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

2019-08-10信息快讯网

“莫文隋”这个名字,在江苏南通可谓家喻户晓。但它并不是一个真人的名字,而是“莫问谁”的谐音。二十多年来,“莫文隋”就是南通的雷锋,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

最早使用“莫文隋”帮助别人的,是南通大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原南通工学院副院长汤淳渊。直到今年7月12日晚汤老离世后,他的事迹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暗中资助贫困学子署名“莫文隋”

早在1995年3月,当时担任南通工学院副院长的汤淳渊无意中听说一个名叫石洪英的学生家里很困难,就暗地里资助这名学生。他通过邮局每月给她寄100元生活费,署名“莫文隋”。

因为不想公开身份,汤淳渊资助石洪英时却从不曾与她见面。石洪英几次按照信封的地址来寻找,发现并不存在工农路“555”号,原来,“555”号其实就是“无无无”号。“莫文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当时,“莫文隋”的故事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当地市民和媒体曾全城寻找“莫文隋”。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1995年11月,石洪英收到“莫文隋”的最后一封来信。信中写道:“石洪英同学,资助你的方式必须改变,不然我会暴露。今筹集捌佰元存入市建行文峰储蓄所。你每月自行提取100元作为生活补助费,直到你毕业。希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的最后一封来信。信中写道:#FormatStrongID_3#今筹集捌佰元存入市建行文峰储蓄所。你每月自行提取100元作为生活补助费,直到你毕业。希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寻找“莫文隋”始末

曾经参与报道的南通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顾晓东,讲述了当年寻找“莫文隋”的始末。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莫文隋每个月向这个同学寄钱,我们就到邮局去守候。在这个找的过程中,莫文隋没找到,但是找到一批好人,都是像这种悄悄地资助,做好事。”

通过笔迹辨认、比对,经过29天的寻找,顾晓东初步确认“莫文隋”就是汤淳渊,并来到他的家里要求采访。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顾晓东回忆道:“汤淳渊说他不希望宣传。后来我向他解释,我不是宣传你个人,而是想宣传你的精神,希望全社会都学习你这种精神。他同意了,但是给我定了规矩,不透露他的姓名。”

“莫文隋”找到了,经媒体报道后,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参与报道的记者遵守了承诺,没有披露他的姓名和真实身份。

从1995年开始资助大学生,因为坚持不留名,汤淳渊到底资助过多少大学生,捐了多少钱,已经无从知晓。直到去世前,住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他,每个月仍然坚持从工资中拿出400元捐给“莫文隋”基金。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汤淳渊的遗孀顾宗勤说:“他最后就留了点抚恤金,还有报销点医药费。”

遗嘱写明离世后一切从简不发讣告不留骨灰

早在2008年,汤淳渊就为自己立下了遗嘱,并于2010年交给组织封存。

南通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处长丁晓羚说:“7月12日晚9点22分去世,到第二天早晨8点多钟的时候,我回到办公室拿到遗嘱,找到他的家属去打开,才知道里面的内容。”

他隐姓埋名捐助学生二十多年,离世后终于被世人知晓-信息快讯网

汤淳渊的遗嘱中写着这样几条内容:余离世后,不发讣告,不添“寿衣”;不购骨灰盒,不保留骨灰,当日或第二日即行火化,将骨灰撒入狼山外口长江中;操办人员,除亲属外,友人包括南通大学离退处人员,应在十人以内;请按上述意见办理,亲属不得提出异议。

向老人致敬!

来源:新华社

编辑:邵大卫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