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中兴村“暖心灶”一天能“吃”60多斤秸秆废木,免费为村民提供热水
一口简易土灶大锅正热火朝天地烧着水,冒着蒸腾热气;灶台上面除了灶花,还有一幅对联,上联:垃圾减量有新招,下联:为民服务暖心灶,横批:村美人和。这是崇明区中兴镇中兴村专为垃圾减量垒起的“暖心灶”——把村里堆积的秸秆、枯树枝、破旧木板等废物集中起来,由志愿者统一用来烧水,供周边居民免费取用。
“暖心灶”从每年10月1日持续至次年五月底,每个灶每天能“吃”60-80斤木质燃料,为村庄环境减负,从源头上减少干垃圾数量。目前,最早试点的中兴村已有两口“暖心灶”,全镇其余10个村庄每个村里都有一个“暖心灶”,村容村貌大幅改善。
废物再利用,“暖心社”免费为村民烧水
中兴村位于崇明区中兴镇南部,水乡农田的村貌惬意优美,七滧港滨水生态带贯穿村庄,河水清澈;村里还种了樱花廊道,每年春节美不胜收;知名的广福寺也坐落于此。这里还是市级文明村、区级美丽乡村,也是崇明区首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建设村。按照今年四月新出炉的《崇明区中兴镇中兴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庄改造设计方案》,未来,中兴村将建成浪漫樱花乡村和长江禅修静地,发展具有人文特色的现代旅游业,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然而,宅前屋后、田间地头曾经随意堆放的秸秆、树枝、旧家具、门板等,成了村庄环境的一个“污点”。2017年下半年,中兴镇集思广益,决定把这些垃圾物集中起来再利用,成立“暖心灶”公益热水服务点,村民自愿捐献家中或农田里的秸秆废柴、废旧木质家具等当燃料,免费为村民提供热水。
中兴村的“暖心灶”由村里一处旧仓库改造而成。兴东10组77岁的曹老伯从2017年10月至今一直在“暖心灶”义务烧水,开灶期间每天从凌晨5时15分开始一直烧到早上8时,烧3-6大锅热水,一锅约有12壶,存在保温桶里供周边村民取用。平时,除了村民送来的秸秆和废木料,他还会到周边的路上、建材市场捡拾一些废旧木料和枯树枝。夏天天热不烧水时,燃料就堆在灶间或仓库后面。
兴东10组小组长吴志红介绍,多数村民家种植花菜和西瓜,也有少数人种玉米和水稻;玉米杆就地粉碎后还田,水稻秸秆会铺在西瓜地里,避免西瓜幼苗倒伏。“但是,每年冬天和平时修剪的树枝、家里的旧门板、旧家具等废木材没地方放,有时就堆在家或路边,时间长了要烂掉的,影响环境。有了暖心灶,就都送过来,每天来提水,很方便。”现在,她和老伴每天从“暖心灶”拎2瓶水,基本够用。
村民沈阿姨带着小孙女来暖心灶取热水,邻居们喜欢小宝宝,逐个逗她玩儿;沈阿姨也热情和邻居打招呼、拉家常,乐融融的。“家里一共五口人,我每天来拎3壶热水,除了洗澡水基本都用这个,家里的灶头也不用了,树枝、旧木头、秸秆都搬过来,家里院子更干净了。”
即将在全镇首个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中兴村党支部书记黄汝娟介绍,“暖心灶”运行半年后,村里道路边的堆物少了很多,家内家外环境大幅改善。“环境因素是五星级文明户评比的一个重要条件。刚开始还有村民不舍得处理掉这些秸秆、旧木材,慢慢地大家看到了变化,都积极来捐;他们也都有了垃圾减量的意识,形成了一个好循环。”
与“暖心灶”紧挨着的是镇村的双拥优抚之家、睦邻点、党建服务点等群众及党团活动场所。“有了暖心灶后,这里人气更旺,大家来来往往,举办、参加各种活动。它成为邻里和睦的载体,使得乡风更文明和谐。”中兴镇副镇长沈俭介绍,这两年的大年三十、端午节和中秋节,村民会自发聚到这里,搭伙吃年夜饭,过传统佳节,一起烧菜、做圆子、煮地瓜、蒸年糕,气氛非常热烈。
据沈俭介绍,由于“暖心灶”打下的群众基础,中兴村本月即将在全镇首个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投放点就设在“暖心灶”外面,村民来取热水时就可以顺手带垃圾过来投放,晚上来跳广场舞时也可以带过来。“从现在的高人气看,试点条件已成熟,从捐秸秆和废木的积极性来看,定时定点投放也会有好的示范和带动效果。”
作者:李静
摄影:邢千里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钱蓓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