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2019-03-25信息快讯网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噤声:北爱尔兰谋杀与记忆的真实故事》

Say Nothing:A True Story of Murder and Memory in Northern Ireland

Patrick Radden Keefe

Doubleday

(2019年2月版)

近期,《纽约客》特约撰稿人帕特里克·雷登·基夫推出了新书《噤声:北爱尔兰谋杀与记忆的真实故事》,通过一起臭名昭著的谋杀案,讲述了北爱尔兰50年间的政治恩怨。

1972年12月,一位名叫让·麦康维尔的38岁母亲,在贝尔法斯特的家中,当着她孩子们的面被一群蒙面闯入者生生拖走,之后再无下落。这起绑架案是北爱尔兰恶性政治冲突中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其实,麦康维尔的邻居们都知道,爱尔兰共和军正是这出悲剧的始作俑者,可是在当时的气氛下,没有人敢发声。2003年,在与英国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后,北爱尔兰迎来了五年的和平,此时在一个沙滩上发现了一组人骨。当麦康维尔的孩子们得知遗留的裙子上有一枚蓝色别针时,他们就知道了,这正是他们的母亲——麦康维尔总是随身带着别针来别尿布或撕破的衣服。

帕特里克·雷登·基夫的《噤声:北爱尔兰谋杀与记忆的真实故事》将麦康维尔案作为起点,描绘了北爱尔兰的激烈政治冲突,讲述一个社会是如何被一场惨烈的游击战所摧毁,残酷的暴力事件又是如何给那里的人们留下了巨大的心灵创伤。爱尔兰共和军的成员也因为没有完成统一爱尔兰的目标而感到愤怒,他们想让人们知道,他们所犯下的杀戮并不是战争行为,而是简单的谋杀。作者翔实的记录将这些发生在人们家中和大街小巷的游击战所产生的恐惧、虚耗和令人伤心的徒劳一一生动还原。

作者帕特里克·雷登·基夫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调查记者,还著有《黑鱼》和《喋喋不休》两部作品。帕特里克同时还为《纽约时报》等报刊撰稿,也是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英国广播公司和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评论员。2014年他凭借《一把上膛的枪》一文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的特稿写作奖,2015年和2016年入围了美国国家杂志奖的报道奖决选名单,他还是古根海姆学者奖的获得者。

(宋 玲)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无法居住的地球:我们的未来》

The Uninhabitable Earth:A Story of the Future

David Wallace-Wells

Allen Lane

(2019年2月版)

层出不穷的科幻电影似乎在不断提醒我们,未来地球将要面临的是怎样一幅图景:海平面上升、消失的沿海城市、风暴、野火、洪水、地震……但或许我们都有意无意地把这些景象当成遥远的预言,而大卫·华莱士-威尔斯的新书却让读者不得不正视这个迫在眉睫的困局:“情况比你想象的还要糟得多。”

本书的雏形是华莱士-威尔斯于2017年在纽约发表的一篇文章,当时就把所有读者吓得不轻。这回他更是用一整章的篇幅详细列举了12个因素,每一种都可能导致我们生存的环境崩盘。在他看来,即使是那些自认为对环境恶化有了充分了解和认知的人,也会莫名地满足于对数字的掌握。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在本世纪末上涨四到八英尺,但这对并非居住在沿海的人而言就仅仅是数字而已了吗?

华莱士-威尔斯指出,尽管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环境恶化的速度,却仍假装一切不曾发生,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消耗着地球的资源。这其中掺杂了很多复杂的因素,政治、经济、西方视角的优越感,综合在一起,导致人类对痛苦极限的忍耐力不断提高。

相较于解决方案,这本体量不大的作品用了极大篇幅去描述各种形式的灾难,以及人类进步神话的破灭,但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描绘恐怖的未来,也不是要断绝所有的希望。碳排放税收,清洁能源,调整饮食结构……其实我们早就掌握了阻止这一天到来的各种方法,只不过有太多阻力影响着它们的落实。华莱士-威尔斯的想法很简单:用这本书帮助人们直面现实,重塑我们对待环境的方式,直到未来能够被拯救。

(四 月)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午夜切尔诺贝利:世界最大规模核灾难背后的故事》

Midnight in Chernobyl: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Nuclear Disaster

Adam Higginbotham

Simon&Schuster

(2019年2月版)

记者亚当·希金博特姆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这部纪实作品《午夜切尔诺贝利:世界最大规模核灾难背后的故事》耗时多年,已于近期出版——本书有力地记录了宣传、保密以及传说是如何掩盖了这场可怕灾难背后的真实情况。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在此后的30年,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集体梦魇:此地已经浓缩成了某些符号——核辐射幽灵般的恐惧,不受控制的危险技术,生态的脆弱性,还有当一个毫无诚信、粗心大意的国家让它的民众和整个世界陷入危险时会发生什么。但是,关于这场事故的真相,由于从最初就被保密、宣传和错误信息等种种所掩盖,长期都处于争论之中。

《午夜切尔诺贝利:世界最大规模核灾难背后的故事》的素材是来自亚当·希金博特姆十多年来进行的数百小时采访,以及许多信件、未出版的回忆录和近年来刚刚解密的档案。希金博特姆的叙述令人痛彻心扉,同时又引人入胜,他通过当年亲历之人的双眼,将这场灾难栩栩如生地再现,将这本书变成了一部非虚构的惊悚作品。与苏联的传说相比,真相更为复杂、更有人性,也更加骇人听闻。

本书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这场20世纪的恐怖灾难,更如实记录了人类的毅力和智慧,以及教训——当人类按照个人意志改造自然世界,面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威胁时,这些教训不但至关重要,更是不可或缺。

(知 否)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穷人的战争》

La guerre des pauvres

Eric Vuillard

Actes Sud

(2019年1月版)

时值黄马甲运动在法国展开得如火如荼之际,2017年的龚古尔奖得主埃里克·维亚尔推出了新书《穷人的战争》,不禁令媒体和普通读者浮想联翩: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出版社是否精心挑选了新书上市时机?

这其实过虑了。《穷人的战争》延续了埃里克·维亚尔最擅长的主题,2016年的《7月14日》写的就是法国大革命,而新书则聚焦发生在1524年由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起义。这场革命不到一年就被扑灭了,但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就专门论述过这场起义。

一切的悲剧似乎早已注定。闵采尔的父亲是被吊死的。“他像一袋种子跌入虚空。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去收尸,他不再开口说话,一嘴的泥。”原本贫穷的家庭更加赤贫,年少的闵采尔历经了各种磨难,也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他后来成了一名激进的教士,提倡宗教改革。同时,得益于古腾堡印刷术的出现,书籍不再是稀有资源,普罗大众也能得到圣经,圣经解释权不再掌握在教会手中。闵采尔发起的宗教改革很快演变为社会改革。农民、手艺人、小资产阶级要反抗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诸侯、贵族,是罗马教皇和圣职人员,底层人民希望废除什一税、徭役、初夜权、私刑等等。这场发生在德国南部的起义最终还是走向失败,闵采尔在弗兰肯豪森战役中被俘,6000名农民被杀。不久之后,这位激进的革命者也被当权者处决。

埃里克·维亚尔之所以能获得法国最高文学奖项龚古尔奖,自有其过人之处。其实,已有不少历史学家叙述、分析过这场德国农民起义,但维亚尔认为,“历史学家的视角是静态的,他们早已知晓了事件结局,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而我的写作手法是成为当局者,和读者一同经历事态发展,直至最后尘埃落定。”所以,看他的作品,会随着书中人物同悲同喜,大起大落。此外,维亚尔拥有出色的文笔,具有极强的煽动力。他在《穷人的战争》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宗教改革领袖,狂热、激进、贫寒的生活令他深切体会到了社会不公,多舛的命运注定了他的悲剧。这场发生在中世纪的起义读来仿佛历历在目。

(雅 琴)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信息快讯网

▲《NASA档案:太空漫游60年》

The NASA Archives:60 Years in Space

Piers Bizony,Chaikin Andrew,Dr.Roger Launius

TASCHEN

(2019年2月版)

1958年10月1日,为了对1957年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做出迅速反应,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商业使用的民用航天机构成立。十年之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即广为所知的NASA,从最初实验小型转换火箭的初期研究团队,发展成了当今已知的最伟大的技术和管理机构,具有了人类搭载巨型火箭登陆月球以及向金星、火星和更远的太空空间派遣机器人探索者的能力。尽管NASA的发展历史中也不乏偶然性和悲剧性的意外挫折,但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始终标志着一个里程碑,它的航天飞机是国际空间站的先头部队,它那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天文卫星、探测器和地球科学项目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宇宙以及地球在其中脆弱地位的认知。

图片在NASA60年的历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天,有谁不熟悉哈勃太空望远镜下那迷人的宇宙景色呢?又有谁不知道NASA表面探测器传回的火星表面的锐利全景图呢?谁能忘怀那些人类在月球行走的照片呢?

通过与NASA的合作编辑,作者皮尔斯·毕卓尼在《NASA档案:太空漫游60年》中,收集了500多幅历史照片,配有罕见的概念描述,利用最新技术扫描修复照片,图书的四周白边使用黑色哑光印刷技术,防止页面沾染指纹。

《NASA档案:太空漫游60年》不仅是一部激动人心的美国太空项目图解历史,它也是关于人类为何要探索太空、人类如何在未来继续这项最伟大的冒险活动的一段深刻反思。《洛杉矶时报》评论《NASA档案:太空漫游60年》是“一部会激发我们每个人心中‘宇航员’潜质的杰作”。

作者皮尔斯·毕卓尼,宇宙史学家、科学作家、编剧和策展人,擅长的话题领域包括有外太空、特技效果和科技,已发表的畅销作品包括《2011:拍摄未来》《苍穹下的岛屿:建立国际空间站》《火星上的河流》《太空人:传奇人物尤里·加加林与数字领域背后的真相》《终极导引》等。

(峻 岭)

本版特约主持:黄昱宁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金久超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伊朗举行大游行,桌面足球、cosplay全都有,捐款还能刷卡
为备战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将再次征战NBA夏季联赛
美媒:NASA发现月球表面“跳动的水”,或降低探月成本
找枪手代考SAT、行贿把子女塞进斯坦福当特长生...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陷最大招生丑闻,50人被起诉,2名好莱坞女星也在列
克隆猴、量子通信、天眼Fast、嫦娥四号……即兴剥开科学的坚壳,最拿手的是他们!
与NASA合作找源头、请潘基文出山谋治理、不忘甩“锅”给中国……韩国为雾霾操碎了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9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湖大学招兵买马提速,一口气招200个岗位!想和施一公当同事?要求在这里
百余家知名咖啡馆集体快闪,2019上海国际咖啡美食文化节4月1日狂欢上演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与民意代表选举将于1月11日投票
有力支持科学民主决策 2019年市政府参事工作会议举行
2019年阿贝尔奖揭晓,数学界“诺奖”首次颁给女性学者
抢先看!习近平主席2019年首次出访
他的译文给了叶芝一次新的征程——评董伯韬译《当你老了——叶芝诗选》
即使没有神话光环,考古也魅力不减——读克莱因《考古的故事》
她曾隐藏在历史深处!她是NASA的“人类计算机”,更是真正的英雄
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口号、吉祥物征集今启动
美司法部长通报米勒“通俄门”结论:无证据显示特朗普竞选团队在2019年大选中与俄罗斯“勾结”
10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部署做好“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 宣传教育活动
沿着开放大道勇毅笃行 共同行动造福世界人民——写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开幕之际
长三角“田园五镇”组成一体化乡村振兴“试验田”,首批推进20个项目
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亮点有哪些?一张动图让你看明白
上海启动医保年度转换 4月迎来2019医保年度
彭斯宣布5年内美国将“重返月球”,美媒:你这是在为难NASA
卧床60天赚13万,NASA征召24名志愿者“躺着赚钱”
甘愿给儿子“陪读”,却不让他进娱乐圈:陈小春坦言怕Jasper变“叉烧”,拒绝父子同台
“我不喜欢唱、跳、rap,但我喜欢篮球”!NBA新王微博玩“蔡徐坤梗”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