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鲁迅艺术学院:延安文艺的一支劲旅,新中国文艺的摇篮!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还为鲁艺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1939年夏,中共中央为加强华北敌后文化工作及文艺干部的培养,派沙可夫等率领鲁艺部分干部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联合陕北公学等校创办华北联合大学。11月,根据中央决定,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恢复鲁艺。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1940年11月,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了鲁艺华中分院。1943年4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再次更名为鲁迅文艺学院,统一简称“鲁艺”。
鲁艺当时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有志于文艺事业的革命青年。1938年4月至1945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鲁艺成为学习、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一个重要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党的抗战文艺干部和文学艺术人才。共开办了文学系四届,戏剧、音乐、美术系各五届,培养学生685人,穆青、贺敬之、冯牧、李焕之、郑律成、刘炽、莫耶、王昆、成荫、罗工柳、李波、时乐蒙、于蓝、秦兆阳、黄钢、康濯等文学家、艺术家、记者均为鲁艺学员。曾在鲁艺任教的著名文学艺术家有茅盾、冼星海、艾青、何其芳、陈荒煤、齐燕铭、张庚、吕骥、周立波、王朝闻、严文井等。各系研究室和附属剧团也集中了一批著名文艺工作者,如王大化、袁文殊、华君武、孙犁、鲁藜、严辰等。
抗战期间,鲁艺创作了《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泥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经典文艺作品,发挥了文艺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中的巨大作用,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文艺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被誉为新中国文艺的摇篮。
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华北等地,参加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鲁艺师生分赴全国各地,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骨干和领导力量,创办了一批文艺院校和文艺团体,至今为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文艺事业的繁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名誉会长傅庚辰指出,延安鲁艺作为延安文艺的一支劲旅,她的艺术教育与文艺创作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的实践和创新。鲁艺师生创作的许多作品已成为时代经典,融入了党史、军史和国史中,成为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的鲁艺人沿着鲁艺的道路奋勇前进,谱写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辉煌篇章。
鲁艺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一座中世纪城堡式样的大礼堂。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网站、资料照片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朱 辉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