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出口加工区“晋升”综合保税区,落实国务院新部署,多个行业利好

2019-03-20信息快讯网

老牌出口加工区“晋升”综合保税区,落实国务院新部署,多个行业利好-信息快讯网

从过去的“出口加工区”,到如今的“综合保税区”。今天,漕河泾、奉贤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正式完成升级。除了名称之变,“综合保税区”将引发一系列制度创新,最核心的改变,就是将过去以服务出口为主,转为统筹兼顾国内外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实现高水平发展、高质量发展。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这或许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两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事实上,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还有4种——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其中,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一类。从这个意义上说,漕河泾与奉贤的相关园区的确实现了升级。

为什么要升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海关特殊监管区最初的制度设计,是要推动“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强调原材料进口、产品销售出口。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疲软,以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产能出现剩余,服务能力也需要辐射、溢出。

目前,上海共有5类、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38.8平方公里。这些区域的产业门类齐全,制造、物流、服务业联动效应明显,历年来,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进出口总值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去年达1874亿美元。从面积经济密度的角度来看,在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每平方公里平均能产生323亿元的进出口总值,大大高于全国的113亿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上海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也一直在尝试将产业链向高端迁移。抓住科创中心建设等机遇,它们着力发展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进口替代”的比重逐年上升。此外,以保税融资租赁、全球维修等为代表,一批高端的“保税+”服务业态也发展起来,成为产业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老牌出口加工区“晋升”综合保税区,落实国务院新部署,多个行业利好-信息快讯网

蕴藏如此“高能量”的园区,如何进一步发挥它们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从而促进地区乃至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发展质量,值得谋划。“综合保税区”的相关改革布局,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逐步明晰起来的。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而成为综合保税区发展新的一纲领性文件。上海此次改革,就是在这份文件指导下进行的。据介绍,升级后的漕河泾、奉贤综合保税区,至少会出现以下变化:

其一,统筹国内外市场,加速形成加工制造中心。原先作为“出口加工区”,两个园区加工制造的产品无法向国内市场销售;但改革后,不仅区域内企业可以承接国内委托加工业务,甚至还可以吸引其他制造企业入驻。

其二,推动创新创业,集聚更多研发机构。综合保税区将发布一系列鼓励研发中心入驻的政策,包括进口货物免交许可证、耗材据实核销等。此外,那些符合条件的研发型企业,园区将直接给予最高的信用等级。

第三,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服务业发展。下一步,上海将尽量用足国家政策,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监管模式等手段,在综合保税区内打造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培育经济新动能。

老牌出口加工区“晋升”综合保税区,落实国务院新部署,多个行业利好-信息快讯网

值得一提的是,漕河泾、奉贤两个综合保税区已开始试点赋予入驻企业“一般纳税人”身份,从而使这些企业首次开出增值税发票。这不仅能节省企业自身、以及合作伙伴的成本,地方政府也将增加财政收入。

对于此次升级,奉贤、漕河泾园区的负责充满期待。奉贤区副区长华源表示,奉贤正在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健康产业,综合保税区的启用有利于推动相关业态从加工制造向着研发、服务、贸易等扩展,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

作者:张懿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朱伟 李静

责任编辑:邵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