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静心办学去几层“紧箍咒”

2015-09-27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钱钰

学校不能参与到教师的招聘中,双方从“自由恋爱”退回到“包办婚姻”,这样的尴尬让一些外省市的校长们很神伤。昨天,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等四省市教育媒体单位主办的“2015年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八中闭幕,会上发布的一项沪浙苏皖四省市调查显示,政府对学校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检查和评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活力的激发。学校静心办学、教师静心育人本应是教育应有之义,为什么如今却成了难题?

各类检查评比成了校长头上的“紧箍咒”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校长视角下的管、办、评分离”。会上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调查对象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个省市的中小学校长。数据显示,66.7%的校长认为,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是政府管理教育越位、缺位、错位。尤其是政府对学校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检查和评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活力的激发。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评估,占79.7%的校长认为它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影响较大,而另一个是检查事项,有51.4%的校长认为其影响大。

一些中小学校长戏称自己是“许三多”——“检查多、评比多、文件多”。“检查和评估项目繁多,最忙的时候,一个月甚至要接受七八次检查。”一位校长坦言,最恨的是还要准备资料,如安全文明检查,光对照一二级指标就要准备四五十类表格,还要打印出来。各类检查评比成了校长头上的“紧箍咒”,有些检查若不通过就得取消文明单位称号。但通过检查就证明安全了吗?可能要打个问号。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杨文娟说,校长最期待的是政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理念和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等放手,让学校做主。而政府要管的是“标准化办学、合格学校的规范、法治和提供服务”。

校长最盼获人事管理自主权

学校最期待获得的办学自主权有哪些?调查显示,82.4%的校长选择了人事管理自主权,其次是经费使用权、资源配置自主权和育人方式自主权。

从去年开始,新聘任教师和学校的结合从“自由恋爱”变成了“包办婚姻”,学校招聘教师的权利被上级管理部门统一收回,学校不参与面试过程。“我们是直到开学前几天,才掀起了新教师的‘盖头’,这给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师资培训都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这名从教30余年的老校长忧心忡忡,“教师先参加人事部门的笔试统考,后接受区县教育部门的面试,但学校不参与其中,导致部分新招教师尽管笔试成绩好,但不会上课,学校的培训任务就十分繁重。”

除了人事管理权外,一些校长也呼吁,在课程设置上能否更多放权。上海武宁路小学校长孙纳新希望,在规定的总课时框架下,教育管理部门能将课程的布局权下放给校长,如何设计、实施和组织教学,校长能够做主。

教育评估应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

在评估方面,有67.1%的校长倾向于“应该由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行评估”。在是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的问题,98.2%的校长赞成应该根据评估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一刀切”。

引入第三方评估,如何保证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在上海进才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看来,此类机构既独立于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办学者,它和学校、政府的自评并不矛盾,它们是互为补充的、不同角度和方式的“诊断”。但当前对具有权威性、独立性、专业性的教育评价社会组织的培育,尚是“软肋”,亟须突破。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评价的客观和公允。

目前,不少省份都在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如上海对一年级新生的零起点全样本调查,就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为学校提供评价报告。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