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嘉靖本世界

2019-08-30信息快讯网

明嘉靖一朝四十五年(1522—1566),在中国版本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嘉靖朝是明代出版业的第一个高峰,刻书规模空前扩大,现存嘉靖刻本在三千种以上。版本风格中出现新的宋体字风格,成为此后四百年刻书字体的主流,并发展成为今天主要的汉字印刷字体。嘉靖以前,中国雕版印刷字体大体均为自然书写的楷书体;嘉靖以后,雕版印刷形成自然书写的楷体字与职业写工书写的宋体字并立的局面。嘉靖朝遂成为中国雕版印刷时代的转折点。                    

传统的版本分类主要是按刻书主体(刻书者)、刻书时间或地区来分,如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分法。无论按刻书者分类,还是按刻书时间或地区分类,都不是严格的版本风格分类。版本鉴定的最主要依据即版本风格,包括字体、版式、纸张等。因此,按版本风格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嘉靖本按照版本风格可以分为苏州式(苏式本)、北京式(京式本)和建阳式(建式本)三种基本类型。三种类型的命名虽然用到了地域名称,但并非简单地按地区分类,而是因为这三种版本风格的核心即在苏州、北京、建阳三地,其影响则涵盖了更广阔的地域,而且三种版本风格在有的地区互相交叉,情况更为复杂。此外,时间的变化、刻书者的不同也会对版本风格产生影响。三种类型严格按版本风格划分,在这一分类体系下,可以发现刻书者、刻书时间和地域对风格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样态。             

嘉靖本三种类型的形成与不同群体对书籍的不同偏好、不同需求有密切关系。苏式本对应士大夫,体现出文人雅趣。京式本对应帝王,反映帝王喜好。建式本对应商人,是商人营利的产物。这种对应主要是就其成因而言,并非人与书的严格对应关系。



作者:李开升
编辑:刘迪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