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北外滩街道有了社区工匠学校,10位“社区工匠”展示绝活
两年后,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行,这是职业技能舞台的“奥林匹克”。为了让身怀“绝活”的社区达人能更好地展示他们的技能,更多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将自己的“绝活”延续下去,传授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能成为有一技之长者,为未来世界技能大赛培养更多技能者,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今天向10位身怀“绝活”的居民授予“社区工匠”称号,并向他们颁发证书。北外滩街道市民驿站社区工匠学校同时揭牌,并将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培训,传授技能,解决社区工匠后继乏人的现象。
据了解,我国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将达到25%以上。北外滩街道在日前的一项摸底调查中发现,社区里有许多身怀一技之长的劳动技能人员,虽然他们的“绝活”,只是修钟表、修电器、修雨伞、磨剪刀、烹饪等,但这些“绝活”正是社区居民们所需要的,也是目前社会上所缺乏的行档,有些“绝活”甚至面临着后继乏人断档的可能。此次,北外滩街道命名的10位“社区工匠”,都是有着一手“绝活”的劳动技能者。
此次被北外滩街道命名为“社区工匠”称号的柴俊,是上海雷允上北区诵芬堂北号中医初级经营师、中药师。2010年跟随师傅学习中药泛丸,荣获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诵芬工匠奖”,是雷允上传统技艺青年传承人之一。说起学习手工泛丸这一传统制丸方式,柴俊告诉记者,传统手工制丸方式,是先辈中医师们的一门“绝活”,它主要有原料加工粉碎、起模、成型、选盖面、干燥、包衣、打光等工序,其中起模是关键的一步。过去,愿意学的人不多,如果长此下去,这门“绝活”就会渐渐地失传,给中医药事业带来损失。为此,柴俊在六神丸泛丸车间实地学习,师承泛丸老员工,经过学习与摸索,成为雷允上传统技艺传承人中的佼佼者。柴俊说,这次被命名为“社区工匠”称号,能有机会向有志成为技能劳动者交流技艺,传授技能,自己觉得很高兴。
“社区工匠”顾顺元,原是上海港务集团的一名美术编辑,擅长素描、水粉和油画。平时,他和一群同样热爱美术的工友们一起钻研绘画技艺。渐渐,用普通颜料作画已经无法满足这群年轻人求新、求变的心了。有人开始用麦秆、贝壳等物品玩起了拼贴画。拼贴画废物利用,既有美感,又新奇。顾顺元很快喜欢上了这种创作模式。一次,在下基层采风的时候,顾顺元看到车间里被工友废弃的一团回丝,这些彩色回丝交融在一起,居然产生了颜色变化和层次感,和他喜爱的水粉、油画的着色效果十分相似。顾顺元顿时灵感一现,决定用回丝来作画。
通过一番钻研,顾顺元凭着原有的美术基础,很快掌握了回丝画的“笔法”。 回丝在他的手中变成了油画颜料,点、线、涂、摆、擦、挫、拍、揉、扫、跺——这些油画的笔触在顾顺元轻重不一的摆放回丝的手法中一一实现。静物画、人物画、风景画……顾顺元创作的题材越来越多。不少人起初看到他的作品时,都以为眼前是一幅普通的油画,当走近一看,发现画中的蹊跷后,都不禁啧啧赞叹。顾顺元告诉记者,他希望把这一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展现祖国的新面貌、新变化。
北外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国家技能人才基数还比较低,正在从一个“技能人才大国”向“技能人才强国”发展。社区有许多基础型的技能人才,我们通过命名“社区工匠”,主要是推动技能劳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带动社区青年和市民群众热爱、投身技能活动,从而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良好风气和尊重技能人才、鼓励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据悉,北外滩街道市民驿站社区工匠学校,将招募一批对技能有兴趣的居民、白领,定时定点邀请社区工匠到学校进行教学,一对一式授课,传授技艺,传承文化,为社区培育新的技能型人才。
仪式结束后,刚刚被北外滩街道命名为“社区工匠”称号的10位“社区工匠”,来到塘沽路上的甜橙金融楼宇,为楼宇里的白领开展“进楼宇、进企业”展示服务活动,为营商环境的改善出力。
作者:祝越 龙钢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