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 | 俞孔坚

2019-08-14信息快讯网

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 | 俞孔坚-信息快讯网

这是致城市规划、建设、决策者的一封信,也许每一位普通市民也可以是它的读信者。

近年来,每当雨季来临,媒体上常常读到关于城市内涝的报道。2012年首都北京大雨中77位遇难者的生命,更影响着民众对雨的情感。街谈巷议中,弥漫着对雨的恐惧。“快把雨排走!”成为人们异口同声的呼号。书记忙起来了,市长忙起来了,市政管道工忙起来了,抽水泵站忙起来了。彻夜不眠,目标只有一个,“赶快把水排走!”我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确实在为维护城市居民的安全艰辛地劳动着。同时,这又是一件何等令人悲哀的事!

殊不知,对于中国大地来说,对于中国的每个城市来说,对于中国的每个人来说,雨水都不应是灾害,而是福音。中国的淡水资源仅有世界的10%不到,这其中的75%已经污染了,而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人口的20%;中国的三分之二城市缺水,整个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北京地下水下降的速度是每年1-2米;而跨流域的调水,使地区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变成了全国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整个中国大地处在一种极度的干渴状态。我怎能不呼号——把雨水留住!

如同堵车、污染一样,城市内涝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病痛,并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而更让我担忧的是,面对这样的城市病,庸医泛滥;我们的城市决策者往往又是急病乱投医,结果会把城市置于更加不可收拾的境地。其中的最大误区是:凭借强大的财力,通过修建“灰色”市政排水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城市雨涝问题:铺设更大型排水管道,更大的泵站和建更坚固的水泥堤坝。广大市民由于对西方城市发展史及其经验教训不了解,对当代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不了解,往往会误以为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等等一些早期工业化城市的地下水道是最先进的,羡慕其宽大可以开车,羡慕其排水泵站的马力之巨大。殊不知,这些都已经是一些落后的城市排水技术,在西方已被学术界诟病多年,而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实践已经完全不再采用这种工业时代早期的、简单机械的工程措施。

这样的工程方法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水资源浪费。

将雨水排掉,不能补充地下水,是地下水位年年下降的主要原因。雨水是宝,不可排而须留。中国古代人民基于长期的灾害经验,发展了丰富的雨水收集利用智慧,所谓“四水归明堂,财水不外流”,从单体的四合院建筑设计,到城市内的蓄水坑塘系统,到郊区农田上的陂塘系统,都是蓄水智慧的结晶。而当代城市建设中,我们却片面依赖地下水管排水,片面依赖大功率的水泵排水。上天所赐的免费雨水,被我们用昂贵的代价排掉了!

第二,是经济上负担巨大。

由于中国城市普遍受到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极端,降雨量集中,有时,一天的降雨量可以占全年降雨量的40%,甚至更高。因此,要建造足够大容量的地下管道系统来排泄极端暴雨,既昂贵又浪费;而且,这些设施必须常年维持良好的状态,否则便失去意义。而要维持这套“灰色基础设施”,其代价是巨大的,会给未来的城市管理带来巨大负担,最终要由每个纳税人买单。如同为了开一场奥运会去建一个容纳10万人的体育馆,而100年可能就用一次,而这个建筑必须要天天维护一样。这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城市想解脱的困境,我们不可再蹈覆辙了!

第三,是水系统生态服务能力的全面丧失。

“灰色”工程排雨系统的广泛使用,造成地表水体消失,水生生境消失。同时,雨水被排走后,城市里的绿地又需更多的灌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君不见,一方面,雨水被迅速排掉;而另一方面,雨过天晴后,城市绿地在用“最先进”的自动喷灌系统,准时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开启,喷洒“甘霖”,这是何等的浪费!

当代城市雨洪管理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将雨水就地消纳,让雨水在一定范围内滞留,就地资源化。对待中国的城市雨洪,正确、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是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滋润干渴已久的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具体做法包括:恢复河漫滩,让那些被水泥固化了的水系河道重归自然,并给水流让出足够的空间,任其水涨水落;建立雨洪公园和绿色水库,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在社区建立雨水收集绿地等等。每个城市有近50%的绿地,可以用来帮助解决雨涝问题,一个简单的算数是,只要城市的绿地标高普遍低于道路20公分,我们的城市就可避免雨涝灾害;同时,利用大多数城市都有的众多河流湖塘,承担雨涝调蓄的功能。古代中国城市适应内涝的智慧之一是将城市建在水中央或者把水留在城市中和城市四周。遗憾的是,目前这些绿地和自然水系并没有很好发挥滞蓄雨洪的作用,相反,它们往往成为城市的负担。原因之一是它们分属不同部门管辖,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标。因此,我们往往会看到车在水里游,而旁边湖里的船却在因缺水而搁浅。

当然,适度的人工管道排水在城市中是必须的,但即使如此,也应用分散式的管道系统,而非集中的排水管网。将这些分散的、局部的排水管道与下洼式的城市绿地和公园以及城市中的湿地、湖泊、河流等自然水系统相结合,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具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成本低廉的、雨洪管理的生态基础设施。确立生态的观念,而不依赖灰色水泥路径,以此思路,必定还会找到新的、更多对待雨洪的方法。果如此,则城市的雨洪就不再是灾害,而是福音了。如果我们城市的后代能在雨后能听到蛙声,那将是何等的福祉!

2012年7月31日      

 

作者: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刊2012年8月3日《报 笔会》)

编辑:谢 娟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