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公共艺术,能够塑造所在地的精气神
作品《索拉·阿米:编织天空》将渔网进行染色并悬挂在海边,以蓝天为背景,重织了当地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与人类的关系
近日,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公布评审结果。来自全球133个提名案例中,《住在上海的植物》《皮肤与骨头》等35件案例入围。全球7个赛区每个区一个的优秀奖,以及唯一的大奖将于年底颁布。
作品《感知》在开罗市的Manshiyat Nasr社区选取由近及远、有低至高的数个街区的房屋墙面进行涂鸦创作,以特定角度立体地呈现了作品
“国际公共艺术奖”两年一度,将表彰以艺术为主导的城市化项目,旨在为世界各地区种种开发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引领公共艺术潮流。“地方重塑”是“国际公共艺术奖”的主题,关注的是公共艺术能够给地方或空间、空间里的人们带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本届活动共有133个全球案例参评,分7个赛区,其中17个来自大洋洲,25个来自东亚和东南亚,13个来自西中南亚,27个来自欧亚,15个来自非洲,13个来自拉丁美洲,23个来自北美。案例形式多样,涵盖了装置、建筑、雕塑、壁画、表演等多种类型。
作品《印度街头艺术》涵盖印度七个城市,侧重城市中的特定地点,通过街头艺术创造安全空间和更明亮的环境,引发了城市居民空间开拓和城市织物变革
“公共艺术的产生有一个特殊的具体背景。它的受众和创意者之间的沟通可能是通过形式来表达,也可能是通过大众对艺术的接触来实现,但是它们必须有一种密切的关系才能让我们觉得这样的公共艺术是有价值的。”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主席、发起人路易斯•比格斯指出。他认为最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植根于具体的情境当中,让大家能够受触动,受感动,这个时候他才能通过相关性获得价值。
作品《灯塔》将海边小屋和指引航向的灯塔进行风格上的融合,成为了奥克兰皇后码头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看来,好的公共艺术作品,看的是影响力,而不是像一般的艺术,更多讲品质,当然品质也很重要。“这个影响力体现在这件作品在公众中的参与度。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公共性,一种传播,一种被大家认同的价值取向。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会被传播,会影响别人。”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