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减税降费的大账

2019-04-01信息快讯网

算好减税降费的大账-信息快讯网

在减税降费过程中,各地应当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简单地以财政收入高低论英雄,而是用短期税收的“减”换取长远发展的“增”

4月1日,作为今年减税降费“重头戏”的深化增值税改革正式落地,制造业等行业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行业税率由10%降至9%。一个月后,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政策也将开始实施。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的“红包”一波接着一波,从1月1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执行,到1月9日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推出,再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一系列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难点,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和良好的预期。

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税收既关系着每个纳税人的“红包”,也关系着各级政府的“钱包”。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规模近年来罕见,给财政收入带来的压力也显而易见。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低于去年同期15.8%的增速,其中受到减税政策影响,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了18.1%。而在总体税收收入中,个税仅占不到7%,增值税占比超过40%。可以预见,增值税税率下调将进一步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这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一些人不免担心,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否可持续,由此造成的财政收支矛盾又该如何解决?

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项政策也会带来各种影响。对减税降费进行综合权衡时,既要算好财政收入的细账,更要算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账。

现实地看,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其中,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是“八字方针”的重要内容。只有让企业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让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辩证地看,减税降费是另一种形式的财政支出,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税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减税降费把更多资金留给企业和个人,同样能够发挥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等重要作用。办好减税降费这件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大事,各级财税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既要努力把该收的收上来,更要全力把该减的减下去,让市场主体对减税降费更有感觉,让积极财政政策发挥出更好效果。

长远地看,减税降费是“放水养鱼”,有利于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税收收入的多少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税率高低和税基大小。短期看,在税基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税率确实会造成收入减少,但从长期发展看,较高的税率可能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而减税则往往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最终使税收收入增加。近年来的实践一再证明,通过减税鼓励实体经济转型、新兴行业发展,最终实现税收增加,是一条可行的路子。最初实施营改增的上海等地,普遍出现了“放水养鱼”效应带来的税收良性增长,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看清了减税降费的重要意义,就要更加坚决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在减税降费过程中,各地应当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简单地以财政收入高低论英雄,而是用短期税收的“减”换取长远发展的“增”。财政部门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当好“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落实好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的压减要求;更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通过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让有限的财政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

来源:人民网

编辑:苏展

责编:施薇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