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上海 创新之城
▲上海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全球优质创业资源集聚。张江国际创新港吸引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和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
▲“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上海技物所贡献了两台核心载荷。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是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
上海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全球优质创业资源集聚。张江国际创新港吸引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和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建设全球领先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使国内“超越摩尔”生态链得以完善。
▲上海硅酸盐所研发的BGO晶体,应用于“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
五年来,上海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中央部署,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瞄准“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目标,上海着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科创中心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形如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刚刚度过“十岁”生日,它是第一个落户上海的大科学装置。
浦东张江,形如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刚度过“十岁”生日,它是第一个落户上海的大科学装置。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五年间,上海持续布局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如今,围绕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国家蛋白质设施、活细胞成像平台等一大批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相继建成或开工,一个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在张江崛起。预计到2025年装置全部建成时,这里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装置群,有力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浦西松江,G60科创走廊正在进行一场从原始创新到新兴产业的“加速跑”。2018年1月,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刚登上《细胞》杂志,只过了半年,“G60脑智科创基地”就在松江区成立。未来这里将为全球脑智科技产业创新提供强劲的原动力。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离佘山不过数里之地的天马山,近年来名声大振。亚洲最大的65米射电望远镜就建造在它的山脚下,并以“天马”为名。今年4月公布的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就有它的贡献在内。今年年初,嫦娥四号完成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天马望远镜为它定轨导航再立汗马功劳。
科研原创力的提升,为上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最强光、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七大产业将点亮浦东发展的新格局,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产业地图规划引导功能,提速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张江、临港、金桥、外高桥及相关镇联动。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植生生态所合成生物学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图为真核细胞模型。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五年来,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引领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有报告显示,去年,上海科技成果影响力提升幅度是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分值的两倍以上;2017年,全国四分之一顶尖学术论文由上海产出,这充分显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加速崛起的态势。
摄影:袁婧
撰文:许琦敏
编辑:陈晨
责任编辑:刘栋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