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软语唱响大西北,上海沪剧院携《敦煌女儿》踏上“大西北”
上海沪剧院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多年前约定的沪剧《敦煌女儿》“西北行”巡演终将启程,陆续在甘肃兰州、敦煌和西安演出。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看来,此次既是沪剧历史上第一次踏足祖国大西北,传播上海的声音,更是跟随总书记的足迹,对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践行。今天上午,上海沪剧院特别举办“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激励沪剧人的使命”为主题的沪剧《敦煌女儿》“西北行”动员会。
“古人以酒壮行,我们也要有一点仪式感,总书记对敦煌的高度重视和他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于我们即将启程赴甘肃兰州、敦煌和西安演出的《敦煌女儿》剧组巨大的鼓舞。今天我们就用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临行前勉励自己”,茅善玉说着站起身,带领全体演职员一句句诵读:“保护好我们的国粹,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
此次《敦煌女儿》应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参加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闭幕式分别于9月3日、9月8日献演兰州音乐厅、敦煌大剧院。9月12日,该剧应“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于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
除了演出之外,上海沪剧院还计划跟随习总书记的足迹,赴嘉峪关深扎采风,参观敦煌数字展示中心、莫高窟、瞻仰敦煌先辈,并邀请樊锦诗院长与剧组座谈交流。在茅善玉看来,这次“西北行”不仅是沪剧人与敦煌人的一次紧密交流,更是海派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一次重要的推广和传播。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张响亮世界的金色名片。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和呈现,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几十年来敦煌研究院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不畏艰苦、刻苦钻研,守护着莫高窟,形成了“坚守打磨,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几代敦煌学者的坚守,才有了一眼千年的辉煌。动员会上,茅善玉再一次回顾了上海沪剧院与“敦煌女儿”的八年沪剧情缘。从2011年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樊锦诗院长为守护敦煌文化奉献一生的报道,到2014年首度搬上舞台遭遇的困惑与迷茫;从去年再度全新打造试首演,到今年“西北行”等巡演计划排上日程。八年间,无论是筹备期六次深入大漠,实地采风,还是试首演一年间边演边改,不断推倒重来。让茅善玉由衷地感慨真是一块创作硬骨头对沪剧院全体同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锤炼,而也正是这种锤炼,让沪剧院演职员被几代敦煌人守望敦煌文化的精神所感染,一步步“走向崇高”。正如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所说:“文艺创作精品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沪剧人八年磨一剑地为《敦煌女儿》努力,充分展现着文艺人的工匠精神。”
自去年五月试首演以来,《敦煌女儿》作为一部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现实主义作品,一年多来吸引近四万人次走进剧场,通过舞台走近敦煌、走近敦煌人。很多观众看完演出都为敦煌浩瀚的石窟艺术所折服,也为敦煌守护人的精神感动落泪。樊锦诗本人同样也对沪剧人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专业精神”赞赏有加,她认为“沪剧人”正如“敦煌人”一样,遇难而持,不避不畏。“敦煌研究院的同志听说我家乡的沪剧把敦煌人坚守大漠的故事搬到了舞台上,都想来看一看这部作品。”樊锦诗早早与茅善玉约定,希望沪剧有机会能走上西北的舞台。
眼下“西北行”还未启程,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敦煌女儿》有望在明年被拍成8K电影。正在热映的《雷雨》上映三天已经有了30多万元票房,算上预售已经超过50万元,如此成绩给了茅善玉极大的信心。为了研究如何用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拍摄手段呈现戏曲,她近期研究了《剧院魅影》《妈妈咪呀》等一系列音乐剧电影,研究他们如何将虚实相结合,既体现舞台艺术的魅力,同时又让观众感到观影的趣味。文旅融合势头大热的当下,有机构邀请她将《敦煌女儿》做成常驻演出,打造敦煌莫高窟的实景,在3000多公里外,让游客感受敦煌文化与沪剧文化的交融之美。听上去,“敦煌女儿”有望成为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力IP。茅善玉不无感慨,“只要把作品打造好,让老百姓认可,就会有机会不断寻上门来,不断扩大影响力。”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片:沈刚摄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