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带”蝶变“智带”创新集聚动能
城市“锈带”,这是经济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指城市中那些曾经工业繁盛、此后却日渐衰落的地区。面对形态老旧、动能渐失而带来的产业、民生等多重压力,转型成了它们唯一的出路。
从本世纪初开始,那些曾一度烟囱密布的“锈带”大胆转换思路、调整产业,纷纷迈出了自我革新的步伐。行至今日,他们紧抓 “创新”东风,以新姿态示人——有的,完成新旧动能转换,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创谷”;有的,站上云端,打造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数据港”;还有的,完成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并嵌入艺术元素,打造更贴近生活的“AI”实验场和新地标……
聚焦“经济密度”和“高质量GDP”,这些曾经的“绣带”已然蜕变为城市中亮眼的“智带”,有力助推新一轮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长阳创谷:创业者的键盘声取代了纺织机的轰鸣声
位于杨浦区长阳路1687号的长阳创谷,其前身是日商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1952年改为纺织机械厂。2000年前后,这里停产关闭,常年闲置。2014年起,一项更新改造在此起步,昔日破旧的老厂房变身为创业创意园区,纺织机械的轰鸣声被新一代创业者清晰的键盘敲击声所取代。
长阳创谷的转型,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转型,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建设转型,既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又实现了文化价值的延续,更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提升。早日建成“世界级创谷”——这是她的小目标。
这里,原有老厂房主体建筑被完整保留,桁车、吊臂重新改造为过街廊道、园区装饰;铁轨、管道、仪表、控制箱等元素修旧如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台阶下形成多功能厅,作为公共配套及运营空间……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气息交织呈现,深受入驻企业青睐。
这里,注重构建“热带雨林”空间载体,培育发展适合创新企业的“生态圈”,既有“蚂蚁雄兵”,也适合“大象起舞”——一方面,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的众创空间,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载体,形成多个优势互补的创客群落;同时,按照“有特色的产业、产业中的龙头、龙头形成产业链”原则招商布局科创产业,重点培育和吸引互联网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和大设计产业入驻,现已集聚了近200家双创领军企业和极富双创特征的中小企业。
市北高新:从“数烟囱”到站上云端盘活大数据
在讲求地均产出、“经济密度”的当下,市北园区的很多数据都值得反复咀嚼:连续多年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市5平方公里以下开发区中排名第一;平均每两个工作日就有一家企业注册入驻,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9家;截至去年底,拥有2800余家注册企业,其中大数据企业超过250家;园区单位土地税收产出强度在全市开发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自贸区。
其实,不过20多年前,“密度”一词,对于这片区域来说还只代表着那些冒着黑烟的烟囱数量。2002年,市北园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发展“2.5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起步全面转型。如今,她又开始了新跨越——着力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之都、中国创新型产业社区”,进入“脱胎换骨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
经过数年积淀,园区内大数据企业集聚度高,既有浪潮集团、上海信投、东方有线等行业龙头企业,也有小鹏汽车、洋码头等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新兴企业。目前,园区大数据资源要素齐全,汇集了上海市政府大数据中心、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等国际国内重要创新资源平台,“交易机构+产业基金+创新基地+发展联盟+研究中心”的产业生态圈初步成型。
如今,这个将“大脑”建上“云端”的园区,也闪耀出特别的吸引力——平均每年推出十万平方米办公载体,楼宇入住率达95%;每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至2家。当下,市北园区又启动了“5G+超高清”产业基地的筹建工作,积极洽谈时空大数据研究院等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共引进企业近130家,其中大数据企业超过50家,在亚马逊AWS创新中心已洽谈、提交入孵申请的企业超过了30家。
上海西岸:工业老码头转身AI实验场和ART新地标
徐汇滨江,如今有个好听且“透气”的名字——西岸。
透气,不只是指这儿开阔的江面、连贯的动线、体贴入微的公共空间,更是指人们能体验到的一种“会呼吸”的身心状态——望得到过去,也看得到未来。
徐汇滨江,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9.4平方公里,规划开发总量950万平方米。这段岸线,曾是上海最繁忙的工业码头,又曾被称作“远东第一空港”。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的整体开发更新中,西岸没有“选择性删除”工业时代的落寞痕迹,而是为它们“加载”新的功能。
过去十年,西岸突出生态、文化、科技相融合,以“上海CORNICHE”为设计概念建成了可以驱车看江的景观大道,打造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沿江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西岸剧场群等20多个文化艺术空间串连成线,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艺术区;同时,西岸抓紧布局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构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创新金融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
新的十年,西岸紧抓机遇再出发,率先布局、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在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基础上,加快集聚微软亚洲研究院、亚马逊、央视、腾讯、阿里、网易、小米、联影等行业巨头,打造最具活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与此同时,加快形成国际文化新地标(ART):开展中法最高级别文化交流项目——蓬皮杜五年展陈合作,谋划上海西岸国际艺术品集聚区(创新试验区),带动地区能级提升。
从“文化先导”到“科创主导”,当下正重点建设西岸智慧谷、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打造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与浦东张江科学城和国家科学中心东西呼应。这里,将围绕最新技术成果,借助徐汇优质的科创生态,依托复旦、上海交大、中科院等院校的研发优势,着力发展人工智能、航空服务、生命健康、信息科技服务。
为提高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度、显示度和贡献度,西岸将继续加强协同创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磁力场,成为人工智能的最佳实验场和新地标。
作者:顾一琼
编辑:顾一琼
责任编辑:顾一琼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