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即见景 出门可踏青(城市绿道春意浓)
3月29日拍摄的广州二沙岛,这里四季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绿道四通八达。
影像中国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体育公园的环山绿道上,67岁的陈先生越跑越起劲,“环境好、空气好,我每天都来跑,已经五六年了。”
珠江新城临江大道绿道上,何女士带着1岁半的女儿游玩,“经常过来,宝宝一到这里,开心得不得了。”
生物岛的水岸绿道上,研究员陈敬贤沿岛骑自行车,“眺望珠江的绿水、船舶,呼吸丛林中的新鲜空气,疲劳很快就消失了。”
城市发展的快节奏,让很多人步履匆匆,但生活中,人们也需要让心“慢”下来。绿道,正是这样的空间。
“珠三角最早建成的,是广州增城的绿道。”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介绍,2008年,广州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生态景观林带,拓展林带功能,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建成自行车健身径80多公里。
一开始,村民不愿在自家地上建,政府就先做示范段,景美道好,吸引的人多了,村民纷纷表示愿免费供地。不租地、不征地,建设成本低,现在的增城绿道,串联村庄56个、农家乐69家。仅春节期间,增城绿道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20%。
2010年开始,广州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自然格局,全力推进绿道建设,涵盖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等多种绿道类型。增江绿道代表郊野休闲,花城广场绿道有大都市情怀,荔枝湾绿道有历史魅力,大学城环岛绿道以运动为特色……
2017年,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广州市启动了把绿道与市民的健康需求相结合的绿道完善计划,优化绿道线型和运动环境,形成市民喜爱的滨江绿道缓跑径。“A线,3400米,消耗180千卡”。缓跑径上,清楚地标明了距离及运动强度,红色的塑胶跑道吸引了众多跑步爱好者,“跑道专业,让运动者心中有数。”
2018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成广东省首批智慧型多功能绿道驿站,集零售、阅读角、急救站、科普园等功能于一体,融合了国际化、科技化和人性化。
广州开发区的开泰大道上,一座彩虹桥飞架空中,形成连廊绿道穿越大道,每当上下班高峰或周末,空中连廊绿道上“骑士”穿梭。按计划,未来开发区总共要设立7座空中连廊,连接6个公园,建成全长10公里的空中绿道。
“十年前不知道绿道是什么,现在建设了3500公里绿道。”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我们把握一点,就是要因地制宜,找到老百姓喜欢且适合的模式。不仅要增量,更要提质,不仅要建设,更要管理。”
未来,广州市还将继续加强绿道建设,打造花境、缓跑径、空中绿道,与国际最先进的理念接轨。同时,严格巡查管理,通过热线、网络等扩大绿道监管范围和监督力度,给市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推窗即见景,出门可踏青,市民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享林泉之乐。绿道,让千年花城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