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更好地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文旅部将用5年时间对前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一次轮训
2019年度首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昨天在上海开班。这是继2018年首次举办后,又一个面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的专题培训,意在提高传承人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更好地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为期一周的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承办。
培训班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立足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实际问题,重点围绕非遗保护的政策理论、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品牌推广与网络营销等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与学员沙龙等形式开展培训。这之中,既有理论教学,也有知名企业品牌运营、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专家分享经验,还将组织传承人们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交流学习。“希望通过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帮助参训人员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机遇挑战、指导思想、工作理念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拓展视野、理清思路,强化信心,更好地投入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开班当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谷好好以“昆曲艺术的传承创新与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为主题,与参训学员生动分享了自己从业30多年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无论是面对困难时的不忘初心扎根舞台坚守传承,还是面对机遇时的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续接城市文脉”使命担当,让昆曲这一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谷好好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教学过程中,上海昆剧团的专业演员们更是以扎实的基本功和精彩的舞台展示,为学员们生动展现了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据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前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一次轮训。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