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瀑布上盖了一座别墅……百年“包豪斯”,不是人名而是……
一百年前,“包豪斯”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把德语中已有的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后成为BAUHAUS(德语中“bau”意为建造,“haus”则是德语中房子的意思, BAUHAUS字面可译为“造房子”)。一百年后的今天,“包豪斯”已然发展为一个专有名词,特指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魏玛创立的著名艺术和设计流派。在1919年至1933年之间,包豪斯对世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包豪斯对艺术思想、艺术教育办学理念的影响更是历久弥新,被认为是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新艺术思潮的温床。
上海一直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她更是建筑师的“冒险家乐园”,我们能在其中找到不同时期流行的各种建筑思潮,甚至可以从建筑风格上探寻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包豪斯与我们生活着的城市——上海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今天拔地而起的高楼林立之中,我们还能与现代主义建筑邂逅。
▲黄作燊与勒·柯布西耶
从20世纪上半叶起,西方的现代建筑开始影响上海本土的建筑风格。西方新古典复古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的杂糅共同构成了当时上海独特的建筑风景线。到了上世纪40年代,留学回归的本土建筑师开始受到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尤其是理查德·鲍立克和黄作燊这两位建筑师把包豪斯的建筑理念正式引入中国。理查德·鲍立克曾就读于德绍包豪斯学院并正式受雇于第一任校长格罗比乌斯的私人事务所。他作为沙逊家族旗下时代公司的建筑师,是和平饭店和百老汇大厦的室内设计项目的主要建筑师;黄作燊则是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位中国籍学生,追随格罗皮乌斯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继续深造,归国后用两年时间筹建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将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引入中国,也将包豪斯作为一种系统的现代建筑思想与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引入上海学界。而他们两人的相遇迸发出了“大上海都市计划”。该计划遵循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原则,从卫星城镇、邻里单位、高架道路等概念出发,为未来50年上海城市发展方向做了布局,然而由于当时国内时局动荡,建筑师们笔下的蓝图最终未能实现。我们今天能在上海看到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也迫于当时资金短缺等原因,很难见到大的作品,只能在一些邀约的如住宅等小型建筑设计中初露现代主义建筑的锋芒。而这种有着自由的建筑立面与平面,横向的长窗,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成为了那个时代新且短暂的建筑风格。
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现代主义建筑在国内其实受到了冷落。但我们还是可以在上海发现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的影子,从中一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接轨交融的过程。接下来,让我们追随三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理念,寻踪现存在上海的现代主义建筑,踏上一次“包豪斯”之旅。
▲“摩天大楼之父”路易斯?沙利文
1856年,路易斯?沙利文出生在美国波士顿。这位传奇的建筑师所提出的“Form follows function.”(形式追随功能)为现代主义建筑提供了理论指导,他既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同时也是有机建筑的倡导者。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密苏里州圣路易的温莱特大厦、纽约州的布法罗担保大厦以及芝加哥的卡森和皮雷与斯科特大楼。在他的设计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然元素的运用,这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初衷之一。从现存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我们能够找到这位建筑师的影子。
▲雷米小学就是今天的永康路200号(永康路原名雷米路),1952年改称上海市立第二女子中学
中国现存的现代主义建筑单从数量上看并不多,如上海雷米小学(1933年)、上海虹桥疗养院(1934年)、上海孙克基产妇医院(1935年)、北京大学女生宿舍(1935年)都是比较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体量不大,但已在设计思想上表现出体量组合及立面造型追随内部功能即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基本原则。经济、适用、卫生、简洁、不求奢华的现代主义建筑自此在中国落户生根发芽。
▲上海虹桥疗养院旧照
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批现代主义建筑中,最有特色也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上海虹桥疗养院(之后虹桥疗养院和创建于1938年的怡和医院在1958年两院合并为淮海医院,1961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这座建成于1934年的虹桥疗养院,其建筑形式完全符合内部功能要求,没有任何与结构无关的装饰,注重功能实用,造型简洁美观。它的建筑空间,尤其在满足该疗养院用于肺病治疗的室内环境及疗养功能等方面,考虑得颇为细致。
主建筑四层,层高2.5米,病房的朝向全部朝南,照顾了所有患者对阳光的需求。建筑的侧翼设有大阳台,从低到高的楼层呈现出阶梯状层叠,使建筑外观产生了节奏美。由于肺病患者需要特殊隔离,在每个房间前面又隔出了单独的露台包厢。虹桥疗养院建筑开窗的方法借鉴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样式,其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师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这位建筑师就是中国第一位在德国直接受到现代主义影响的建筑师奚福泉,这也是他设计的第一个建筑作品。1922年9月奚福泉抵达德国,开始了求学之路。他毕业于达姆施达特科技大学建筑系并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后在就读博士期间因为师从精通中国传统建筑的恩斯特·伯石曼,使得他不仅完整地接受了西方建筑师体系的教育,同时也对自己祖国传统的建筑有了更加深厚的了解。虽然他的这件作品在建筑结构上受到德国建筑师理查德·德克尔1928年在斯图加特设计的一栋带露台的医院影响,但他用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阐释了现代的口号:阳光 、空气、太阳对建筑的重要性。
▲勒·柯布西耶
1887年,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功能主义之父”,1923年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出版,书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学楼文远楼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包豪斯风格建筑
如果说虹桥疗养院的落成,是包豪斯现代主义风格在上海的萌芽期,那么1954年建成的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学楼文远楼,才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的包豪斯风格建筑。自由的平面,各层墙壁位置由建筑内部空间的需求来决定。自由的立面则使整栋大楼各楼层之间空间更为独立。横向的长窗既满足了采光又在外墙起到唯一的装饰作用。这些建筑特点都是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到的,也被完美地体现在文远楼的设计之中。
根据当时同济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设想在校部向北发展扩建校区,哈雄文教授、黄毓麟主持了文远楼的设计,主要结构师是俞载道。时任分管学校基建工作的副校长夏坚白教授、我国天文测量先驱建议以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数学家祖冲之,字文远命名,字体则摘自鲁迅先生的手笔。建筑主创建筑师之一的黄毓麟时任讲师。他1949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建筑系,是建筑设计课程唯一一位教授谭垣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因全国院系调整来到同济大学建筑系。而在该文远楼落成之前,他却不幸罹患脑瘤逝世,时年28岁,令人扼腕。
虽然文远楼的建成在今天看来堪称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而在建成之初,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复古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现代主义建筑遭受冷遇甚至是抨击,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经历了多重磨难。直到改革开放后,文远楼在建筑史上的价值才如凤凰涅槃一般被学界重新认识,甚至它被认为既是国内最早的包豪斯风格建筑,又是唯一的典型。
文远楼的建筑布局分为中间展厅、教室部分和大、中型阶梯教室7间两大部分,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全部教室和办公用房均南北朝向。建筑手法与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德绍包豪斯校舍有很多相似性,格罗皮乌斯所主张的“建筑的美在于简洁和适用”也体现在这栋教学楼的立面与平面布局中。在当时经济条件下,一般校园建筑多为低层砖混结构,而文远楼则由于使用功能要求特殊,最初的设计要求是在平屋顶上可设置天文测量仪器供教学和研究工作之用,所以采用了三层不对称错层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当时最坚固的教学楼。它采用了“巨柱式”和“双重柱”的手法,使侧立面不仅有贯穿三层的壁柱,期间也穿插小柱共同承重。在平面上以走廊为线索,串连了展厅、阶梯教室和普通教室等不同功能的教学空间。立面设计则借助于大面积的纵向开窗衔接起室内外空间,墙面采用大片玻璃窗,在强调水平线条的扁长型窗户的同时也采用了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木结构窗格。为便于人流的疏散,人流量最大的阶梯教室被全部安置在靠近各个入口处。男女厕所则被设置在了阶梯教室东西向的连接走廊中,这样的设计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大楼中部的小课室和教研室的干扰。
教室为了提供充足的采光而采用了大面积的横向长窗,而竖向的办公室开窗则形成了重复,在重复中改变着窗户的高度和上下两窗之间的高差。设计上为了与整个不对称的建筑体相呼应,整个建筑正面门廊也采用了不对称设计,背面入口门廊的雨棚则设计成了上卷的弧形。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包豪斯校舍轻巧透明的走廊和玻璃幕墙,以及功能多样统一的设计原则。这一建筑让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中国走向了成熟。
2007年,文远楼为了更好地进行建筑保护修复,也为了满足当下的需要,由同济大学组建专业团队对其内部设施进行更新和生态节能改造。正如大片玻璃窗同样不适合魏玛的冬季寒冷气候一样,此次改造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内保温系统、节能窗及W-E玻璃、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LED节能灯具、冷辐射吊顶和多元通风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例如将原本8公分的外部隔热层改为3公分的内部隔热材料,避免破坏文远楼的建筑表皮,同时利用文远楼自身丰富的地热能源,使用地源热泵,向地下直插入80根80米深的管子,以保证文远楼常年16至17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供整栋建筑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之用。这一系列改造使这栋经历60多年的历史保护建筑焕发出生机,也正如60年前它的出现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竖立了标杆,今天的她再次为历史建筑更新改造、保护修缮提供了参考范例。
▲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
1867年,现代主义四大师之一的赖特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他师从路易斯·沙利文,摸索学习现代主义建筑的法则。同时作为一个东方文化的爱好者,他从东方文化中汲取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并通过一系列住宅的设计,开创了“草原学派”的建筑风格。其代表作包括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和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内的罗比住宅。
▲有“怪屋”之称的姚宅外观与内景
就在上海,也藏着这样一座“道法自然”住宅——姚宅。时间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董必武同志来沪就曾打听“听说你们上海有个‘怪屋’,在什么地方?我想去看看。”这栋由朱德同志指点董老去看的“怪屋”,就是西郊宾馆的4号楼,一座把小桥流水“引进”客厅,一道玻璃幕墙连接室内外又解决了室内采光问题的花园洋房。这栋建于1948年的姚宅,正是设计师参考了屋主人从国外带回的赖特设计流水别墅的照片建造而成的,其初衷就是想要让建筑物和自然景观亲密接触、毫无间隙。
当时这幢建筑委托协泰建筑事务所设计,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教授鲍立克,同济大学的李德华、王吉蠡最终在结构图都没有的情况下,将“怪屋”建造了起来。与其他现代主义建筑结构类似,这也是一座结构错位的建筑,总体布局按起伏的地形自由组织,主楼横向布置于基地北部,餐厅和客厅设在半地下室的底层,亭榭式的酒吧间和温室花房则置于花园绿荫深处。客厅的顶端玻璃天棚可以完全敞开,安设有小桥流水,池中有鱼游来游去,俨然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室内外的大量墙面采用涂过清漆的毛石砌筑,墙面爬满龟背竹,通往二楼的扶梯则用毛竹做护栏,在半腰的平台上,同样用毛竹搭起了一座亭榭式的小酒吧,茅草覆顶,富有农舍情调。房屋二楼共有大小两个起居室。顺着地形起伏建起的还有一个游泳池,下水口处垒有巨形石块,紫薇树倚石而栽,花枝直伸池内。天光云影徘徊其间,大有“曲院深几许,春意浓满庭”的意境。
这样浑然天成设计的“怪屋”与其主人姚乃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现代建筑材料一直情有独钟也有一定关系。他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水泥厂的总经理,其厂内生产的“泰山”牌水泥曾用于钱塘江大桥、中山陵等工程。他的父亲姚锡舟曾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建造上海第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还参与了外白渡桥、中央银行大楼、法国总会等工程。
上世纪60年代,姚宅被纳入西郊宾馆,成为了西郊宾馆四号楼,此后便与诸多历史定格的瞬间紧密联系在一起。
延伸阅读:
这个流派在它的创设之初便是一种为生活而存在、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它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确立了建筑在设计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设计的目的在于功能而不是单纯的产品,在注重实际功用的同时,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了艺术的层面。由包豪斯学院所引领的设计革命,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也使之后的设计走向了实用、科学、美观的现代设计。同时从设计教育的领域看,包豪斯学院所提出的工作室制度,也被日后的设计学院、美术学院所采用,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懿诺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