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巧的是,敌我双方确定的进攻时间都是“11月27日”。因此,28日拂晓后,敌人就开始准备充分的反扑。
敌人的反击一开始,就表现出用强盗逻辑和金元政治武装起来的那种“世界霸主”的疯狂和凶残来。那个炮火轰击的密集程度和有力程度,都是二三五团的干部战士从未见到过的,就称之为“掘地三尺”的“卷地毯式”吧。地面是火炮,天上还有飞机,下的全是钢铁暴雨。与美国的炮火密集程度和威力相比,南麻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的轰击,当然就成了“小巫见大巫”了。转眼间,山上的树木就被炸得干断枝横,一截一截地东倒西歪,一棵不剩。很快,雪白的山头全被焦黑的弹坑和被翻出的土层覆盖了。随后,纷纷扬扬的大雪再盖上一层白色,紧接着的一阵炮火又将洁白的大雪覆盖。同时,凝固汽油弹又把山头变成一片火海。
工事被炸坍了。就像后来我军曾一次次地缴获敌人大批物资,但又一次次地被敌人自己的飞机大炮摧毁一样,三连攻占1282高地3个山头后由于天寒地冻无法修筑工事而改造利用敌人的一些原有工事,结果全部成了美军自己炮火的目标。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可以说,我军在山头上已没有什么可以藏身之处。
于是,1282高地上的三连伤亡惨重。
美军是在这种情况下,成连成营地向1282高地发起反扑冲锋的。从早晨到下午,这样的冲锋竟达7次之多。三连的主阵地上已经被打得只剩下六七个人;另一个无名高地上,也只剩营机枪连副排长陈忠贤和四班的一名弹药手黄济山两人在坚持防守。
实际上,拂晓敌人的反攻一开始,1282高地的处境就极其危怠。人员大批伤亡,部分阵地被敌人重新占领,工事残破,火力不强。能在这种情况下,打退敌人7次冲锋,真是奇迹。
为确保1282高地,并抢救伤员,及时转运,营命二连火速增援。
这在通常人看来是无法想像的。就说已经只剩陈忠贤和黄济山两人坚守的无名高地吧。两个人惟一想的是: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高地也不能丢。当然,除了勇敢和不怕死外,还需要动脑子。在连续7次击退敌人的疯狂反扑后,他们的弹药早已打光了。从上午起,他们就靠搜集烈士身上的弹药抗击敌人。可打了大半天,能搜集到的烈士身上的弹药也几乎全部搜集起来打光了。于是,利用敌人进攻的间隙,他们一人掩护,一人又想办法到坡下那一大堆敌人尸体中搜集了大量武器弹药。尔后,他们把重机枪子弹带压满,把几支卡宾枪也全部压满子弹,又把手榴弹一颗颗地揭好盖分散安放在已被炸得断断续续的战壕边上,专等着敌人的再次进攻。
一停下来,浑身感到一冷,陈忠贤的手就痛得钻心般厉害。他的手是被自己的重机枪“咬”坏的。他知道零下39度,这么冷的天,重机枪的保温比身子还重要。因此,昨夜出发时他就用棉衣包着重机枪,宁可自己挨冻。可即使这样,揭开棉衣后只打了一梭子子弹,水箱里的水还是被冻住了。他伸手去揭防火帽,不想手一碰就被粘住,一拽,就被揭去了厚厚的一块。低温下的铁块“吃”起皮肉来,比烧红的还厉害呢!可不知是不是由于这种关系,一痛起来就让人打颤。
天渐渐黄昏了。雪还在起劲地下着。突然,对面山头上的敌人扫过来一阵机关枪。陈忠贤知道敌人又要开始进攻了。也许怕天黑,也许怕雪更大,阵地无法夺回去吧。果然,山下公路上的坦克又开始朝山上猛烈轰击,其他炮火,又跟着一齐砸了过来。山头上立即又烟火飞腾,熏呛得两人又咳嗽又流泪,连喘气也困难。
接着,又是敌人步兵的进攻。
“快,占领阵地!”陈忠贤叫着。一见敌人,什么烟熏疼痛就都飞到九霄云外了。两人立即占领好位置。
敌人很讲究战术,一点两面,三路进攻,左右突击夹击。
陈忠贤和小黄两人毫不畏惧。陈忠贤让黄济山用重机枪正面封锁,自己左右开弓,一会儿跑到左边,一会儿跑到右边,又是卡宾枪,又是手榴弹,就像迅疾无比的旋风一样,直刮得山下的敌人一片片倒地,到底没有让敌人踏上无名高地一步。
与陈忠贤他们同时,坚守在1282高地上的三连和二连,也凭着一股子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与敌人打得血肉横飞,尸横遍地。直至完全天黑。美国兵怕夜战,只好悻悻“收兵”。1282高地依然神奇般地掌握在一营手中。
后勤人员创造的生命奇迹
战场上的另外一个方面,也表现出了这种巨大而神奇的力量的威力。在当时敌人的炮火那么猛烈的情况下,救护伤员是一大困难。这一方面需要伤员,而且大部分是重伤员(只要能坚持战斗的一般都不下火线)的顽强坚韧,另一方面则需要救护人员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华东二级人民英雄”、一等功臣担架员林凤安,又以他的英雄行为给大家做出了表率。他几乎是和战斗部队一起冲上高地,又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往下救护。从晚上到清晨,又从清晨到夜晚,他不停地往返高地和救护所之间,抢救下一名名垂危的战友,其艰难真不亚于攻占一个无名高地。团卫生队的调剂员、一等功臣于增云在后勤临时“留守点”执行任务。在那炮火连天的情况下,哪能分得那么清楚!有的连队误将“留守点”当作“救护所”,就将伤员一批批运来,转眼间就送来了上百名。当时医疗设备和药品本来就极其困难,“留守点”可以说毫无抢救条件。但是,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敌人的飞机就像刮风似地压在头上飞,再转运只会增加伤亡,他就不顾一切立即组织抢救。他把留守人员全部组织起来,先将伤员分散隐蔽,然后就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进行急救。那困难当然是无法想像的。但到底他也是搞“卫生工作的”,总比一般人“内行”,忙进行包扎、止血、清创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又把留守人员分成饮食组、护理组等分头细心护理,从而保住了一大批伤员的生命。
正是由于他们从指挥员到战斗员,从战斗员到后勤人员,全都具有这种精神,才为第一步胜利奠定了基础。
是的,到这时为止,二三五团的伤亡已十分严重。除三营尚较完整外,一连指导员丛洪章、副连长周学存、副指导员苗际乾,二连连长丛惠滋、副连长王敬山,三连副连长张林芝,四连指导员王凤鸣、副连长孙德京、副指导员徐茂祥,六连连长王绍云等均壮烈牺牲。
29日,团令三营接替一营,担任1282高地防务。
这时,在长津湖以东的友邻八十师已完成对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包围。南线二十军五十九师经过浴血奋战,也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攻占了困水里南面的德洞山东西一带高地,完成了对柳潭里、困水里美军陆一师第七团全部和第五团大部及3个炮营的包围。
在敌人“越打越多”的情况下,兵团和军部终于弄清柳潭里被围的不是敌人两个营,而是美军“王牌”陆一师的两个团及部分炮兵。新兴里被围的也不是敌人1个营,而是美军步兵第七师的三十一团全部和三十二团的1个营。于是,当机立断,决定柳潭里方向继续围困和牵制敌人,暂停攻击。而以八十师和八十一师主力先集中攻歼新兴里之敌之后,再集中力量歼灭柳潭里敌人。
感谢原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景崑(解放上海时任27军235团团长 暨“济南第一团”)之女王小萍对“上海解放七十周年”报道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张克勤,系原27军军史馆主任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济南第一团》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