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洪:深刻理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2019-05-15信息快讯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从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全年经济工作,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与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充分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2018年,我国面临三方面严峻挑战。首先是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其次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再次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要实现多重目标、完成多项任务、处理多种关系,政策选择和工作难度加大。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仍然在高基数上达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19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降为3.5%。与此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尽管如此,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

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察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同时,受服务业需求持续扩大以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经营利润同样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4%,营业利润增长6.5%。

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未来几年我国商品零售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场。

我国经济不断迸发创新活力。2018年研发(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018年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宏观调控上,推出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为此,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需求调控力度。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是,这些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决不意味着“大水漫灌”,更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都将遵循“五个坚持”。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推动生动实践。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要体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还要体现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同时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使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同时要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赋予微观主体更大活力。

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很重要。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关键一环是要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途径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其基本规律大致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价值链上的横向升级。由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由制造环节向下游延伸,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如家用电器产业。二是价值链网络上的纵向升级。要使从事制造环节的企业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如高端船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三是价值整合层面的创新。这主要包括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应该看到,以数据为关键投入要素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此,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还要看到,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自动驾驶是智能制造最具商用前景的领域之一。我们需要着眼这些新兴产业,提前进行布局,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积聚力量。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改革攻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集中于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优是当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引入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供给不足、不优等问题。公共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应恰当分类、区别对待、具体施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的不足。这些特殊产业也带有普惠性特征,引入市场机制后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但需要解决投资回报和企业发展的商业利益问题。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解决好知识经验短缺和资本积聚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中小企业感到忧虑和困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要依靠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就超出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以至于一些企业不知从何着手。还要看到,一些新产业需要的投资较大、需要的技术较高,大量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运营能力。因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发全社会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推动新技能的普及,同时探索社会资本积聚的新模式。

(作者裴长洪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外交部: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利益
申城“人文行走圈”拓展至16个区20条线路,助力市民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从“地缘相近”到“人缘相亲”,京张协同发展精彩无限
高质量发展给品牌建设带来新机遇
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明互鉴推动世界和谐共处”(文明互鉴 美美与共) 
【中国那些事儿】东北新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港媒:中国“锈带”开始闪光
公安机关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立案近1.9万起 查办P2P平台400余个
绘制多彩文明图谱,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实体经济融资状况明显改善
南非大选非国大稳赢无悬念,推进经济改革艰难,加强与中国关系仍将是拉马福萨政府对外政策重点
银保监会: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总体保持稳定
投资回升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后劲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繁荣
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以深化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综述
顺应时代潮流 以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冯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立”“破”并举
【经济新活力】西藏物流网络日益畅通 快递下乡成时尚
在市人大举行的中医药法规执法检查会上,卫健委抛出中医药发展7大难
特朗普说中国经济不好,渴望达成协议,外交部:他们是中国经济主管部门?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要有这样的态度
上海国际创意城市设计创新论坛举行,文创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述:中国持续向好经济态势令世界瞩目
【画重点】4月成绩单出炉 中国经济有哪些新亮点?
【央视快评】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壮大
国际体操联合会收编跑酷推动入奥?这或许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专家观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海有决心有信心
肌体健康,韧性强劲——从二季度开局看中国经济发展
全力营造抓发展良好氛围,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李强主持召开区委书记座谈会
生态环境加强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 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曾11秒内喝下1.4升啤酒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尽其一生推动中澳友好
【地评线】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
王晨在沪进行立法调研:以高质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蓄势前行 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