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剧《切尔诺贝利》让俄罗斯观众如鲠在喉,剧情移花接木成“讨伐”重点

2019-06-20信息快讯网

HBO新剧《切尔诺贝利》让俄罗斯观众如鲠在喉,剧情移花接木成“讨伐”重点-信息快讯网

▲今年4月26日,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3周年之际,乌克兰民众在悼念遇难者。|视觉中国

几乎难以想象,俄罗斯因一部美剧《切尔诺贝利》而陷入尴尬境地。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仅有一成普及率的国家,近日却集体被动地在谈论美国HBO的新作。相比于克里姆林宫能够干脆地回答“普京总统没有看过《权力的游戏》”,面对点击率已超《权力的游戏》的“年度神剧”《切尔诺贝利》,俄罗斯感到如鲠在喉。

“这是美国的政治宣传”

“如果一部电视剧被拍出来,这就意味着有人需要它。但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为什么要在并非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美国人拍摄这样一部讲述发生在33年前,一个已经解体的国家的历史事件的电视剧?”5月24日,《共青团真理报》记者德米特里·斯捷申在专栏文章里发出疑问。和其他国家观众“吃瓜看剧”的消遣心态不同,作为当事国之一的俄罗斯对此尤其敏感。

如果提炼斯捷申这段疑问中的关键词:“不年不节”“美国”“远去的历史”和“解体的国家”,仿佛这些看似缥缈的字眼都意有所指。曾亲身参与过核灾难清理工作的俄罗斯南联邦“切尔诺贝利协会”主席亚历山大·菲利片科6月6日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这是美国的政治宣传。”

该剧失真和脸谱化的表达是俄罗斯观众讨伐的重点。一份以老年人为主要受众的俄罗斯报纸《论据与事实》刊文称,《切尔诺贝利》应该被视为“漫画”而非“真相”。剧中粗糙的细节让当事国的观众非常不舒服。

HBO新剧《切尔诺贝利》让俄罗斯观众如鲠在喉,剧情移花接木成“讨伐”重点-信息快讯网

▲《切尔诺贝利》剧照,苏联核物理专家瓦列里·列加索夫(右)和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鲍里斯·谢尔比纳。

比如第一集,当剧中主人公、主持事故处理的苏联核物理专家瓦列里·列加索夫试图向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鲍里斯·谢尔比纳证实第四号反应堆已经爆炸时,剧中安排一架米-8直升机进入核辐射区,用飞行员异常导致飞机坠毁来加以证明。事实上,坠机确实有过,但并非剧中所描述的爆炸之初,而是在爆炸发生半年之后。原因是驾驶员由于经验不足直接飞到堆芯正上方,穿过浓烟时视线受阻,撞到了起重机的吊索才会失事。HBO显然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来蓄意渲染剧情。

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段更被大量用在丑化苏联当局身上。比如剧情进入到第三集时,不少俄罗斯观众大呼“扎眼”,原因是镜头在拍摄到克里姆林宫时,多次采用远景、近景甚至特写的方式来呈现放在克宫墙壁上的巨型竖排油画《伊凡雷帝杀子》。这幅列宾的名画讲述的是沙皇俄国历史上以生性残暴著称的伊凡雷帝,在一次与儿子争执时,将手中的权杖猛掷出去,不幸击中儿子头部,顷刻鲜血如注,致使儿子丧命。伊凡雷帝立刻上前搂抱住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和悔恨交加的双眼,集兽性与人性于一体。19世纪80年代,列宾以这幅画讽刺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铁血政策。如今不言而喻,HBO想借此来暗示苏联领导层处理事故不力,视老百姓生命如草芥和在做出“冷血”决策背后的痛苦。

但是稍有艺术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幅画自1885年被著名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购买之后,一直收藏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从未在克里姆林宫出现过。而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几乎是每个去莫斯科的人必到的“打卡圣地”,HBO的主创没有道理不知道这个常识。那么这种“有意为之”的背后,显然是想借用伊凡雷帝的寓意。然而即使这样,细节也极为粗糙:原本是横幅的画作被制作成竖排,画中最能体现伊凡雷帝人性与兽性合一的惊恐的双眼,在剧中是完全闭上的……

这个原本是挂列宁像的地方被“安排”了如此粗糙的艺术复制品,难怪“俄罗斯24”频道的负责人斯坦尼斯拉夫·纳坦松说:“极尽刻意的脸谱化,就只差熊和手风琴了。”

被遗忘的英雄让俄陷入被动

尽管存在严重失真和脸谱化的缺陷,但菲利片科也认为《切尔诺贝利》一剧描述了事故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彰显了“清理者”的努力,他们拯救了苏联、拯救了欧洲。在HBO的主创和西方媒体看来,这些当年拯救了欧洲的英雄被俄罗斯的历史书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然而,剧中对这些俄罗斯平民英雄的刻画的手法也让当事国陷入了被动。剧中的一个情节是,在爆炸的第5天,四号反应堆仍在继续燃烧,如果楼板在高温下被烧穿,致使反应堆接触到地下室水池中的冷却水,那将可能爆发了史上最大的蒸汽爆炸,届时所有的核反应堆都可能爆炸,核扩散会彻底失控,整个欧洲都会被笼罩在核阴影之中。因此,需要3名熟悉反应堆地形的工作人员冒着严重辐射和随时爆炸的风险,充当潜水员到水下打开阀门清空水池。

在剧中,事故主要负责人谢尔比纳和列加索夫开出了400卢布奖励(相当于当时苏联人一年的工资)的方式来“买断”志愿者的生命。在俄罗斯观众看来,这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几乎完全忽略了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HBO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抨击苏联当局的手段,这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是对历史的侮辱,更是对平凡英雄的不尊敬。

HBO新剧《切尔诺贝利》让俄罗斯观众如鲠在喉,剧情移花接木成“讨伐”重点-信息快讯网

▲去年4月,在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的“石棺”前,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左一)表彰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欧洲的“清理者”(左三)。|视觉中国

尽管俄罗斯人义愤填膺,但这些“清理者”长期被忽视也是事实。2018年4月26日,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才向这3位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整个欧洲”的潜水员颁发了勋章,而在此前的32年里,他们都被“遗忘”了。

俄版《切尔诺贝利》对准美国间谍

其实与其说遗忘,“不敢触碰”这个词或许更恰当。对于绝大多数俄观众来说,切尔诺贝利出事以后,苏联当局的拖延、掩盖和谎言本不是秘闻。事发后的30年里,切尔诺贝利在当事三国中,成了流行文化禁区的代表。人们鲜有触碰,或即使触碰也只涉及边边角角。

2014年,俄罗斯曾经制作过一部也叫《切尔诺贝利》的电视剧。然而这部剧讲述的不是事故本身,而是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谍战故事:1986年4月,即爆炸发生前,苏联情报部门察觉有外国间谍对切尔诺贝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该剧的潜台词显而易见:暗示事故是外部敌人有意为之,但这部剧几乎没有在舆论中受到任何关注。

HBO新剧《切尔诺贝利》让俄罗斯观众如鲠在喉,剧情移花接木成“讨伐”重点-信息快讯网

▲俄剧《切尔诺贝利:禁区》

4年之后,另一部名为《切尔诺贝利:禁区》的俄剧在NTV上映,故事主线是主角和同伴如何深入切尔诺贝利无人区抓住潜逃的小偷。吊诡的是,这部剧描绘了一个并未发生核灾难的切尔诺贝利,现实中被疏散遗弃的核污染鬼城普里皮亚季也安然无恙。剧中的苏联也未解体,普京成为继安德罗波夫之后第二位从克格勃走出来的苏联领袖。在世界的另一边,美国已日薄西山,战乱丛生。尽管是一部脑洞大开的臆想之剧,某种意义上却能窥探出俄罗斯之于切尔诺贝利的心态:希望没有发生或是选择逃避。

这种心态也表现在对白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态度上。她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是唯一一部来自本地且分量足够的作品,由对灾难见证者的访谈串联而成。这部作品不受俄当局的待见,但最终成了HBO《切尔诺贝利》主创团队的重要参考资料,这让自尊心强烈的俄观众受不了。《生意人报》专刊作家列昂尼德·波尔谢德斯基疾呼:俄罗斯需要制作自己的《切尔诺贝利》,世界不能从HBO中了解这个故事。

俄罗斯“Inosmi”新闻网8日报道,由于不喜欢HBO的版本,俄罗斯NTV电视台已经宣布将拍摄俄版的《切尔诺贝利》剧集。报道援引该剧导演阿列克谢·穆拉多夫的话称,俄版的假设将建立在美国间谍渗透进了核电站的背景之上,故事讲述苏联特工如何接受任务前往切尔诺贝利阻止美国间谍破坏核电站的阴谋。

“从不愿触碰到被动回击,俄罗斯上演了一场‘切尔诺贝利狙击战’。”俄Dozhd电视台记者伊利亚·谢菲林说。


作者:报记者 刘畅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莫斯科古老园林里,昆曲《牡丹亭》让俄罗斯观众沉醉
跟着HBO新剧《切尔诺贝利》,去看看那场人间惨剧 | 魅影
美国警告土耳其:买俄罗斯S-400,就不交付F-35;埃尔多安:美国的建议不如S-400好
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美军对俄罗斯电网发动网络攻击,美官员:不敢告诉特朗普,他可能泄密
美国国会讨论新法案,欲在波罗的海增加军事存在,应对“俄罗斯侵略”
第一批乌东居民领取60多本俄罗斯护照,还有12000份申请在排队中;泽连斯基“无语”了
剧情糟糕的《镇魔司:苍龙觉醒》获好评,说明观众对剧组在特效上的良心投入十分买账
宫崎骏为中国观众寄出手写信:“千与千寻,请多关照”
鱼群做观众,海底绘美景,“会玩”的古巴艺术家把画板搬到了海底
《切尔诺贝利》制片人解释剧情与史实不符原因:是一种艺术选择
福岛核事故能拍成下一部《切尔诺贝利》吗?
什么事比减肥和赖床还要让人上瘾?原来是……
商务部:合作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
李维克、伯连纳与俄罗斯人
金爵奖评委会主席锡兰:闻得到生活气息,电影才能说服观众
外交部谈美攻击俄罗斯网络:很多国家担忧网络战完全可以理解
孙道临、王丹凤、张瑞芳、黄宗英的“神仙颜值”借修复版《家》与观众重逢
《马不停蹄的忧伤》:没有“声入人心男团”加持的原创音乐剧,如何拨动观众心弦?
浓浓斯拉夫怀旧风,俄罗斯青年兴起街头滑板热
一俄罗斯女子买彩票抽中美国绿卡,八年后惨遭同居美国男性杀害
俄罗斯庆祝红帆节 烟花绽放夜空
松江经开区阿克苏诺贝尔党支部开展 迎“七一”公益活动
《精灵宝可梦:超梦的逆袭·进化》定档日本7月12日上映,时隔21年重现经典剧情
乌克兰总统:基辅应当向全世界展示切尔诺贝利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