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三地联动集训“大考“,俞振飞昆曲厅一票难求
刚刚结束在杭州的基本功汇报演出,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永嘉昆剧团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上海,于昨晚起,在俞振飞昆曲厅连续四天以四场折子戏专场演出“应考”,展示为期一个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地联动集训成果。
如果说此前身着练功服耍枪蹿翻身的基本功展示是“素颜”,那么这一次的大考可要演员们装扮收拾妥帖,完完整整地亮相。尽管演出市场越发活跃的当下,这群年轻演员不少都已经初露“星象”,然而这一次三地集中“大考”好像又有点不一样,还是那些熟稔的戏码,可合作之中带来的兴奋与期待写在充满朝气的脸上。
他们理当兴奋——尽管是年轻人的汇报演出,四场演出还是悉数售罄,不仅像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郭晨子这样的“资深戏迷”来看戏,还有观众从外地赶来。他们更应期待——“吃苦夏令营”过后,三家院团针对他们的演出创作计划已是箭在弦上,昆曲未来,属于他们。
长三角联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次汇报演出可谓匠心独运。别看是青年人演出传统折子戏,可是四场戏还考虑到可看性,每一场都安排生旦净丑轮番献艺。而在组合搭配上,特别安排了混搭阵容——上昆给浙昆司鼓;永昆与上昆搭戏。
而这正是联动集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目的所在。不仅台前如此,幕后教学也是打破地域与行当界限,京昆资深艺术家倾囊相授。
如果说对于上昆这批大上海的“尖子生”,联动集训看到的是兄弟院团为艺术拼搏的劲头,那么对于永昆这批基层的“佼佼者”来说更是一次专业上全面提升的“及时雨”——一腔热血傻练硬练可不行,要找对路子,规范动作,还需要“上昆标准”的引领。
昨晚现场,《白兔记·出猎》中饰演咬脐郎的武旦胡曼曼,凭借稳健的台风和扎实的功夫,赢得台下一阵叫好掌声——想不到基层院团也有这样好的昆曲演员。其实她原本就是谷好好的学生。平日谷好好事务繁忙,她只能见缝插针地来上海学戏,这一次联动集训,对她来说可谓是送艺下乡。连带受惠的还有永昆刚从越剧转行的司鼓。集训刚开始,一出鼓点密集激昂的《昭君出塞》让他在昆曲求艺路上望而却步,仅仅过了一个月,这出戏已经不在话下。其自信的架势,让本团演员也刮目相看。
演出前一刻钟,三家院团的“掌门人”就绕过狭窄的侧台,走到青年演员和演奏员中间亲自“督阵”。眼见着浙昆的闺门旦演员在包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走到近身,提醒勒头化妆的老师——眉毛吊得不够高。
这其实是当下青年演员的“通病”——勒头勒得松了,眉毛跟着垂下来。别看勒头师傅手上这多的一把劲,不仅是为了加固头饰盔帽,更为了提着演员的精气神。对于初学戏曲的人来说勒头需要适应,太紧可能造成眩晕甚至呕吐。如今哪怕演员自己不告饶,勒头师傅心疼青年人也会手下松一把。可幕后松一把,台前气就泄了三成。这次集训,谷好好在跑圆场时就盯着演员们的精气神——眼睛亮起来、嘴角抬起来!在她看来,练的是脚上功夫,可拼的是对待表演的热情态度。“观众可以花四十块钱买一张电影票看大片,你不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回应,凭什么要多花一个零来剧场看你演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但是艺术、技术的流动,更是一种戏曲人拼搏精神的互相感染。
高雅艺术下乡:是集训,更是为人民服务身处上海这片高度城市化的土地,上昆人的基层演出无非是走进社区和高校。即便是在远郊农村,通常也有新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或者剧场可供演出。哪怕是对于年届不惑的“昆三班”中坚力量来说,“送戏下乡”也是很遥远的事。不过接着这次与永嘉昆剧团的联动集训,上昆人着实体验了一把农村露天演出的“疯狂”与“幸福”。
时值台风登陆不久,永嘉岩头镇也是受灾区。集训的阶段性演出因而以赈灾义演的形式”送戏下乡”。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露天古戏台上的演员大汗淋漓。尤其是“昆五班”花脸演员阚鑫,一出《嫁妹》演下来,衣服里里外外全部湿透。然而学员们很兴奋。就连把场的上昆副团长张咏亮也感到新鲜——夏夜的露天古戏台,让这群已然习惯与白领大学生打交道的高雅艺术工作者,感受到为人民演出创作的由衷幸福。
眼看着集训尚未正式收官,明年的集训队伍有望进一步壮大。上海范围,上海京剧院递来橄榄枝,希望明年联动集训。激动之余,谷好好连“以戏带功”的演出剧目都想好了——京昆合演《长生殿》!而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框架之下,安徽兄弟剧种也举手报名,看来集训有望在十年之后,凭借院团、剧种间的深度合作,在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上,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图:上海昆剧团供图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