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经济学理论的推测,当出口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增加值达到历史峰值之后,别的因素将对经济增长开始发挥作用。经济的增长将开始不断依靠非贸易部门的扩张和国内需求。在这个阶段,潜在增长率将会有所下降,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惠及更多社会人群,从而会更多改善社会福利。中国经过40年贸易驱动的工业化,出口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均已见顶,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势必转入新一程。中国是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一旦改变增长模式并推动更大的内需,推动收入的增长,中国的大国效应就将凸显。长远来看,持续释放大国的优势和潜力,不仅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制胜之道,也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大国效应在贸易上也有体现。经济学家发现,经济体量和国家间的距离是两个几乎可以解释国际贸易份额分配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更多的贸易活动将会在相对更近的区域展开,亚洲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会显著提升。根据这个理论,中国对外贸易占GDP的份额会趋于下降,就是说中国的贸易增长将不太会超过GDP的增长。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和中国地区之间更加紧密的“贸易”将是更加重要的力量。换句话说,区域一体化,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尤显重要。我们已经看到,在中国经济发展版图中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催生出了新的发展动能。
要实现大国优势和潜力,中国在发展政策上要更多开放国内市场准入以推动非贸易部门的扩张。开放市场会带来更大机遇。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服务业和非贸易部门的开放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放在通讯、医疗、教育、娱乐文化等行业的市场准入,不仅可以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优化,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此外,中国有完备的供应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制造品类最齐全的国家,而且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非常完备。按照“十三五”规划,中国要建设19个城市群。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都是在未来将充分发挥作用的大国效应。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来认识和研究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之道,保持平常心和足够的战略定力,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作者: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