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朝皇家猎场、3代皇家苑囿的“南海子”长什么样?讲座+展览带您走进“南海子”的前世今生

2019-07-25信息快讯网

北海子是今天的后海积水潭一带,与之齐名的南海子却对今人有些陌生。据《大明一统志》载:“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按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名南海子。”这一湖沼如镜、林木葱茏的地带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如今则是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起点、南中轴生态文化发展轴上的文化高地和生态亮点以及重要的首都功能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门户。

5朝皇家猎场、3代皇家苑囿的“南海子”长什么样?讲座+展览带您走进“南海子”的前世今生-信息快讯网

▲黄昏下的南海子湿地公园牌楼。

为了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南海子悠久的历史文脉,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首都图书馆,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在近日联合策划推出了“首图讲坛·南海子历史文化讲座”暨“古苑宸迹”特展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带领人们走进南海子的前世今生。

“网红教授”讲授南海子

“几千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和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思路便是围绕湿地资源发展大规模的水利事业、兴造城市。而南海子便是延续了这一古老建筑理念的活化石。” 中国建筑历史学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其亨——因受邀录制《开讲啦》《国家宝藏》等节目而有“网红教授”之称的他推动了“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作为此次南海子历史文化讲座的开场嘉宾,他结合相关历史文献、样式雷图档向到场观众讲述南海子历史价值。

5朝皇家猎场、3代皇家苑囿的“南海子”长什么样?讲座+展览带您走进“南海子”的前世今生-信息快讯网

▲作为此次南海子历史文化讲座的开场嘉宾,中国建筑历史学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其亨正结合相关历史文献、样式雷图档向到场观众讲述南海子历史价值。(首都图书馆供图)

王其亨认为,南海子是北京水生态、水系统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与西北郊三山五园共同构成了古都北京的“双肾”。同时南海子自身也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麋鹿成群、芳草优美,是中国几千年来生态智慧的集大成者。古人利用南海子丰富的湿地资源开凿水利、发展漕运、兴建景观、耕作生产,处处浸透着注重生态平衡, 维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思想,这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极为值得借鉴。

此外,两次影响世界的重要地图测绘起点都在南海子,这赋予了南海子独特的历史价值。据王其亨介绍,1702年,康熙曾下令系统测绘从北京到南苑南面大概纬度1度左右的范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绘制铜版地图,此次测绘也是决定了世界度量衡制度的一次大规模的测绘。康熙五十七年完成的《直隶全图》,北直隶这一部分的起点也是南海子,南海子的地位可见一斑。

南海子与麋鹿兴衰

在讲座举行的同时,有关南海子的“古苑宸迹”特展也在首都图书馆B座1层展厅展开。展览首次贯穿起南海子的“前世今生”,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辽、金、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共七大板块,通过丰富的图文、精致的微雕、生动的造景等形式,展示了昔日皇家苑囿南海子的游幸狩猎、大阅演武、政务活动、生态保障等功能以及被打造成今朝百姓乐园的景象。展览展出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清晚期《南苑全图》和清同治年间的《凤泉凉水河图》,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康熙年间《京杭道里图》等珍贵历史图片照。

5朝皇家猎场、3代皇家苑囿的“南海子”长什么样?讲座+展览带您走进“南海子”的前世今生-信息快讯网

▲观众正在观看“古苑宸迹”特展中展出的有关南海子的精致微雕。(首都图书馆供图)

提起南海子的历史变革,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南海子内麋鹿这一物种的兴衰。麋鹿又俗称“四不像”,是一种特产于中国湿地的、极富文史背景和传奇身世的鹿科动物,历代王朝还将其视为生命力萌发的象征而圈养在皇家猎苑里。1865年,法国神甫大卫在南海子发现麋鹿,这群麋鹿被认定为世界仅存的一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劫掠南海子,麋鹿也被抢劫一空,中国的麋鹿灭绝,幸因英国贝福特公爵将散失于欧的麋鹿收养而绝处逢生。1985年,麋鹿种群得以重返故里:北京南海子,并为此建立麋鹿苑这一保护研究场所。南海子与麋鹿物种的兴衰也见证了国运的沉浮变迁。

5朝皇家猎场、3代皇家苑囿的“南海子”长什么样?讲座+展览带您走进“南海子”的前世今生-信息快讯网

▲如今位于大兴区的南海子麋鹿苑。

据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德罡介绍,除了打造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本,大兴区也正着力重建南海子皇家苑囿文化。团河行宫、德寿寺等重要文化遗产得到修复,昆仑石、宁佑庙碑、南红门行官等遗迹遗址得到妥善保护。如今的南海子公园重现了碧水环绕、绿荫环抱、芳草萋萋的优美景观,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南海子历史文化传承传播构建了良好的具象空间。

“首图讲坛·南海子文化讲座”视频资源将收入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光盘还将收藏在首都图书馆视听中心,供到馆读者借阅;音频将同步到首都图书馆“北京记忆”网站。展览也将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电子展览上线开放,市民可通过首都图书馆官网和“阅读之城”网站进行浏览。


作者:彭丹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陆正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