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寿院士捐出全部积蓄奖励青年学者

2019-04-12信息快讯网

米寿院士捐出全部积蓄奖励青年学者-信息快讯网

他是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学家,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在野外考察,由他创建的喀斯特发育与工程效应理论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喀斯特卢”——这是中国地质界的骄傲。

从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官厅水库到三峡工程、乃至高铁选址……无数重大工程背后,都有他的贡献。60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

昨天,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捐出360万元个人积蓄,设立“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用以支持该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奖励青年科研人员和优秀学生。

捐赠仪式上,卢耀如拄着拐杖在主席台上深鞠一躬:“这些钱是我几十年的积蓄,我想用它回报给社会,支持那些在科研上需要支持的年轻人,这也为了兑现我69年前的诺言。”话语间,卢耀如几度哽咽。

回报69年前的滴水之恩

88岁的卢耀如,工龄66年,党龄66年。他说,捐赠出这笔钱,是为了回报当年帮助过他的人。

面对记者,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求学生涯。70多年前,卢耀如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1948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沈元回福州探望母亲,当时恰逢北平解放前后,沈元一时难以返回清华,就留在英华中学教书。

“是他让我们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单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就听了三次,听得心潮澎湃。”卢耀如记得,当时自己的数理化成绩很好。一次沈元问他,敢不敢去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卢耀如一口回答:“当然敢!”由此定下非清华数学系不读的志愿。

解放初期,大学尚未恢复招生。卢耀如高中毕业后只能先去工作,直到1950年才等到了清华大学招生的消息。结果,由于备考时生病,他在报考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学生中只排到了第二名,而福建省只有一个录取名额,最终他阴差阳错地被清华大学地质系录取了。

然而,卢耀如家境贫寒,直到清华大学开学十多天后,他仍未筹措到足够的路费。一天,他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憧憬着奇迹发生,“没想到,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原来,当时他工作的福州市团工委有两名上海来的南下干部,他们送来十多位同事积攒的29.5元钱,资助他去清华读书。

“后来,我又凑了3元多,就带着这33元去北京了。”卢耀如说,当时他就立下誓言,学成后一定要回报社会。“那时,每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一元钱,这30元钱对那些好心人来说可是笔巨款。”

33年后,卢耀如回到福州,挨个找到了当时帮助过他的十多个人,承诺每次回福州都要看望他们,用其所学回报社会。

可随着岁月流逝,卢耀如每次回去能够看望到的人越来越少了。“今天设立这笔基金,就是为了回报69年前的滴水之恩。”过去几十年,卢耀如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他说,回报社会、服务祖国不仅是他作为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对于恩人的承诺。

支持愿意投身艰苦科研的年轻人

年近九旬的卢耀如特别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说,360万元不能做什么大事,但在青年人的科研起步阶段也许很重要,希望以此为年轻一代吸引到更多支持。

“从事地质研究真的很辛苦。相对其他行业,地质研究荣誉比较少,做无名英雄的时候多,而且要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野外。”卢耀如感慨地说,自己年轻时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考察,即便80岁,也保持着一定的野外调查频率。“如果真正有兴趣从事地质研究的年轻人得不到支持,怎么可能留住他们?!”

时至今日,卢耀如仍然在培养研究生。在他的大力帮助下,贵州师范大学设立了“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力荐年轻学者担任中心负责人,自己只作为其中一名普通学者。

据悉,“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将优先支持“3+2”高校和科研院所,即同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3家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所高校。同时,该基金还将资助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的公益性、引导性课题研究。

卢耀如说,之所以优先支持这五家单位,是因为他长期在同济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工作;同时,他也兼任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并于2007年指导该校成立了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开展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特色研究。而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是他的母校。他说:“我对这五家单位怀有深厚感情,希望用我的微薄之力优先支持这些地方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学生,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支持的行列。”

作者:姜澎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