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工智能”何时平民化落地

2015-09-13信息快讯网

时至2015年,人工智能的可感知产品忽然出现了井喷,智能机器人频频亮相,似乎影片《星际迷航》《机械公敌》中,那些科技幻想都将走进我们的生活。

然而,不管是苹果Siri、微软小冰,还是小i机器人,这些能够真正用自然语言交流的人工智能虽然能够提供信息服务,但是离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有一段距离。有专家表示,“大脑”不成熟、与真实世界“脱节”,导致现在的“强人工智能”还处于“低幼”水平,平民化落地至少还需5年。

人工智能商业化有两个方向

以2014年为分水岭,人工智能领域正在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跨越。“弱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很多商业化产品,比如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等,而能够通过语言交流来推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人工智能”却出现了难以落地的问题。

从目前的商业化路径来看,“强人工智能”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智能客服,以苹果Siri、微软小冰为代表,能够自然聊天并设置简单的生活提醒、连接并监控智能家居,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近日,支付宝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客服小俊、糖糖和安娜也已经悄悄上岗,从事“理财顾问”的工作。蚂蚁金服的技术专家李智灏告诉记者,支付宝背后接入了一套智慧模型系统,专业水平相当于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跟普通人的工作效率比,在30∶1到60∶1之间。

另一种商业化路径则是与特定专业结合,实现实体化落地。就在7月底,交通银行的大堂里就来了一个机器人“大堂经理”。小i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朱频频告诉记者,这个机器人是交行定制的,从实验室里做出产品到完成对接,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主要是数据的对接,否则小i机器人无法替客户查询余额或者办理业务。”

不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会秘书长杨静指出,无论是交行的机器人“大堂经理”、美国的拖车机器人,还是日本的“大白”护士机器人,都有一个痛点——由于成本太过高昂,只有政府机构或者企业才有可能购买,很难平民化落地。

平民化落地至少还需5年

在人工智能平民化落地的探索上,百度走出了第一步。在日前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宣布推出全新的机器人助理“度秘”(英文名:duer)。他告诉记者,目前“度秘”已在餐饮、电影、宠物三个场景提供落地服务,实体化的“度秘”机器人也首度亮相。

“人工智能未来的最终方向必将走向平民化,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但这恰恰是人工智能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杨静指出,像微软小冰、苹果Siri等若要真正对人们的生活有切实的改变,能够订票、叫外卖,就需要与真实世界相关联,否则就只能“浮在半空”。

然而,要让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产生融合,从技术层面上讲并不容易。李彦宏透露,服务的搜索过程不同于单纯的信息检索,服务需求的提出是一个动态修正、多轮交互的复杂过程。此外,服务的实现还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杨静认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多模交互、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处于行业顶尖水平的,而且还能连接广泛的真实世界的,只有谷歌、百度、脸书、IBM等极少数企业。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强人工智能”的平民化落地还处于“低幼”水平,比如“度秘”等能实现的服务通过移动工具就能实现。杨静认为,像“度秘”、情感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要真正走入家庭,实现平民化落地还需要至少5年时间。

文汇报记者 徐晶卉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