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就下落不明的《周训》在北大汉简里找到了?

2019-05-31信息快讯网

2000年前就下落不明的《周训》在北大汉简里找到了?-信息快讯网

《汉书·艺文志》在“道家”类中著录有《周训》十四篇,两千年前就已亡佚。巧合的是,此《周训》书名和篇章数都与北大汉简《周驯》相同。

北大汉简《周驯》的末尾有“大凡六千”四字,现存简本有5000多字,基本内容就是周昭文公于每月更旦之日(初一)和岁终享贺之日对龏太子的训诲,周昭文公通过为龏太子讲一些历史故事和格言警句,传授了很多治国为君的道理。所引述的历史故事上起尧舜,下至战国中期的秦献公,其中有些见于传世文献,但互有出入,更多的故事则是前所未见,如吴王阖庐之墓被越人盗掘、秦献公死前废除以庶子殉葬之制等。从《周驯》记载的史事以及文字、用词、语法各方面的特征看来,其成书年代应该在战国晚期。

在这些侯王的故事和教诲中,“立嗣”问题占有很大篇幅,这与龏太子的个人处境有关。研究人员认为,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此书在西汉前期与中期仍被传抄,因为在西汉,无论是皇室还是诸侯,继承问题仍然非常尖锐,废立之事经常发生,《周驯》为可能陷入继嗣之争的贵族子弟提供了参考。而到西汉中期以后,“大一统”局面逐渐稳定,诸侯王式微,《周驯》这样的“继嗣教科书”也逐渐失去了市场。

此《周驯》是不是彼《周训》?整理此书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副教授韩巍主张这两本书为同一种书。他们认为,篇幅书名的相同只是理由之一,古书中能看到许多以《训》为题的篇章,《国语·楚语上》申叔时论贵族教育时,有“教之《训》《典》”之言。可见,以教诲为内容的篇章习惯称“训”。《周驯》的“驯”是“训”的通假字,而内容正是“训”——昭文公之“训”以及昭文公引述的很多侯王古“训”。而且《汉书·艺文志》称道家源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竹书《周驯》也符合这个描述。虽然其所载内容与以往学界公认的道家文献相比有很大差异,但其中有些文字见于《太公》《文子》等道家文献,与汉代遵循的道家中的“黄老”一派思想主旨也相符。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称黄老之学是“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黄老”之学兼采阴阳、儒家、墨家、名家、法家思想精华,而《周驯》大量引用了各家论述。从这些方面来看,其内容与风格跟司马谈以及刘歆、班固等两汉学者对道家的理解是一致的。

(节选自《亡佚千百年的古书在讲些什么?》,刊2015年12月18日《报·学人》)


作者: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