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则披露,平均每位登山者的商业登山费用为458868元。
BBC称,截至2015年,丧命于珠峰的人数为283。且因为商业介入,近年来葬身于8000米以上“死亡地带”的人,明显多于上个世纪。
这些,都在一部电影里有所预示。
1996年的珠峰山难可谓近半个世纪珠峰登山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次,劫后余生者据此写成的纪实文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英文版曾获普利策奖,一度在英美国家的畅销书榜上长时间占据榜首。由此书揭开的登山商业化的冰山一角连同对于灾难真相的冷静探究,一度掀起对于极限登山的审视风潮。
电影《绝命海拔》根据1996年珠峰山难的事实改编而成。23年前的5月10日,遭遇山难的两支商业登山队是:由新西兰著名向导罗布·霍尔领导的“探险咨询”以及由美国斯科特·费舍尔组织的“疯狂山峰”。两队中除向导外均为业余户外运动爱好者。山难发生前,两支队伍竞相登顶,导致山路堵塞,34人被暴风雪困住,惨剧因而发生。最终,包括两位向导在内的9名登山者罹难。
与其说这是一次令人震惊的登山灾难,不如讲灾难背后的隐性元素为它的影响力推波助澜。
两名向导均为业内翘楚,欧美客户遇难,商业登山发展方兴未艾——这些都是1996年山难震惊世界的注脚。而小说《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之所以能从一众亲历者文本里脱颖而出,其根本原因也并非记者出生的作家下笔如椽,而是在于他对事件本身有着近乎严酷的质疑。
在克拉考尔的书中,至少有两处极为尖锐的分析。其一,1996年是商业登山刚起步三四年的时候,各个商业团体频繁利用登顶展开恶性竞争,而克拉考尔当时任职于美国的《户外》杂志,那次跟随新西兰向导霍尔攀登珠峰的目的即为报道登顶珠峰热背后的商业链。戏剧性的是,霍尔为了拿下这次跟《户外》合作的机会,击败的对手正是此次悲剧中的另一支主角队伍——斯科特率领的登山队。其二,登顶后返回营地的途中,霍尔因帮助队友道格而耽误了下山时间,而本已脱离危险的安迪在接到霍尔求救信号折返施救,最终失踪,原本一死两活的局面,变为最后的三死。在克拉考尔的笔下,因为有了登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驱使,登山这一原本彰显人类对极限的挑战勇气的运动渐渐变了味;至于第二点,灾难来临时是选择自保还是冒着更大的伤亡折返施救,更成为人类在灾难面前的道德观问题。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