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

2019-09-12信息快讯网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导读】如何理解中国,特别是解释“中国模式”得以成功原因,可以把重点放在解读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中国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下周四(9月19日)晚上,张维为将做客第138期讲堂《回望70年:中国崛起及其制度安排》,报名正在进行中,详见http://whclub.whb.cn/

2019年8月17日晚上6点,上海图书馆西区二楼报告厅门口,讲座前等候购书的读者提前一小时就已排起了长龙,拿到刚从运输车上取下的还散着墨香的《这就是中国》新书,读者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而作者张维为也由每周播放的同名思想政论节目中移步到上海书展的讲座上。结束后张维为告诉记者,尽管有所删节,但该节目反响之好超出预期,较好地体现了话语内容与形式创新的力量。

既见证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巨大变化,也因求学旅居海外多年而熟知海外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就是这样一位深谙中西文化的政治学者,在深入分析中国发展后,大声地告诉所有人,“中国震撼着世界,并触动着全球”。

作为“中国模式”最早的一位提出者和坚定捍卫者,八年前,张维为的一本《中国震撼》曾掀起一场围绕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的舆论旋风,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阅读后将它推荐给了世界银行总裁罗伯特·佐利克;八年后,张维为用《这就是中国》向海内外华人传递出“中国有信心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身为国家高端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的他,在后记里写下“本书出版之际,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谨将此书献给所有新中国的奋斗者”。这句话同样也道出了张维为近40年的内心澎湃、学者责任和理想寄托。

自信:源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5年,一段叫做《中国信心》的视频短片被疯狂转发,观看次数累计数亿。作为一位政治学者,张维为在短片中用自己的研究经历、有力的数据对比,告诉国人中国正在崛起。他最后的结论是7个字:中国人,你要自信!张维为对中国模式和发展前景的自信感几乎贯穿于他所有的文章和演讲中。

*“自信”是讲故事和做学问的灵魂

性格与态度往往来源于丰富的经历中,成型于带有理性的实践中。

1980年代中期,做过三年工人的张维为在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为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邓小平、李先念、李鹏等做过翻译。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1985年8月28日,张维为(左二)第一次给邓小平当翻译

他接触过中国的最基层,也接触过中国的最高层,各阶层的人物都是他观察世界的切口。他真切地了解到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思路与想法,也知道如何用大众的语言,讲解深奥的政治问题。作为高级翻译,张维为在多次随行访问中通过国际比较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后来又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形成了对中国道路的成熟认知和理性自信。“自信”成为了日后张维为做学问和讲中国故事的标签。

另一方面,离开外交部后,在日内瓦大学深造并长期在欧洲生活的张维为在那里用过律师、会计师,买过地、建过房子、交过税、打过官司等,他从西方生活中得到了最直接的感触,“西方的长处和短处都是客观存在。但现在它体制中的短处,开始越来越多的压倒他的长处”。尤其是在实地考察了100多个国家之后,中国的进步更坚定了他对中国人“要自信”的呼喊。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张维为访问哥斯达黎加

*“走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太会被人忽悠”

谈及研究方法,张维为坚持“一看大数据、看较权威的大型民调,而且要多个数据对比着看,二要实地考察和调研,只坐在书斋里看数据会错得离谱。”

1983年4月15日前往泰国,是张维为第一次跨出国门,2006年7月17日,他从西班牙飞入乌克兰——他的第一百个国家。张维为告诉记者,从小爱看国际新闻而定下的“走访百国”的目标用23年实现了。30多年间,他利用各种学术访问、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在当地调研。一切都在国际比较中,这是张维为从邓小平身上学来的大视野。张维为去过埃及的农贸市场、住过当地老百姓家里,与当地各种人士有过广泛的接触和交谈,每走一国,张维为都会结合民调、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来研究问题,在国际比较中加深对“中国模式”的认知。张维为回忆,2005年夏天,他去古巴考察了十天,住在一个工程师家里,对古巴当时的短缺经济感同身受,几乎所有的食品都需要票证。从当时和古巴朋友的聊天中,张维为感受到当时的古巴已经人心思变,他们会对比中国进行的改革,甚至公开地讨论起中国模式,今天古巴领导人更是积极主张学习中国经验。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张维为在悉尼

“仅在外交部期间,我就已经去了近30个国家,现在,我已经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百国目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再去些国家看看。”张维为坦言,行走中实际看到的情景和以前间接了解到的并不完全一样。比如走访解体前后的苏联和南斯拉夫。“当你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学问功底之后,去一个地方看一看,比不看要好得多。这种经历能给你自信。用邓小平的话说,听过枪声的士兵和没听过枪声的士兵是不一样的。”在张维为看来,走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太会被人忽悠。现在,每每有外国学者谈论西方民主化模式的成功时,张式辩论语言“您去过这个国家吗?”实地考察的例子往往会让对方哑然。

张维为深知西方人做学问的方式,而他之所以敢于对西方荒谬的话语频频亮剑,就是因为他对中国的把握,对外部世界的把握比他们来得扎实。

责任:要做原创性的中国话语建设

回忆起自己的治学和对外交流经历,虽有着国内-国外-国内的轨迹循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张维为坦言都是源于希望了解真相,不堪民众被误导而“就是想做”。

1980年代末离开外交部转去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工作后,张维为随即便申请到日内瓦大学的国际问题研究院攻读硕士和博士,之后一直在瑞士等欧洲国家从事研究和教学。在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的张维为先后担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和国务学院访问教授,2012年他开始全职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并牵头了一批志同道合、研究能力强、有丰富海外生活经历并真正认同“中国道路”的学人,创立了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出任该中心主任。这家以“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为研究重点的智库,在2015年底重新组建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并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致力于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原创性研究,打好“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国际话语”的组合拳。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2015年,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成立,张维为担任院长

由此,张维为很多精力投入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发展模式,分析中国的成就、问题和未来之中。

至于为何要做中国话语的建设?张维为清晰地记得在2011年的演讲互动中,有位年轻的媒体人拿“7·23高铁事故”挖苦他,虽然现场张维为以世界各地的火车水平与中国高铁技术的对比作为回应,但令他最为担心的是,中国的很多知识精英被西方话语忽悠。“像中国高铁这么一个精彩、成功的一个案例,若你没有自己的话语,人家就可以以歪曲你的成绩,把你最大的正资产变成你最大的负资产。”张维为在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前都去过这两个国家,他很清楚这两国解体的第一步就是他们的知识精英被西方话语忽悠。

采访中,张维为频频强调,中国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对所有问题都需要做出清晰的回答。我们需要解决“挨骂”的问题,而来自国内的谩骂正是由于对国家的不自信,建立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向国人说清楚,向世界说清楚,刻不容缓。

不管国际社会如何议论,“中国学界要自信,要敢为天下先,这样做,人家也会更尊重你”。在他看来,建智库一定要有思想和精神,对他执掌的中国研究院来说,其精神就是原创性中国话语研究和传播的使命感,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信、道路自信和话语自信。这种共识凝聚在院内每一个的心里,“人心齐,才有战斗力”

发声:用接地气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把中国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讲好,既让西方人听懂,又可以让国内百姓也听得明白呢?”于是,张维为决定用纸笔写下他眼中和脚下的中国故事,既不回避任何尖锐问题,也不否认中国当下的确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三部曲”(《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文明型国家》《这就是中国》由此陆续诞生。

*赞成与质疑声并存,自信解读具有说服力

作为2008出版的《中国触动全球》后,张维为在2011年出版三个月内就六次加印、几度断货的《中国震撼》中提出一个概念,“民主与专制的概念被西方用烂了,变成意识形态的标签,其实制度只有良政和劣政。”他用晓畅直白的文字,接地气的语言、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他希望用所有人都能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张维为的著作“中国三部曲”(《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

张维为的畅销专著和报刊文章,不局限于学术圈内的研究讨论,在非政治学专业背景的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中间也颇受青睐,甚至不乏国际影响力。早在2006年11月,张维为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的题为《中国模式的魅力》一文就已引起外部世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中国震撼》的英文版在伦敦书展上发布,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曾就该书举行了专场研讨会。张维为的观点阐释影响了很多对中国发展有“刻板印象”的外国人,让他们能更深刻更客观地认识中国的情况。

“文明型国家”的概念,张维为最早在《中国震撼》中就已提出,2017年,《文明型国家》一书正式出版并入选2017年主题出版物重点选题,为中国崛起提供了更强硬的理论支撑。他认为,“一个理论概念的提出,需要时间验证是否站得住脚。到今天,‘文明型国家’的概念已经基本成熟。”

当然,张维为对中国发展的高度肯定,对中国自信的热情强调,对西方神话的冷静剖析,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了极大冲击,也遭受了不理解和质疑声。《中国震撼》出版以来,赞成的和反对的声音都不少,在美国生活近20年的北大教授陈平说“《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强烈的思想震撼”。同时,亦有论者针锋相对地使用“中国遗憾”一词与之PK,写出洋洋万言的长文批驳《中国震撼》。网络上的争论更是尖锐乃至水火不容,赞声骂声响成一片。但他坚信自己的这个解读是有说服力的,面对争议,张维为自信的态度丝毫不减,“反对者或许是因为他们不自信吧”,张维为笑言。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2015年,张维为在纽约书展谈“走向超越的中国道路”

*为干部、精英讲课、培训,传递自信的力量

对于自己研究多年的“中国模式”话题能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轰动和关注,张维为倍感欣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争相邀请张维为为党政干部讲课。在各级官员的培训班中,张维为将自信的力量传递给了更多中国的党政干部,激发他们在理性地分析中,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

尽管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和政治精英对于“走自己的路”一直坚定而自信,但是或许受到过去“韬光养晦”思路的影响,中国各级官员往往不愿意高调地说明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干得比说得要好”。“有些官员对其执政业绩,不具有相当的自信”,因此,张维为的书带给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用平实的事实来呈现精彩的中国故事。

*《这就是中国》为缺少自信的国人打气鼓劲

“我们尝试做一档全新的思想政论节目,希望能够被社会更多地接受,最终把中国话语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事业。” 今年1月7日,敢于接受融媒体挑战的张维为,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战略伙伴观察者网和观视频工作室的共同策划下,以“演讲+真人秀”的模式亮相东方卫视每周一期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从当下国内外老百姓关心的一个个热点、难点时政问题切入讨论,以期把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先进性讲清楚。

张维为喜欢互动和辩论,每逢受邀做讲座都会问一句“有互动吗?”,他希望观众能够多提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提,越尖锐越好”。如在《这就是中国》中,张维为只在开场作一个演讲,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问答。“做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研究,要经得起最挑剔的质疑。”这是他治学的严谨与认真,如同他爱做记录的习惯一样——无论是听其他教授或是普通观众的发言,都会记录下他认为的重点。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2019年1月,张维为的全新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

让张维为颇为惊喜的是,《这就是中国》自播出以来,赢得了中国广大年轻受众的欢迎,尤其在年轻人特别关注的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上,得到了9.7分的高评分。在海外youtube上,前29集的总观看次数超过340万,积极评论超过90%。“年轻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有温度的精神产品。”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推动着张维为不断为其观点注入新的素材和思考,每一期的选题,张维为都会反复琢磨、修订,他以掷地有声的发声为那些缺少自信的国人打气鼓劲,也在潜移默化中呼唤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论和话语观,“我们珍视与西方的关系,但拒绝傲慢与偏见;我们要平视西方话语,用中国人实事求是的核心价值观对其逐一加以审视。”

论辩:用强势语言回应西方质疑

在西方20多年的生活经历让张维为熟知西方现有的政治制度的缺陷,他自信可以和任何认为西方是最好的制度的人进行辩论,无论是辩论宪政还是法治,都没有问题,而且不需要准备。走访百国的经历让他积累了足够的事实和依据。张维为认为“我们可以学一点普京”,普京和他的团队与西方在很多议题上展开辩论,中国也必须在多种议题上与西方批评者展开辩论,形成自己的话语权,并且要强势、全面、透彻、国际化。

*与福山的“世纪之辩”中准确预测国际态势

“你说自由民主是灾难性的错误,只是就中国而言,还是针对全世界?”

“不仅是中国,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旦采用西方政治制度,其下场也都无不悲惨。”

2014年6月6日,牛津大学辩论社内,张维为与半岛电视台“Head to head”节目主持人、政论作家马赫迪·哈桑剑拔弩张,这样的公开辩论,自2008年在印度德里大学辩论“专制比民主更好”之后,张维为经历了很多场,2014年在荷兰反驳“中国为何反对西方民主”、在牛津大学笑谈“我们不怕制度竞争”,2016年张维为又应邀在英国BBC参与公开辩论,直接这样“怼”回英国主持人。但论影响力之深的无疑是2011年,张维为在第42期讲堂上与美国著名自由主义学者福山的“世纪之辩”。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2011年6月,张维为在第42期讲堂上与福山激辩中国模式

当年3月埃及出现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福山说中国也可能爆发类似的革命,张维为自信地表示不会,“我去过开罗4次,20年前它跟上海的差距大概是5年,现在比上海落后40年,一半的年轻人失业,能不造反吗?”福山认为中国也可能出现“阿拉伯之春”,张维为不仅认为中国不会,而且“阿拉伯之春”将变成“阿拉伯之冬”。时间证明了他判断的准确性。在那场辩论里,张维为一连做了5个关于世界形势的大预测,其中还包括让福山本人略感无奈的“历史终结的终结”一说。论辩之精辟,促使美国《新观点》季刊在当年用半本篇幅全文刊发了英文原文。张维为能准确预测,亦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谙熟西方学者的套路,多法宝出奇致胜

堪称是西方最重要的思想盛宴之一的奈克萨斯思想者大会(NEXUS Conference),每年都会邀请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立场各异的思想型学者参加,进行激烈的碰撞和交锋。2017年,张维为的登台使得该大会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因西方是东道主,有议题设置权,所以从对等辩论的角度来看,中方并无优势。这对张维为而言无疑是一场极大的考验。面对主持人“中国人如何看权力的不安”的出题,张维为旁引博证,精准分析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的软、硬实力的变化,并指出西方思想界和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悲观预测全部落空。一系列观点引爆了圆桌论坛,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各种质疑、反驳扑面而来。而儒雅的张维为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回应。据现场统计,张维为在辩论中收获的掌声最多、最热烈,在活动结束后的签名售书活动中,读者也是最多的。这场空前的激辩谁执牛耳不言自明。

张维为: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138期主讲嘉宾-信息快讯网

2017年,张维为在奈克萨斯思想者大会上舌战群儒

外表儒雅的张维为在谈到中国话语时一再强调“强势”二字,“其实,越强势的话语,或许西方人反而越听得进去”。对不同的人讲故事,要用不同的思维,张维为在长期与西方人的接触中,得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经验。因为西方人是“最承认实力的,包括强势的话语”。比如,美国人要和中国人谈中国人权问题,张维为建议可以直截了当地问美国人:“你们在伊拉克杀害了十几万平民,这是大规模地侵犯人权呀。你们应首先就这个问题向国际社会,向伊拉克人民作出他们可以接受的解释,否则你们怎么有资格来和我们谈论人权问题呢?”

“交锋多了,自然熟悉他们的套路”,面对西方主流思想者的“围攻”,张维为从来都显得淡定自若,他将西方常用的民调工具熟捻于心,数据一出,直接令反对者无言以对。国际比较的学术视野、对各种文明的高度熟悉,都是张维为出奇致胜的法宝。在辩论中解构西方话语,张维为身体力行地用事实告诉世界:“应该失语的不是我们。”

2010年5月27日,张维为教授第一次登上讲堂,他做了《全球发展中的中国模式》演讲。2011年6月28日,张维为教授应邀与福山在讲堂上对话《变动秩序中的中国与世界》,辩论后的餐桌上,讲堂负责人李念转述了一些国内学者的质疑,张维为笑着说,“我是发自内心相信中国模式是有道理的,你看吧,时间会证明一切。”

八年来,张维为将自己研究成果和自信精神体现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体现在一场场海外的辩论和国内的演讲中。,他认为尽管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还会遭遇诸多阻力和挑战,但中国的崛起的大势不可阻挡。

作者:袁琭璐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维为:美国越是封锁打压,中国越能变压力为动力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深陷性骚扰丑闻,又有11名女性指控
普京推销冰激凌不遗余力,中国新任大使希望俄冰激凌销往中国
世界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原子级石墨烯可控折叠
“象山故里•心学圣地”文化旅游周将于10月举办,金溪,让世界从“心”认识
“数”说时尚中国时尚大会全球峰会在余杭艺尚小镇举行
中国空间站系统核心舱顺利通过转正样评审
俄方称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俄中应坚持原则,外交部:赞同
这位当年与周恩来一起留法的五四女杰,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她的名字却一直被小心保密
6至70岁的骑行爱好者均可报名,首次在青浦举办的世界级自行车赛报名启动
世界杯排位赛中国男篮险胜韩国
“可爱的中国”之纳西族:追随白沙细乐40余年,他将纳西族文化远播海外
【中国稳健前行】依法治国的中国经验
“可爱的中国”之拉祜族:芦笙悠扬青竹摇,这个民族在唱歌跳舞中脱贫致富
“可爱的中国”之朝鲜族:击鼓奏乐间 他们对“美”的向往这样被展现
电影《攀登者》:吴京、张译、胡歌、井柏然诠释最硬核的中国英雄
【中国稳健前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践行、捍卫与创新
上海危废处置再添丰翼,成立首家危废处置和资源化研究中心
“深山集市”快闪店为苗侗绣娘们搭建扶贫平台 助力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
香港市民快闪齐唱国歌,“我爱中国!我爱香港!”
无感支付,中国石化第一家无人便利店在外滩开业
中国与马来西亚建立海上问题磋商机制
魔都太美,一大波文化新地标来袭!上海稳步迈向国际文化大都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科学指南
“演艺大世界”迎来2019上海国际喜剧节,戏迷可第一时间“淘微票”,追首演
116岁世界最长寿老人爱下黑白棋 笑称"没考虑过死"
这家世界知名药企全球董事会集体来沪,李强会见“掌门人”,欢迎深耕中国健康市场
世界第一爆冷无缘上海斯诺克大师赛四强,特鲁姆普13连胜遭终结
“可爱的中国”之撒拉族:在骆驼泉旁 感受“花儿”与“少年”的别样生活
“可爱的中国”之京族:一根弦也能奏出七彩乐章?
“可爱的中国”之哈萨克族:听不完的冬不拉,数不完的民族传奇...
“可爱的中国”之普米族:弹四弦、跳“搓蹉”,他们带着民族文化走出了国门
“可爱的中国”之裕固族:把对生活的热爱融入民族服饰里
张维为:读不懂中国共产党是西方误读关键丨嘉宾新著先睹㉚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