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梅兰芳首次出访日本和《品梅记》出版100周年纪念。
1919年初,日本东京帝国剧场董事长、大财阀大仓喜八郎男爵和日本著名文学家、汉学家龙居濑三到梅府来拜访梅兰芳,表达了想邀请梅兰芳去日本演出的意向。经过慎重考虑和一段时间的筹备,梅兰芳率剧团离京赴日。这次随同一起前往的有梅夫人王明华,演员有姜妙香、贯大元、高庆奎、姚玉芙、芙蓉草(即赵桐珊)等,场面(乐队)茹莱卿、陈嘉梁等,顾问齐如山、许伯明、李涛痕等,一行共30余人。
1919年4月25日晚8时半,梅兰芳一行抵达东京车站,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几天后,中国驻日本代办公使举行盛大酒会,日本内阁总理、全体阁僚及多国驻日大使出席酒会,规格之高,前所未闻。
5月1日起梅兰芳剧团在东京帝国剧场公演,梅兰芳先后主演了《天女散花》《御碑亭》《黛玉葬花》《虹霓关》《贵妃醉酒》等。在东京演出的15场中有12场是京戏与日本的歌舞伎剧目前后交替的联合演出,日本帝国剧场著名歌舞伎演员松本幸四郎(七世)、守田勘弥(十三世)等演出了歌舞伎《本朝二十四孝》、现代剧《五月的早晨》、舞踊《娘狮子》等。
东京演出结束后,梅剧团又移师大阪、神户演出,5月19日、20日在大阪中央公会堂演出两场,戏目有《思凡》《空城计》《御碑亭》《琴挑》《乌龙院》《天女散花》等。5月23日至25日,在神户聚乐馆演出3场,戏目有《鸿鸾禧》《游龙戏凤》《武家坡》《洪羊洞》《春香闹学》《乌盆计》《举鼎观画》等。
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受到了日本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在东京演出15场,几乎场场客满,到神户演出,剧团还没有到达,三场戏票早就售罄。梅兰芳演出的这些剧目中,《天女散花》和《御碑亭》最受欢迎。
梅兰芳在日本演出《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是一出神话戏,又名《天女宫》。释迦牟尼知维摩诘居士染病,命文殊师利率诸菩萨弟子前往问疾。又命天女往维摩诘室中散花。天女率众花奴携宝篮驭风而来,历遍大千世界。及至,只见维摩诘正在参禅说法,天女倾篮散尽仙花,乃归复命。梅兰芳饰天女,姚玉芙扮花奴,高庆奎饰维摩诘居士,贯大元扮文殊师利菩萨,芙蓉草反串伽蓝。观众们深深地被剧中所渲染的虚无缥缈的仙境所陶醉,被梅兰芳扮演的天女优美绝伦的舞步、姿态所倾倒。
《御碑亭》写文士王有道怀疑其妻孟月华在御碑亭避雨时与秀才柳生春有不轨行为,愤而将其休弃。后误会冰释,又言归于好。戏中梅兰芳饰孟月华,姜妙香饰柳生春,高庆奎饰王有道,高联奎饰宗师申嵩,芙蓉草反串丑角得禄。可能是日本妇女也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因此此剧演出时,观众反应特别强烈,不少女观众掩面而泣。
此外,梅兰芳、姜妙香合演的《琴挑》,姚玉芙主演的《思凡》,贯大元、芙蓉草合演的《乌龙院》等,观众反应也很好。到日本后,剧场方面还提出要演《空城计》,剧团临时加出,由贯大元饰孔明,高庆奎反串司马懿,因戏箱中未带八卦衣,只好用金纸剪了八卦图案粘在紫帔上。
梅兰芳赴日演出在舆论界也引起强烈反响,日本的戏剧家、剧评家纷纷在报刊上撰文盛赞中国京剧和梅兰芳演艺的巨大魅力。凡鸟在5月3日《国民新闻》上撰文《显示了天赋的艺术风貌,梅兰芳第一天的演出》说:
“梅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他扮演的天女踏上缥缈的云路时的舞姿,真是举世无双。他很重视一举一动的定形,这点很酷似日本舞踊。而且从一个定形到另一个定形的过程是用柔软的动作和手势衔接起来的,不知该怎么形容它才好。”
作者还称赞梅兰芳:
“他那自如的动作和大方的舞台技巧有着第一流演员的风范,给人的印象愉快。特别是散花的身段,极尽轻松活泼之能事,姿态妙趣横生。”
曾在中国旅居多时的日本戏剧家福地信世在《中央公论》杂志1919年4月号上发表了系统评介中国京剧和梅兰芳的文章《支那戏剧的话》,谈到梅兰芳时说:
“他还很年轻,但他的艺术,他的嗓子足以说明他是第一流的演员。他红得跟中村歌右卫门五世的福助时代一样。除了我前面说过的梅兰芳在表演中国固有的剧目中没有缺点以外,他还发明了他个人独有的新艺术风格……他的表情不是以往的旧支那剧那样常见的呆板,而是从内心自然显示出来的富有深情的表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专门出版了一本关于梅兰芳艺术的评论集《品梅记》。这本书于1919年9月由日本京都汇文堂书店印行出版。发行人是汇文堂主大岛友直。书内正文有文章14篇,梅兰芳剧照及便装照13帧,后附《尼姑思凡》《御碑亭》《天女散花》三个剧本,共199页。原来这是大岛友直专门购买了梅兰芳在大阪演出的戏票,邀请十几位对中国文化有研究的日本学者看戏,请他们执笔撰文,然后结集成书。本书的作者大都是京都帝国大学文科系的教授和学生,其中有中国学京都学派的领袖狩野直喜(笔名顾曲老人)、内藤湖南(笔名不痴不慧生),以及青木正儿、小川琢治(笔名如舟)、冈崎文夫、丰冈圭资等,他们分别撰写了《观梅兰芳〈御碑亭〉》《关于梅兰芳》《梅郎与昆曲》《梅剧杂感》《观梅剧记》《观中国剧》等文章。
梅兰芳在日本演出《御碑亭》
狩野直喜在《观梅兰芳〈御碑亭〉》一文中说:
“我认为演出最精彩之处在于扮演月华的畹华遭遇风雨,狼狈周章,纤足几度滑入泥泞,几乎摔倒的身段,还有在亭中见有男子来,心中畏惧不安,暗中偷窥发现柳生已去,才定下心来,她唱道:‘此人已去心放定,几乎逼坏女钗裙。东看西望不见影,十分急处一时轻。整顿衣衫重又进,那人不来算志诚。’这一段演得十分精彩有趣。还有月华听父亲读出休书,犹自不信,伸手取信来看,一看之下顿时气绝扑倒,这里也演得非常到位。”
滨田耕作(青陵生)在《吾之所谓“感想”》文中说:
“梅兰芳已经从旧剧表演中有所超越了,可以观察得到他的表情已经加入了新鲜的表演成分。从整体看,他虽然没有脱离旧剧范畴,但我想他既是纯粹中国剧最后之高峰,同时也是将来新生中国剧的运筹帷幄之先驱。”
书中文章盛赞了梅兰芳的精湛表演艺术,探讨了中国京剧、昆曲的历史和艺术特征,以及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等,很有真知灼见。此书出版后一直未见中文译本,2015年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玲翻译成中文,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广大读者也才有机会看到当时日本学界对梅兰芳和京剧的直观认识的一手资料。
梅兰芳在日本演出期间,结交了许多日本同行,特别是歌舞伎朋友,其中有中村雀右卫门、尾上梅幸、守田勘弥、河合武雄、市川猿之助、菊五郎等。梅兰芳与他们同台演出,交流切磋,还吸取了他们某些化妆方面的经验。
5月26日,梅兰芳剧团结束旅日演出离开神户,次日从下关乘关釜渡轮高丽丸号,取道朝鲜回国。
梅兰芳此次访日时25岁,正值艺术趋向成熟的阶段,因此这是一次绝美的中国京剧艺术秀,让外国朋友充分领略到京剧艺术的巨大魅力;此次出访也是中国戏剧史上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京剧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启之旅。
此后京剧出访逐渐频繁,梅兰芳于1924年10月二次出访日本;在此影响下,陆续有1925年黄玉麟率团访日,1926年上海“衡兴班”小杨月楼、郑法祥、尹九霄等访日演出。访日的旋风在日本掀起了一股“京剧热”。梅兰芳还进而于1930年1月赴美国访问演出。
《品梅记》则是第一部外国人关于梅兰芳和中国京剧艺术的评论集,对我们研究京剧历史、研究梅兰芳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还开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京剧、戏剧的先河,推动了日本汉学的发展。之后的1926年波多野乾一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1930年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剧史》相继问世,京剧遂成为日本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品梅记》的出版也具有历史意义。
作者:沈鸿鑫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