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背后的真实历史:对战犯“一个不杀”是如何提出的
国民党战犯走出战犯管理所
《特赦1959》正在央视热播,收视排名多日位居全国同时段第一。这部电视剧围绕“特赦”主题,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对战犯进行改造和特赦的历史事件,再现了1949年至1959年新中国成立后十年间祖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电视剧的背景史实是,1955年12月30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公安部共同下达《关于将现押各军区蒋匪战争罪犯移交公安机关管理的联合指示》,同日,公安部又单独向全国公安厅(局)下达《关于将分散关押的蒋匪战犯集中省厅羁押的通知》。“通知”均明确规定了时限:“最迟不得超过1956年1月10日,集中(移交)交毕。”
当时中央为何严格规定在此时限内将分散羁押在全国各地的国民党战犯,迅即移交公安机关统一关押和管理?又为何将在押的国民党首要和重要战犯集中到北京功德林(后移至秦城)?
据时任公安部一局(政保局)办公室主任杨平介绍,在中央决定下发上述两个重要通知之前,公安部奉命向各地先发了一个紧急通知,之所以要先发这一通知,是因为有件事情惊动了中央。
1954年初在全国“镇反”运动之后,中央公安部收到西南公安部上报的一份请示报告。该报告提出,在重庆羁押的三名国民党首要战犯,职级较高,杀人过多,当地民愤极大,群众强烈要求予以镇压,请示部领导可否予以照准。罗瑞卿部长看了报告后,立即批示:“刀下留人,杀之可惜”,并将此情况向中央有关领导作了汇报。根据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中央公安部立即向各地下达了一份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迅速查清在各地羁押的有关被俘、被捕原国民党党政军特系统骨干分子的情况,并由公安部上报中央。在此基础上,中央遂决定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公安部联合向各系统下达通知,并由公安部向本系统单独下达通知,对分散在全国各地收押的国民党战犯实行统一政策,集中管理教育,实行统一供给标准。
这次大集中和当时面对的国内外的大环境与大气候有密不可分的关联。1956年初,是中共中央对台方针重大转折的时间。在此之前,中央对台方针一直是“武力解放”。随着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中美关系以及海峡两岸紧张关系的缓和,中央又适时地提出争取台湾“和平解放”但不承诺放弃“武力解放”。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就公开宣布:“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针对苏联“肃反”运动的扩大化所造成的消极教训,提出了对我们国内在押的各类战犯,实行“一个不杀”的方针主张。
当1956年1月11日上午9时,“处理战犯专案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姚伦站在功德林大礼堂的讲台上,面对集中到这里的近200名原国民党党政军特重要骨干,郑重地宣布中央之所以要进行集中教育改造政策时,在场的所有战犯们都意外地惊呆了。他们惊喜地发现,共产党收留他们,不是要杀他们的头,仅仅是让他们悔罪自新,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报刊文摘、《纵横》
作者:纪敏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