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青训蓬勃发展之下也有隐忧:不能总是让教练靠热情干事业
在结束不久的“希望杯”少年足球赛中,来自上海青训中心的三支球队发挥优异。其中,2007年龄段的U12男足七战全胜夺冠,2008年龄段的U11男足六战全胜夺冠,2009年龄段的U10男足六胜一负夺冠。显然,上海足球青训已成了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
中国足协青训总监、比利时国家队前技术总监克里斯·范普威尔德已经向上海市足协提出了分享经验的要求。“分享经验肯定没有问题,但我们也必须要看到,这次我们上海足球三支球队包揽冠军,存在着一些偶然因素。”上海市足协主席朱广沪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不缺有足球天赋的苗子,但在培养优秀青训教练方面需要再加一把劲。
除了三支在武汉一战成名的球队,上海市足协其实还有另一块“宝贝”,那就是由前国脚李晓执教的2006年龄段U13男足。两年前,上海仅有两名球员入选国少队,而当2006年龄段国少队今年组建后,入选的上海球员达到13人之多,而李晓也被抽调至这支国少队担任助理教练。上海足协能够请到像刘军和李晓这样的职业级教练(P级)来带孩子们很不容易,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模式未来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这辈子足球给了我很多,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回馈社会。”刘军说,多年的职业球员和教练生涯让自己并不缺钱,来足协工作也根本不求经济上的回报,“我在这里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只是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一些有前途的孩子们。这次出了成绩,大家都很开心,但我们必须看得更长远一些,短期内很多人都可以靠热情做事情,但长期呢?”
而秦国荣的话更是发人深思,“说出来都不好意思,我们四支青年队的12个老专家都不拿工资,上海足协只是每个月发一点点补贴。有时候这个月发完了,下个月的钱还不知道在哪里。”显然,包括这些打造上海市足球青训“门面”的教练专家在内,仅靠足球人不计回报的付出并非长久之计,如何从体制上完善足球青训的生态,让更多教练能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身青训,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日本足球青训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希望上海乃至全国的足球青训能够在10到15年之内建立起一套同样的生态体系,让更多优秀的足球教练能够在这套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刘军说,“只有让每一位青训教练的付出和回报能达到基本平衡,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才能进入真正的良性循环。”
作者:陈海翔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