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书单·新阅读|最自由的笑

2019-08-05信息快讯网

文汇书单·新阅读|最自由的笑-信息快讯网

▲《乱世的笑声:20世纪40年代上海喜剧文学研究》

张俭著

商务印书馆(2019年6月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可能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笑声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笑声虽然是含糊不清的,但却是没有任何动物能够发出的一种声音……一旦我们忘记了笑,我们看待事物就失去了分寸,也丧失了现实感。幸运的是狗不会笑,因为如果它们会笑,它们就会意识到作为狗的严重限制。”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就揭示出笑声的力量所在。如果没有笑声,我们可能会像她所说,“丧失现实感”。“现实感”是怎样一种可被感知的事物?也许就是皇帝不穿衣服游街时周围的一片寂静。

而当笑声出现在战火中,出现在饥饿和恐怖的罅隙里,笑声又有了更多的意味。这本书将视野放置于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从30年代末上海沦陷为“孤岛”,到全面沦陷后日军统治,再到抗日战争结束,这将近十年的时间中,不同政治势力轮流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进行严密监控。但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人们才偏偏摒弃从前“血的文学和泪的文学”(郑振铎语),而选择用发笑,来实现一种隐晦的文化抵抗。

笑声对于困境中的作家来说,或是一种文化抵抗的路径,或是政治高压下的无奈之选。而对读者来说,亦是缓解生活压力的方式。在笑声中,雅和俗、现实和艺术之间的界限被轻易拆解掉了。“为了能够嘲笑人,你必须首先能看到他真正的自我,必须不让他的财富、地位、学识的斗篷——就其是一种肤浅的积累而言——弄钝那触及要害的喜剧精神的锋刃。”(弗吉尼亚·伍尔夫语)在一种喜剧精神的照耀下,灰色上海变得鲜活、生动,在一潭死水的街道之外,印刷媒体和话剧舞台上的笑声组成了另一个迥异的世界。

书中所引以论证的作家皆为人们所熟稔的名字,从张爱玲、杨绛、平襟亚到徐卓呆、李健吾、石华父,都是有着强烈个人色彩的作家,每个人的生平都可写就一部精彩小说。例如平襟亚这样一位出版业“霸才”,涉足出版、报业、金融、法律界的“洋场才子”,在其创办的杂志上屡屡以戏笔写时事,一切都可以成为他的调侃对象,为读者带来笑声。这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乱世笑声”的颠覆性,在刨去世俗为人们加上的件件外衣之后,直面个体本身,才能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对一切宏大而严肃的事物进行言说。

女性作家笔下的笑声则有着同样丰富的表达。张爱玲的俏皮话是“满脸油汗的微笑”,代表着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迷恋和洞察。她着迷于观看城市中的大众生活,而上海的大众生活中,说俏皮话是一种日常,是对待生活的一种姿态。

书中举出几例,全是生活里的有趣细节敷衍而来的俏皮话,在细心发现中又有一丝刻薄,却又扎扎实实切中痛处,令人忍俊不禁。上海这座城市的性格正像张爱玲所描述的,无时无刻都有幽默的底气,不那么苦大仇深。与其哭天抢地,不如扮靓自己,再嘲笑别人,一种坚毅而自豪的生活哲学,从彼时的乱世延续至今。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笑声对人类来说,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在此书中,以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作舞台,种种不同的笑声为读者言尽了其所有意义。同时,文学想象与历史现实、作家的个人美学与宏观社会之间的张力,在此之间也得到彰显,在不同阵营的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的喜剧创作中,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那个时代作家们的挣扎、抵抗、徘徊与孤独。

除此之外,作者的文笔也值得一提。作为学术著作,在有着严谨的结构和大量的材料分析罗列之中,难得还兼具了阅读感的流畅并时有金句。本书将长段材料与论述结合得恰到好处,每节之间的衔接也水到渠成。从中可见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自得。“张爱玲躲避空袭时拿到小报时的奇异感觉:它是一种文明的物质感,也是亲切和伤恸。”类似这样将文本与论述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平滑过渡,令人激赏。读毕全书,竟不觉得是被许多观点冲散思绪,反而有得到启发之感。这亦是驾驭文字功底深厚带来的阅读愉悦感之一。



作者:周小薇
编辑制作:薛伟平
责任编辑:金久超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