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mail:调研人员警告,营养剂非但不起作用,服用某些营养剂还会增加癌症风险。
在我们的生活中,瓶瓶罐罐的营养剂随处可见,
但是这些营养品补充剂真的有用吗?
塔夫茨大学的张芳芳博士表示,
补充剂是真没用,
而营养维生素是真有用。
哎?这不是矛盾吗?
怎么一边说没用,一边说有用?
原来,据证实,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确实对人体健康有所帮助,
但是,那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相反,你在生活中利用补充剂营养品给身体补充的“营养”,
不但没有用,反而有害!
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首先选取了多名实验参与者,
并把他们平均分成了两组。
一组,是30天内服用过维生素D或钙片等膳食补充剂的人,
另一组,则是从不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只通过饮食获取维生素D和钙。
本次,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们用维生素D和钙片作为实验补充剂,
来分别测试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注意,本次试验中的维生素D和钙片的吃法也有分类,
部分志愿者只吃维生素D,部分只吃钙片,
另有部分两者一同服用。
由于相对复杂,我们不做过细介绍。
实验中,团队还请来了专业的营养师来记录这些志愿者所服用的营养素频率和持续时间,
并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调访员进行24小时的饮食评估,
这些固定的饮食中,
也加入了定量的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材。
这样一来,日常饮食、所服补充剂就成了相对可控的变量,
这两组志愿者在此后的60天内,每天都会来实验室做身体记录,
研究人员通过身体细微的变化,
来推测维生素D和钙片对人体的影响。
60天很快就过去了,
包括张芳芳博士在内的所有研究人员都迫不及待地等待实验报告的出炉,
而结果,
却让所有人感到一丝寒意…
实验结果表明,只吃含有维生素D和钙饮食的实验组志愿者身体一切正常,
并且,实验数据显示,
维生素D和钙对他们的身体有益——
降低了死亡几率。
然而,只靠补充剂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的实验者,
就没那么幸运了…
结果显示,
这批只靠补充剂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的实验者身体非但没有更健康,
反而出现了一些潜在的健康危害,
甚至于癌症风险有关。
张芳芳博士表示,
这批实验者的癌症死亡率增至了53%!
虽然相对风险不大,
但单从死亡率上说,
这确实太让人震惊了!
此次实验的报告证明,
首先,维生素等补充剂和营养剂确实对人体健康有着可见的帮助,
其次,但是有个大前提,
那就是,这些维生素和营养必须来自于食物本身,
而不是来自于人类生产的保健品。
保健品对人类健康非但没有帮助,
过量摄取还会造成危害,
甚至提高死亡率和致癌率。
对此,张芳芳博士的团队还对维生素D和钙的摄取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维生素D和钙,即是救星又是杀手
首先,来看看维生素D。
我们必须要知道,维生素D到底是个什么。
很遗憾,就像料酒不是酒、酱油不是油一样,
维生素D,就特么不是维生素!
尽管称为维生素,维生素D实际不是维生素的一种,
而是促进体内钙吸收的一种激素。
既然是激素,只要身体中有适量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就好了,
如果过量,必然有害。
身体内所需的维生素D,其实晒晒太阳就够了,
家里的维生素D补充剂,
就扔了吧…
研究表明,
长期每日摄入25μg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
这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对维生素D较敏感的人,
但长期每天摄入125μg维生素D则肯定会引起中毒。
大家想一想,
每天吃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过量…
中毒的症状是异常口渴,眼睛发炎,皮肤搔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以及钙在血管壁、肝脏、肺部、肾脏、胃中的异常沉淀,
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
中国制定的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
20μg,就是适宜华人的摄入量!
而且不建议口服或者注射,
最安全的是晒太阳。
维生素D说完了,我们聊一聊钙,
钙字怎么写?
金字旁加一个丐,
所以,无论它对人体如何有利,
它始终是一种金属元素!
据《自然杂志》报道,
人体每天所能承受的钙的摄取量为
2000mg!
2000mg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只要小伙伴们保持正常饮食,
就足够摄取人体所需要的钙。
祖国也这样提醒我们,
千万不要过量补钙!
长期以往,会出事情的!
专家表示,
“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导致尿路结石和肾功能不全。”
如每日超过2000~2500毫克钙,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还会发生不良反应。
主要有如下危害:
1、补钙过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科学研究发现,钙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
相反,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高钙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
上升了50%。
2、补钙过量,增加结石病风险。
钙并非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多种蔬菜中含有,如菠菜),
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
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肾绞痛,
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
3、补钙过量,增加心脏损伤风险。
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
导致异位钙化,
最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
加速心脏病的形成。
4、补钙过量,影响矿物质吸收。
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
否则反之。
试验证明,高钙的补充可以
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
5、出现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早期表现有严重便秘,进行性口干、持续头痛、食欲减退、烦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属味、疲软等。
后期表现有倦睡、意识模糊、高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尿量增多等。
由此可见,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
不能掉以轻心。
6、胃肠道不良反应。
过量补钙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弹性胃酸分泌,导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
可引起黏膜充血肿胀,
黏膜糜烂或溃疡。
过量补钙还可诱发便秘,对健康构成不利影响。
同时,
补钙还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
这两个家伙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小伙伴们,
与其依赖补充剂维持身体健康,
还不如调整自己的饮食,
毕竟食物中的营养才是真材实料!
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保健品究竟是什么?
我们看看官方给它下的定义。
2015年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
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最终的划分范围
仍然是食品。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保健品的审查标准。
在审查上,保健品需要做的只是跟食品一样进行色泽、气味、理化指标、污染物等指标的审查,
但在宣传上,
保健品却可以进行功能性宣传。
从上面的目录中我们不难发现,
“具有xxx功能”是保健品的核心内容,
但“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等却给人以“疗效”的误导,
其实,保健品根本做不到这样的“疗效”。
既然没有疗效,保健品可怎么活啊?
没有疗效,看广告啊!
全世界的保健品都一样,
厂商会自己对保健品功能的定义和吹捧,
从而炒热市场,抬高产品价格。
高的广告投入和低水平的产品,
使得保健品一直处于价格和功用不相称的情况下,
这可能也是保健品在推销时必须夸大其功能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匹配这一价格。
这样的价格也为保健品公司本身带来了巨额利润,比如一些保健品公司的净利润
一直都在40%以上。
小伙伴们会说,这不是骗人吗!
你猜对了,这,
就是骗人!
用广告来给保健品下定义,
随后,依靠定义抬高价格,
再直销至消费者手中。
所以,
小伙伴们,保健品,
包括各类维生素、钙片等,
其实对身体的益处不大。
相反,食物中的这些营养元素才可以真正让身体健康,
坚持健康饮食,才是“保健”的关键!
塔夫茨大学最新的营养试验再次在保健品脸上扇了一个大巴掌,
这次所针对的,
是维生素D和钙片。
研究重点发现,
保健品补充剂对人体几乎无益,
这些元素只有在饮食内才可以真正让身体健康。
保健品,
疗效甚微,广告满天飞,
黄金的价格,板蓝根的药效…
所以,
饮食平衡规律,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所在,
小伙伴们不要再浪费钱买保健品啦!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综合自Daily Mail、Nature、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