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有这样一支基层干部队伍,他们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浪潮,率先将民情之网建上“云”端。云端的别样视角下,干部手中一本本“民情日记”迭代为有后台大数据支撑的“智能日志”,“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就此有了科学的评判手段和依据。云端开阔的视角,数据化的思维,激活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他们大胆创新举措,逐一破解了违章停车、高空抛物、适老改造等“老大难”。
八名年轻机关干部担任居民区“加梯书记”
老旧公房电梯加装进入“量产”模式
“在基层一线,常常是容易有本领恐慌的。”有年轻干部在日志中这样记录。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也曾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棘手难题。
要克服本领恐慌,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刻苦学习。在临汾路街道,干部学会了向基层群众学习,从老百姓的话里话外寻找真正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全街道有1547幢没有电梯的住宅楼,住在三层以上超过60岁的“悬空老人”共有1.3万,但调研走访中只有3.7%的老人提出“加装电梯”需求。为了这两个极不对等的疑惑,基层干部挨家挨户进行“二刷”,终于找到了真实答案——不是居民不想装,而是感觉“太渺茫”:资金筹措难、群众工作难、审批流程难。
曾经,临汾路375弄1号楼在完全由居民自主协调的情况下,用整整四年努力加装上了“临汾第一电梯”,但这段艰辛之路之于很多老年人而言实在太过漫长了。
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临汾路街道党员干部克服畏难情绪,一级带着一级干。他们梳理出“加装电梯”和“群众工作”两本指导手册,列出具体步骤,为加装电梯提供理论支持。八名机关年轻干部被选派到加梯任务较重的居民区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利用晚上和周末走街串巷做工作。街道层面推动成立“楼组议事会”解决“租客出资难题”;遴选出五家有资质的工程公司成立加梯工作室,提供工作流程、合同规范、法务、监理、审价等帮助。目前,全街道陆续有21台电梯报建或开工,40台已完成初步征询,老旧公房电梯加装进入“量产”模式。
基层干部凭调研探索小小区拆围墙连片管理
“天方夜谭”最终成了“值得复制”
迷你小区仅19户人家,大型社区则有1万人——这就是临汾路街道诸多居民小区的真实现状。这里老旧公房多、早些年单位自建小区多,且分割零散。不少小区维修基金不足,物业公司履职不到位,开始出现道路破损、绿化毁坏、停车混乱等管理乱象,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投诉一度居高不下。
“能否合并同类项,实现连片管理?”有基层干部提出的这个大胆建议一度被视作“天方夜谭”——要让两个资质禀赋、软硬件条件各不相同、收费标准不统一的居民小区拆除围墙连片管理,利益相关方一定会“吵翻天”。
基层干部直接亮出有着调研基础的“沙盘推演”——可以将两家物业管理合并为一家,统一收费标准、重新规划小区门卫、消除管理盲区,这样一来,管理成本下降了,效率提升了,一些被围墙分割的公共空间也能充分释放出来。
有了可能性,干部们啃起硬骨头,耐心地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方协调解决居民关心的安全、卫生、收费等问题,使“连片管理”溢出的多方利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以临汾路380弄和一墙之隔的阳曲路391弄小区为例,它们原先是两个独立的售后公房小区,围墙拆除后实现了规范统一管理,整体形象有了提升,在管理费用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迎刃而解,小区还有了一个新名字“星城花苑”。
截至目前,全街道共计有26个小区,约190万平方米纳入物业连片服务范畴,12个3万平方米以下小区全部按就近、划片原则实现连片管理。源于干部队伍的这次创新,拓展了优质物业企业的服务规模,解决了小小区被抛盘的尴尬,最终使近6万居民受益。
打破身份和编制壁垒大胆改组基层党组织设置
更多问题第一时间在一线精准解决
要练就一支战斗队、突击队,就必须敢于动真碰硬,打破一些条条框框。去年以来,临汾路街道对党组织设置进行大胆改革,打破身份和编制壁垒,重新建立机关“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党支部,把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党员纳入相应支部,使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中心、迎难而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先争优,在实践中锤炼真心为民的思考力与执行力。
改革后的干部队伍设置,更好地匹配后台的“智慧社区大脑”,使得更多问题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目前,智能化平台延展出一张全覆盖的“泛感知神经网络”,整合“街面巡查、小区巡査、市民热线、社区警情、感知报警”等九大问题发现渠道,日均接受数据约17万条。与之相配套的是全天候“管理头部”——指挥中心整合街道多方执法力量集中办公,快速联勤、联动处置;构建全要素的“数据仓库”,整合政府存量数据、党员干部走访数据和社会开放数据,形成覆盖临汾路街道3万多户家庭、近8万人口,打上53类身份标签、60类服务标签、10类管理标签的“数据湖”。在此基础上,打造全过程“跟单模式”,实现“受理、立案、派遭、协调、处置、考核”一体化。
以居民普遍关注的沿街店面安全为例,目前临汾路街道辖区内850户沿街商铺都已被纳入统一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一店一档”,对各店铺相关的台账资料、用人记录、执法记录、问题清单等数据进行归总,实现了实时监督、联动执法,提升了公共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能力和精细化水平。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