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

2019-03-12信息快讯网

“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信息快讯网

经过3万海里航行,历时131天,今天凌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这是“雪龙”号第22次远征南极并安全返回。

自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起程执行第35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载着科考队员风雪兼程,考察队经受了南极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克服了“雪龙”船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学考察和综合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创下南极中山站冰上和空中物资卸运历史纪录,在咆哮西风带布下我国第一个环境监测浮标。

获取19米和56米两支浅冰芯

此次考察队由349人组成,分别开展了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等站点的综合考察工作,并在东南极冰盖开展了航空地球物理遥感观测,在南大洋阿蒙森海开展了海洋综合调查。

“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信息快讯网

科学考察方面,长城站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冰川监测及常规气象观测等项目,升级改造地震台,建设海洋站雷达式潮位观测系统,采集土壤、水体、动植物标本、岩石、气溶胶等科学样品近200千克。同时开展极地立法调研等社会科学类项目。

中山站完成了我国首台极区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机房建设及设备调试安装,试运行期间获取有效数据约51小时,原始数据量约2.5GB;

“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信息快讯网

完成我国首套极地冰下基岩无钻杆取芯试钻探,首次获取冰下基岩岩心样品;与国际同步开展“极地预报年”南极特别观测期探空观测,释放探空气球55个,数据实现全球实时共享;内陆考察队完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断面冰雪观测,分别获取了19米和56米两支浅冰芯、雪坑冰雪采样400余组、表层雪采样121次,测量物质平衡花杆611根。

利用红外相机等手段监测南极鸟类的活动,记录鸟类3目4科7种525巢;

“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信息快讯网

开展陨石与宇宙尘收集,获取湖底沉积物42件及融雪残余物;

协助“极地预报年”在昆仑站区布放探空气球22个,在距中山站100公里处架设“熊猫100”自动气象站。

西风带巧布我国首个浮标

中山站卸货完成后,“雪龙”号驶向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进行物资补给和部分科考队员轮换,随后在西风带布放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已获得两个月约1000组数据。

据统计,此次和航行共布放抛弃式波浪浮标4套和漂流式水文气象浮标4套,抛弃式温盐深仪78枚,开展了海洋环境基础参数连续观测和样品采集;对6758海里范围的海底地形开展多波束测量,获取数据量55.62GB。

“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信息快讯网

东南极冰盖遥感观测完成了24条科考测线,共计飞行110小时,总测线航程超过3.2万公里,观测区域覆盖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中心区域以及冰盖近岸区域、Ridge B区域、Amery冰架以及接地线区域、南查尔斯王子山脉区域、南森冰架区域等,获取了高质量的航空冰雷达、航空重力和航空磁法数据。

为新站建设提供保障

罗斯海新站完成了保护区选划调查,获得样品191份、观测数据353份、影像观测数据190GB。在罗斯海近岸海域开展5个站位的多学科综合调查,在阿蒙森海海域开展14个站位的综合调查,获得相应数据和样品;

“雪龙”号回来啦!取回19米和56米两根冰芯,观测到525巢南极鸟类-信息快讯网

在综合保障方面,考察队在中山站成功卸运1600余吨各类物资;泰山站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建成供电、供暖、融雪及污水处理、消防及视频监控等多个系统;昆仑站完成深冰芯钻探设备的维护;罗斯海新站安装了该地区首台10KW验证风力发电机组。

作者:沈湫莎

图片:周豪杰 摄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