇却指出还有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富有的人成为财阀,占据统治地位,控制了大量资源,然后进一步攫取更多的财富。这样的情况不利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阶层流动。

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在讨论不平等问题,普罗大众当然也希望生活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中。那么,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米拉诺维奇认为,国家当然有责任发挥作用来进行调节。只是,“国家真的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么干吗?”作者反问道,可谓是意味深长。(小 涂

悦读·电影

《菲伊·雷与罗伯特·里斯金:一部好莱坞回忆录》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Fay Wray and Robert Riskin:A Hollywood Memoir

Victoria Riskin

Pantheon

(2019年2月版)

菲伊·雷生于加拿大,长于洛杉矶,1923年从影,1928年主演的《结婚进行曲》让她一炮而红,不过她真正让人难忘的荧幕经典形象,还要数1933年的《金刚》。1942年,她嫁给了著名剧作家罗伯特·里斯金,一度息影,直到1953年才复出。里斯金或许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编剧之一,是学院奖得主,长期同金牌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合作,创作了《一夜风流》《浮生若梦》《喜临门》等多部经典之作。

《菲伊·雷与罗伯特·里斯金:一部好莱坞回忆录》的作者维多利亚·里斯金是罗伯特·里斯金与菲伊·雷的小女儿(大女儿苏珊是雷与前夫所生),作为美国当代颇有影响力的电视编剧、制片人和前“美国西部作家联合会”的主席,她将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娅》和卡森·麦卡勒斯的《婚礼成员》成功地改编为了反响不错的电视剧,跟父亲也算半个同行。她于今年出版的这本新书讲述了父母的故事,可被视作这两位名垂青史的影人的“合传”,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珍贵记录。电影《金刚》里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部分无疑是金刚把菲伊·雷带上纽约帝国大厦的桥段——雷在登上美国制高点的同时也一举奠定了其在电影史上的不朽地位。她出演了超过120部电影,合作过的大师级导演有威廉·威尔曼、埃里克·冯·斯特劳亨、文森特·明奈利等。她的丈夫罗伯特·里斯金是“神经喜剧”的创造者,他的剧本之所以能在同行竞争激烈的好莱坞脱颖而出,靠的是作品兼具幽默与浪漫,交织着连珠妙语与理想主义情怀。

菲伊·雷被戏称为“同时征服金刚与罗伯特·里斯金的女子”。1950年,里斯金不幸中风,丧失了写作能力,在瘫痪五年后终于离开了人世。要了解这对珠联璧合的佳偶之间的故事,维多利亚·里斯金的这本新作应该是市面上最好的选择。  (晓 华

悦读·书事

《格列格尔和老书商》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Grégoire et le vieux libraire

Marc Roger

Albin Michel

(2019年2月版)

《格列格尔和老书商》是作者马克·罗热的处女作,他本是一名朗读者,热爱文学的他穿梭于一个又一个书店,为大众朗读他喜欢的书。因此,他见到过形形色色的普通读者,有人因为一本书改变了人生,有人因为一本书邂逅了爱情。他明白书的魔力,于是创作了这部小说。

格列格尔是个年轻人,高中毕业后,升学无望的他进入一家养老院成了厨房帮工。工作之一是为老人送餐,由此结识了老书商。老书商本来经营着一家书店,但后来因为帕金森病无法料理生活,只能关闭书店,搬进养老院,小小的房间里面塞满了书。这可让格列格尔开了眼界,他向老书商坦白,他长到这个岁数还没看完过一本书。帮厨的工作繁重枯燥,格列格尔并不喜欢这份差事,但他无法改变现状。恰在此时,老书商向院长提了个小小要求,他希望格列格尔每天帮他读一小时的书。老人选择的第一本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是特意为格列格尔选择这书的,同样岁数的青年,同样的迷茫,仿佛社会中的困兽。《麦田里的守望者》抚平了年轻人焦躁不安的心。此后,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读书会。格列格尔渐渐有了自信,他不仅收获了爱情,还有了份新工作——朗读者。

格列格尔发现,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一个故事,它还有很多作用。阅读能联系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阅读能作为反击敌人的武器。阅读带来的欢声笑语,让家人们也更愿意来养老院探访了。阅读甚至成为了一种仪式,其中一位老人临终之际,格列格尔专门来到她的床头,为她朗读心爱的片段,读书声伴随着老人走完了生命最后一刻。

现代社会的娱乐活动愈发丰富,人们时不时地会发问:“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作者在小说开头引用了茨威格的一段话:“我们读书是为了超越生死,和某些人产生联结,是为了对抗人生中无法战胜的敌人——时间的流逝和死亡。”

这是一本温暖的小说,一个刚刚开启人生的迷茫年轻人,一个步入生命最后阶段的睿智老人,看似是老书商给了格列格尔人生希望,殊不知格列格尔也给了老人无限的慰藉。欢笑、戏谑,《格列格尔和老书商》用一本本书串联起了平凡人的悲喜生活。  (苏 子

本版特约编辑:黄昱宁


作者:黄昱宁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金久超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