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30万大军被毛泽东3万人击溃,这套战法被称军事家最高境界
初次直面蒋介石,毛泽东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方针,这样蒋军就没有获胜的可能,一个走字叫蒋军连连扑空,蒋军一进入根据地中心,就陷入困境,没有人烟、没有向导,也没有粮食,国军变成了瞎子聋子和瘸子。
红军却以逸待劳,消息灵便,对国民党军队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围剿”敌军虽有十万,却是分散的,毛泽东手下只有四万余人却是集中的,毛泽东心中盘算着:如果能消灭敌人一个师,其他将不攻自破,毛泽东将目光瞄向敌张辉瓒第十八师和谭道源第五十师。
毛泽东最高明的工作方法之一是事先告诉他的军民,他将获得胜利。与此同时,毛泽东十分重视“慎重初战”的问题,一定要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才打,这时候打击的目标,最初选的是谭道源师,谭道源靠着胆小谨慎躲过了这一劫。没有等到胆小的兔子,蹦来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在忍耐待机中,一向骄横的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冒进了,他向龙冈推进。
龙冈是狭长的盆地,是弱旅打强旅的好场所。红军全歼了蒋军近一万人,活捉张辉瓒。主攻师的师长是粟裕。
灭敌一万,并且不需要朱德、彭德怀亲临前线,不需要他们再冲锋陷阵了。在数百次战斗中逐级爬上来的将领彭德怀也不得不佩服地说:还是摇羽毛扇的厉害啊。此时的毛泽东在朱德、彭德怀眼里开始接近诸葛孔明的形象了。
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毛泽东以十分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它的前半阕是: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毛泽东乘胜挥师向东,直取谭道源师,歼敌3000多人,其他各路蒋军仓皇退走。
所有的忍耐都变成了正确,一切放弃都有了回报。在五天内,红军连续打了两个大胜仗,打破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
不过对蒋介石来说,第一次“围剿”失利似乎算不了什么,有资料表明蒋介石听到失败后,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并且写信说:“我兄每闻共党,便张皇失措,何胆小乃尔!使为共党闻之,岂不为之所窃笑乎?”说明此时的蒋介石还真没心痛。
全歼一个师意味着某种变化,毛泽东获得了现代化的工具——无线电台,这等于齐天大圣又多了一双顺风耳。
杀敌上万,是共产党开始起义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
蒋介石大队人马跑了,毛泽东就开始打县城。胜利自然带来情绪高涨,顺势而为,采取攻势作战,占领瑞金等县城,摧毁了不少地主豪绅武装,根据地扩大了,地方武装发展了。打土豪,分田地那是不能少的,红军给养和经费增加了,在军内作战经验要总结,训练、教育两不误。
失败后的蒋介石才知道大意了,好在他有钱有枪有人,第二回他派军政部长何应钦统一指挥四省部队,调集20万人“围剿”,不掐死朱毛誓不罢休。
蒋介石第一回“围剿”用兵10万,肯定是错的,因为兵力比例是十比四,第二回要好一些,二十比四,符合五打一,兵力上有绝对优势。同时,蒋介石也不是傻瓜,他还是要总结经验教训的,不过从这以后主要是教训了。
鉴于第一次惨败的教训,他搞了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真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枪有枪,我不上当不冒进,打不死你?作战方针是每日进展只五里、十里,停下来,马上修工事,再加上一招让还乡团搞民团善后。这一回看上去无懈可击,看你毛泽东怎么对付?
朱、毛发布命令:跑。正确的说法叫走,因为敌人不追,按照军事术语叫作脱离同敌军接触,总而言之战法上已经写明了,敌进我退。
这时苏区领导层有了变化,“真正工人出身的”(斯大林语)并且被斯大林接见过的项英成了毛泽东的上级,不过项英刚从莫斯科回来不久,又不大懂得军事指挥,所以,毛泽东仍然指挥作战。
随后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弼时身份最高,他是政治局委员。他们开会作的决议中基本肯定了毛泽东的工作,注意这句话,他们肯定了毛泽东,如实施土改、建立了红军的整个制度等等;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毛泽东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是肯定的,这句话好听吧,意思却是:听清楚了,我们是你的上级,明白不?
敌人就在前面,先打仗吧。可是自从见了新领导,军内又有人站出来表态听中央的。中央局代书记项英虽然不会打仗,但也不会有权不用,根据中央指示,项英主张跑远一点,干脆跑到根据地外头去,还有些人主张“分兵退敌”。
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毛泽东的走,可不是逃,他的诱敌深入,是要灭了敌人的,而不是躲避敌人的。他比土匪的打圈要主动得多。
毛泽东反对这两种主张,分兵硬碰硬和跑得远远的他都反对。由此我们就知道毛泽东的招数后来看着高明,是因为胜利了,但一开始却不是别人能够想到和容易接受的。他的意见只得到朱德、谭震林等人支持,在会上处于少数地位,因此,他便向任弼时提议扩大会议范围,来讨论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针问题,这个提议被任弼时接受了。
这一招很有效,越往基层毛泽东的支持者越多,这些人跟着打了好几年了,当然支持毛泽东,这样,毛泽东的意见由少数变成了多数。
跑路还是打仗的问题解决后,紧接着就是从哪儿下手。有人主张先打强敌,毛泽东则认为应打弱敌王金钰部,经过讨论,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被采纳。
毛泽东在会后闲谈时曾说:他们不懂得在战略上先打弱敌的道理,是古已有之的,然后毛泽东就背了一段古文。
通过扩大会议毛泽东获得了支持,朱毛立刻签发命令:消灭王金钰。红军立刻展开埋伏,没有想到一下子就等了25天。
三万多红军在二十多天内隐蔽在山区,敌人迟迟不来,下了钩鱼儿不咬,性子急的人恨不得把钩儿提上来看,这样的人无法钓着鱼,毛泽东岿然不动,就一个字——等。
等了二十多天,王金钰部一个师加一个旅终于来了,朱毛下令消灭他们。
敌人这时候似乎还不知道毛泽东手里有电台,在用明码通报,明确告诉红军他们将到达毛泽东指定的地点。
这一回与上一次纯粹的口袋阵不同的是,红军用穿插的方式抄了敌人的后路,使毫无应战准备的敌军陷入一片混乱,该师大部被歼灭,师长被俘后,伪装成一般俘虏而获释,在追击中又歼灭一个旅。
首战告捷,朱毛指挥红军扩大战果,半个月中,朱毛指挥红军,横扫七百余里,连续打了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两万余件和大量的军用物资,痛快淋漓地打破了蒋介石第二次“围剿”。
毛泽东在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后,又兴奋地填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这里面的“有人泣”,是指蒋介石,这么惨痛的失败,足以叫蒋介石落泪。
这一边正打着呢,蒋介石可没有闲着,他软禁了他的盟友胡汉民,汪精卫找到了翻脸的理由,又拉上反蒋各派在广州另行成立 “国民政府”,并积极部署向湖南进攻。汪精卫是个反复无常的人,由于没有实力被蒋介石从高位上挤下来,使得他走的完全是偏锋,而且越走越歪。
我们对照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路线,会惊讶地发现,蒋介石走的路线是联络大的,消灭弱小的,这显然成功得快,对比他小的势力是能消灭就消灭,不能消灭的采取收买的政策,对张作霖、冯玉祥、阎锡山以及两广的李宗仁、白崇禧似乎都是这样,但走到一定份上就走不动了。毛泽东则是相反,他的路线是联合弱小对抗强敌,这样要慢得多,毛泽东连袁文才、王佐这样的几十条枪的力量都是合作的态度,最终他的成就是无限的。
毛泽东当时估计:“蒋有先对付两广的必要。”于是他把红军分散在各地筹集给养和款项。这一次毛泽东的判断不那么准确,这就给我们研究毛泽东的人一个机会,让我们看看如果情况不是毛泽东判断的那样,他是如何处理危机的。
《为什么是毛泽东》
任志刚 著
时代华语·光明日报出版社
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比毛泽东的预计来得早得多,规模也比第二次“围剿”大得多。这倒不是蒋介石知道自己要失败早早做了准备,而是蒋介石要对付广东军阀的缘故,蒋介石下决心软禁胡汉民的时候就知道会有人不服,要跳脚,就准备了军队应付南方的反对势力。而毛泽东距离蒋介石最近,于是蒋介石将朱毛与广州汪精卫串起来对付,准备一枪先扎穿朱毛,然后再扎汪精卫,来个串糖葫芦。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蒋介石亲赴江西指挥作战,集中的总兵力达30万人。这是蒋介石第一次面对面和毛泽东对打。
蒋介石自恃兵力雄厚,又回到老路子上去,他以重兵由北向南猛烈推进,企图一举歼灭红军主力,再乘势直捣广东,解决汪精卫等反对派势力。这方法是对的,这也是蒋介石少有的正确打法。
毛泽东没有想到蒋介石会来得这么快,主要没有料到蒋介石把红军和广州的汪精卫串起来一块打。红军总数仍是三万多人,而且部队分散一时无法集中起来。毛泽东、朱德先是指挥部队收缩集中,一开始他们曾想在边界消灭蒋军一路,再及其他。但很快就发现不是这么回子事情,立刻放弃了原来的打算,集中主力,跑回根据地内部。
敌人进兵的速度比他想的快得多,毛泽东想退到腹地都已来不及,毛泽东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躲过“围剿”军进攻的锋芒,方才实现主力集中。所以后来毛泽东常说,集中优势兵力谁都能懂,能做到的不多。集中兵力,要先行收缩才能做到,这意味着直接吃亏,胜利在未来并不确定,这就是为什么道理大家都懂,但多数人做不到。
蒋军全力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却到处扑空。毛泽东定下的方针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但战机难寻,敌人实在是太多了。自己在弱势的情况下,被强大的敌人包围,这仗最难打。你跑早了,敌人的十面埋伏可以顺势转成二龙戏珠接着追;跑晚了,就被人包了饺子,就得在包围圈将成未成之时,最晚在包围圈尚未厚实之前跳出或是撕开才成,总之是很苦很累很危险,传奇就是这样造就的。
这时候毛泽东处于三面临敌一面临赣江的危险境地,南北都有强大的敌军,中间只有20公里的空隙可以穿过,为了造成对方错觉,红军以少量部队伪装主力,向赣江方向佯动,主力却趁着黑夜,翻山越岭向东跳出了敌军主力的包围圈。
跳出圈子的毛泽东相当于在敌人的背后出刀子,蒋介石搞了一个包围圈,鱼儿却在外面,此鱼还能咬网子。毛泽东连胜两次后,接着向更东边打,从原来的被动局面中夺回了主动权,但危险并没有结束,空间实在太小了。
蒋军快速扑了回来,毛泽东让谭震林带一小部分兵力继续向东引开敌军,红军主力秘密西进。
这一回蒋介石只给毛泽东留了10公里的窄缝,毛泽东依然穿越过去,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再次溜出了包围圈。国民党军队被少量红军牵着鼻子往东北向走,谭震林靠着汽油桶里放鞭炮,晚上就扔几颗手榴弹,一路攀山越岭,把国军肥的拖瘦、瘦的拖死,非战斗减员达三分之一。等蒋介石命令蒋军主力再次掉头向西,红军主力已休整了半个月,蒋军来了,朱毛接着西移。
蒋军一再扑空,精疲力竭,反蒋的两广联军趁机大举北进,进入湖南,蒋介石只好退却。
这正是红军反击的大好机会,反击中一次打平,五次胜利。蒋介石直接指挥的国军第三次“围剿”被打破。至此蒋介石手下的多数大员已经和毛泽东交过手,他们无一例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蒋介石亲自指挥调动30万大军,没有打败朱毛3万人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当然可以将账算到汪精卫和两广军阀头上。但谁都不能否定的一点是,蒋介石不可能战胜毛泽东。一比十,毛泽东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不败反胜。从此以后蒋介石再也没有过这样的优势和机会了。
胜利自然带来地盘扩大,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范围扩展到28个县境,在根据地内,发动群众,建立党、团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分配土地,动员群众参加红军,一个新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现雏形。
这胜利是不可思议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但都是借助地利和其他条件完成的,没有人像毛泽东一样只是靠了方法就实现了。毛泽东后来最欣赏的是李世民和朱元璋,他们都是后发制人。尤其是朱元璋,靠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成就帝业。毛泽东为什么会早早地打出自己的旗帜,在力量很小的时候就明确地站到了蒋介石的对面,军队对军队,政府对政府,堂堂正正打了几十年,最后取得彻底胜利呢?显然他找到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一整套战法,这是军事家的最高境界。
毛泽东后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包括:在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下,“诱敌深入”是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运动战是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歼灭战是反“围剿”的基本要求。它的要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避强击弱,慎重初战,采取包围迂回、穿插分割的战术,制造并抓住敌军在运动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实行战斗中的速决战。
(摘编自《为什么是毛泽东》一书)
作者:任志刚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