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协同创新综指年涨8.67%!《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

2019-05-16信息快讯网

长三角协同创新综指年涨8.67%!《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信息快讯网

自2010年以来,长三角协同创新综合指数正以年均8.67%的速度增长。今天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报告透露了这一数据。

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是支撑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求,《指数》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协同创新策源能力为目标,从资源汇聚、科研合作、技术溢出、产业发展和环境支撑五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2010-2017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协同创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科研协同极化效应显著,技术溢出多点爆发。协同创新指数总体得分从2010年的100.00分(基期)增长到2017年的178.91分,年均增长8.67%,说明至2010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长三角协同创新综指年涨8.67%!《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信息快讯网

亮点一: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协同创新基础不断夯实

2010-2017年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R&D经费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2017年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为2.71%,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上海R&D投入强度为3.93%,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63%、2.45%、2.05%。三省一市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较强,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6%)。

长三角区域研发人员集聚效应不断加强,多极化的人才分布格局基本形成,近沪城市的仍然成为未来研发人员集聚的重要地带,核心城市已带动边缘城市实现整体崛起。

从大型仪器共享情况来看,截止2018年12月,“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集聚区域内的628家单位的价值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施达20407台(套)。区域内大型仪器共享为三省一市高质量科研协作提供了高能级服务。

亮点二:科研合作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成为重要联系纽带

从长三角地区科研人才流动来看,总体特征表现为人才流动“高位运转”,上海成为交汇之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之间科研人才流动总量逐渐趋于平稳,上海科研人才流动性最强,且上海与南京之间科研人才流动最频繁。

长三角协同创新综指年涨8.67%!《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信息快讯网

从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网络发展来看,科研合作网络的构成密度和节点联结广度不断增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四大核心城市中,上海“首位城市”地位明显,形成了“上海-南京”G42沿线、“上海-杭州”G60沿线的科研合作主干线,以及“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的次级干线。

亮点三:技术溢出呈现多点爆发,两个“三角”成为核心枢纽

从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域合作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从2010年的357件增长到了2017年的1671件,7年间增长近5倍,参与跨省域合作城市从2010年的31个增长2017年至37个。其中,沪宁、沪杭、杭宁成为技术合作主要通道,在空间上构成技术合作“三角”枢纽地带。

长三角协同创新综指年涨8.67%!《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信息快讯网

从长三角区域技术专利转移情况可以看出,上海、苏州、南通三大技术转移枢纽城市已逐步形成。其中,上海是典型的技术输出型城市,对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辐射能力极其显著;苏州是典型的均衡型城市,技术输出量和技术输出量基本保持平衡;南通是典型的技术输入型城市,是长三角最大技术专利输入城市。

亮点四:产业发展生态逐步优化,协同互补大于同质竞争

从长三角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变化呈现快速增长特征,总量从2010年的46家提升到了2017年的97家,园区的创新服务和产业集群极大改善了区域产业生态,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从长三角区域整体产业发展生态来看,三省一市在产业大类中的同质化竞争略有增强,但基本实现细分领域的错位发展格局。其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增速最快,江苏在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优势,浙江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安徽则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工业领域后发赶上。

亮点五:协同创新环境日趋完善,一体化创新格局倪端初露

从创新环境来看,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支撑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国家级孵化器蓬勃发展,全力推动长三角“双创”升级;长三角区域内创投资本加速集聚,科技型创业倍受青睐;落户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外资研发主体总量趋稳,溢出效应逐步显现;在科技项目联动、资源共享、人才政策等创新政策跨域协同方面试点突破持续稳步推进。

长三角协同创新综指年涨8.67%!《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信息快讯网

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月,是我国最早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该所始终坚持以科学致科学、服务创新决策为宗旨,软硬结合、研咨一体,目前正加快建设专业化、平台型、有特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指数》报告的研究与编制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在上海市科委指导下完成。报告形成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统计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大力协助。


作者:许琦敏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祥龙起舞踏歌来,长三角各地“龙舞”今天齐聚小白龙文化发源地金山吕巷
闵行马桥将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瞭望》新闻周刊封面专题报道:长三角一体化 瞄准强劲增长极
《瞭望》新闻周刊封面专题报道:长三角一体化 瞄准强劲增长极
把握好理论创新的四个要义
携全球智慧,共描科技创新发展新图景:2019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将于上海召开
大学生创业创新脑洞有多大?岳飞中医敦煌都是灵感,200多件数字媒体艺术类作品路演
《亚洲 文明之光》 第二集 传承创新
首届“斯瓦希里语言文学与东非区域问题研究”研讨会在上外举行,专家称坦桑尼亚对非洲发展有借鉴意义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 经济后发 淮海经济区该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30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扩展至长三角多个城市,青浦区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
国展中心周边核心区域即将迎来5G信号全覆盖 | 进博会实景综合演练
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中央精神
“融”出新机遇 “合”出新动力——从城乡区域发展看中国经济新空间
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
被问到怀疑人生?苹果供应链企业披露科创板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 聚焦科创板
为啥中国做不出原创新药?缺原创理论和原创技术,上海启动四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攻关”
何处是江南?长三角33家文博机构通过联合办展给出解答
以《四方菱花》为例浅谈紫砂壶造型的创新
犀利!浙大副书记: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而做的制度安排
“一带一路”理论创新的新尝试:读傅梦孜研究员《“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
沈阳新松:创新基因散发灼灼光芒
为广大眼底病患者带来福音!长三角疑难眼底病诊治平台今成立,辐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展现
直升机迫降,他为了避开这些区域壮烈牺牲……
自力更生"中国芯"可期!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提出上海集成电路发展“三要素”:技术创新、人才、长三角一体化
1033.8亿!盐城打造长三角最具活力沿海新型中心城市,经贸旅游节签约40个项目
在一起!长三角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联盟在沪成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