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草根卫士”杨天才:巡边之路三十载

2019-06-12信息快讯网

“我做界务员有三十多年了,以前巡界没有路,要靠镰刀砍出一条来,现在的路都可以走汽车了。”走在巡查界碑的山路上,杨天才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个子不高的杨天才,时常穿着迷彩服,但他不是军人,而是生活在中越边境的我国公民。

出生于1954年,曾担任民兵连副指导员的他,从1984年被选为外事界务员的那天起,开始了他的巡界之路,并一路走到今天。

巡查边界 守卫国境

5月14日,记者跟随杨天才,从他的视角来体验边界之路。“20多年前,我要走15公里,有10多个界碑。后来界务员人数变多,我现在负责5公里,一共三个界碑。”

15公里的巡界路,杨天才带上斗笠,背上水壶,拿起镰刀,一个往返就是两三天。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泉水,休息的时候就借宿在边民棚屋里。“坚持走到现在的,只有我一个了。”他一边介绍,一边提醒记者注意脚下湿滑。

【边疆党旗红】“草根卫士”杨天才:巡边之路三十载-信息快讯网

杨天才走在巡界路上。张旭 摄

河口县桥头乡是一个集山区、边疆的乡镇,边境线长达81公里,有42个界碑,边境线上杂草丛生,林深路陡,属于亚热带气候,管边护边工作任务重,体力消耗大。林中蚊虫肆虐,再加上雨季的潮湿闷热,杂草疯长,巡界之路要靠他手中的镰刀一点点砍出来。

几年前的一天,杨天才在巡边时不小心摔下4米多高的悬崖,凭着毅力,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抓住藤条爬上来,至今他的小腿上还留着明显的伤疤。回忆往事,杨天才总是爽朗一笑,这些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却没有在心里留下。

现在的巡查道路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地方车辆可通过。步行大约半小时,杨天才和记者一行来到140号界碑。“尖顶的界碑是越南立的,中间有个十字刻痕的是我们国家立的。”

“注意脚下,容易打滑。”杨天才提醒记者,还要注意脚踝处、脖子、头上“会有蚂蟥爬上来,毒蛇和蚂蟥一般不咬我,我身上旱烟味道浓。”

到了界碑处,杨天才用镰刀割去刚长出来的小草,又擦去界碑上的泥痕。这份工作看起来平凡,但也暗藏危险。路边风化的石碑有骷髅头的标志,表明这里曾经是雷区。

【边疆党旗红】“草根卫士”杨天才:巡边之路三十载-信息快讯网

骷髅碑意味着这里曾经是雷区。张旭 摄

“有越南那边的人走私毒品,被我遇到,这种时候我们不会硬碰硬,因为虽然以前配枪,但还是要保护自己的安全。没有手机的时候,我就跑好几个小时到山下打电话,后来自己花钱买了手机,现在可以直接在山上报告,方便多了。”在杨天才看来,与犯罪分子斗争,还是要讲究方法的。

也曾有人试图收买他,开出的价码是20万,这比杨天才巡边十年的补助都要多,然而他不为所动。“我不能收这个钱,毒品流入我们这边,受苦的人太多了。”说到这里,杨天才连连摇头。

三十多年来,杨天才协助边防派出所成功破获过贩卖毒品、走私黄金和拐卖妇女案42件,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的牛、马等牲畜300多头。他用忠诚守卫着祖国南大门的一方水土。

平凡岗位 尽职尽责

除了惊心动魄的遭遇与斗智斗勇,界务员这份工作还意味着更多责任。上级部门要求每个月巡查两三次,可他坚持一个月四五次的巡界频率,总是多于政府规定的次数,因为他坚持:“不去边界走走,不容易发现问题。”

在杨天才的责任区内,他决不允许出现盗木、盗猎或者乱砍乱伐的情况发生。有时老百姓为了找柴火,到边境上砍几颗小树,他也语重心长地劝阻。

前些年,杨天才的一位亲戚未经批准,砍伐边境上种植的杉树,杨天才当着小组干部和群众的面,义正辞严地说:“砍伐木材是犯法的,我必须一视同仁,亲戚也不能例外。”杨天才先后协助处理了大大小小的盗林、盗猎事件100余件,有效地保护了边境一线的森林资源。

【边疆党旗红】“草根卫士”杨天才:巡边之路三十载-信息快讯网

杨天才与界碑。张旭 摄

有一次杨天才巡山归来,突然发现一处起火点,几十平米的杂草垫即将烧完,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脱下衣服围着起火点扑救。通过努力,他终于将火势控制。这时他的两只手已被烧起了水泡,脚上的胶鞋也烧软了。“没有引起火灾,这是最重要的。”在杨天才负责的界段内,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界务员是一件报酬微薄的工作,三十多年来,曾和他一起巡逻的队友换了一批又一批,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只剩下他一人。“一开始是36元,后来涨到一两百元,最近两年上涨到每月500元。”

2014年,杨天才荣获全国“卫国戍边英模”荣誉称号。杨天才说,这么多年来,他只是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从没想过会获得这样的荣誉。

“这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尽管背负无数荣誉,但杨天才的住处在村中并不起眼。屋子里没有太多电器,在白天如果不开电灯甚至显得有些幽暗,地面在雨季还会变得湿滑。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此,杨天才对物质并不在意。

【边疆党旗红】“草根卫士”杨天才:巡边之路三十载-信息快讯网

白天家中开灯才不会昏暗,但杨天才并不在意。张旭 摄

“年轻那会儿有同乡喊我去外面打工,他主要是做边境贸易,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到几千元,比我一年的补助都多,但界务员的工作必须有人做,这是党和人民的需要,我不能走。”

这些年,界务员人数增加了,杨天才负责的巡查范围从原来的15公里缩减到了5公里。不用去巡边的时候,杨天才就和老伴一起在家做农活,家里养了猪,也有农田要忙,但这些都影响不了杨天才定期的巡界之行。

他所负责的界碑总是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周边的杂草常常被他修理铲除,因此他被边民们称为边境线上的“草根卫士”。

“年轻人觉得界务员的待遇不高,他们需要收入养家。我不一样,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继续干下去,守好界碑!”在与记者告别时,杨天才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施薇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