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戴笠的关系,沈醉与陈铮有过一些交往,陈铮便托付沈醉帮助照料年仅16岁的女儿陈爰。于是,两个年轻人得以相识。
陈爰中等身材,红润的圆脸,一对微凹而又黑又大的眼睛,显得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而陈爰出众的文学素养,更令沈醉为之折服。
沈醉因自小受曾是“南社”成员的母亲影响,在唐诗宋词方面也有些功底。加上沈醉同时具有“记者”和“军人”的双重身份,也令涉世不深的陈爰对这位年仅20岁的“少校”颇有好感。
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一有空,两人便相约一起打网球、听音乐、看话剧、畅谈文学和诗词……两个年轻人因此迅速坠入爱河。
对于同时被丘比特箭射中的两人来说并不对等,因《女子月刊》为进步刊物,早就是沈醉的盯防目标。因此沈醉对陈爰是知根知底,而陈爰根本不知道沈醉是特务的真实身份。
1935年春的一天,沈醉因抓捕一名中共地下党人,从三楼顶摔下,左眼珠被竹竿挑出。沈醉被部下急送医院救治,戴笠特地请来著名的外国眼科医生为沈醉手术。陈爰获悉后,对沈醉说是安装天线而不慎坠落的谎言深信不疑,便立即赶至医院悉心照顾沈醉。当沈醉伤愈出院后,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然而,沈醉母亲罗群竭力反对儿子的这桩婚事。这位以三从四德为标准的老人,对追求自由进步、在外抛头露面的新女性陈爰大为不满。另外,戴笠认为陈爰思想激进,是个“危险分子”,故坚决不同意。
在热恋中的年轻人面前,任何的反对往往都是无济于事,有时反倒会成为一种催化剂,沈醉与陈爰便不顾一切地开始秘密同居。第二年,陈爰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一家妇孺医院里生下一男孩。
按照沈醉的想法,此时陈爰就应该在家做个全职太太。而陈爰坚决不同意,她表示,“如若不工作,宁可不结婚!”加上陈爰产后身体不佳,沈醉也只好将儿子交与自己一个姓苏的部下妻子代为抚养。
1936年11月,陈爰返回福建安溪老家探亲疗养。
分道扬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刚刚回到上海的陈爰立即加入“上海抗日救亡演剧第五队”,进行抗战宣传。
此刻,沈醉也接到戴笠的命令,将率领一潜伏组秘密进入日本人集居的虹口区,收集日军情报。临行前,沈醉想对陈爰的生活做些安排,便打电话约陈爰去黄浦江边,一个他们谈情说爱时常去的地方。
两人刚刚见面,陈爰的一番话令沈醉为之大吃一惊,“我们一起去延安吧!”沈醉立即表示坚决不同意,并竭力劝阻陈爰也不要去。见陈爰执意的态度,万般无奈的沈醉道出了他真实的身份。
陈爰与沈醉虽然平时在一些观点认识上有着很大分歧,但令陈爰万万想不到是,一个曾经与自己共同生活了近三年的亲密恋人,竟然是个特务,一个迫害共产党人的刽子手。
陈爰脸色苍白,深深地叹了口气,喃喃地说:“想不到竟是这样!”说完,扭头就走,消失在茫茫人群中。
不久,沈醉得知陈爰已去了延安。无奈之下,只好将儿子送给那家人改做养子。多年后,沈醉将这个孩子送去读航校,1949年这个孩子随校去了台湾,从此音信全无。1938年夏,已任军统临澧特训班教官的沈醉,通过在武汉的《新华日报》上刊登寻人启事,经陈爰在《女子月刊》时的原同事赵清阁(解放后任上海天马电影厂编剧)的帮助,与在延安的陈爰取得了联系。陈爰在回信中告诉沈醉,他们的订婚戒指以及所有沈醉送她的首饰均捐给了抗日团体,并表示对自己奔赴延安的行为绝不后悔。
沈醉与陈爰的书信来往被其姐夫发现后,沈醉被迫终止与陈爰的联系,从此两人断绝交往、人各天涯。
1937年10月,陈爰随演剧队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陈爰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莫耶 (即莫邪)”,意思是做人就要像鲁迅《铸剑》书中描写的那把锋利宝剑。
1938年4月,莫耶在延安高涨的抗日热情和根据地欣欣向上的氛围下,挥笔写下《延安颂》的歌词:“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后经郑律成为之谱曲。这首歌诞生后,饱受赞誉,多年后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
当《延安颂》在为中央首长演出时,毛泽东首先起立为之鼓掌,周恩来也曾亲自指挥过大家合唱这首歌曲。《延安颂》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大批革命青年唱着这首歌奔向延安,加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
1947年秋,沈醉曾特地去过一次延安(因战略需要,中共中央曾于当年3月主动放弃延安),他此行唯一的目的就是想探寻一个答案:延安到底有何魅力,能导致10年前陈爰弃他而去?当然,除了宝塔山的雄伟外,最终沈醉也仅是看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就沈醉当时的信仰和追求而言,是不可能在延安找到问题答案的。
——摘选自《档案春秋》2017年第三期
作者:左中仪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