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文化馆:从被戏称“破烂”到国家一级,步履不停

2019-09-12信息快讯网

浦南文化馆:从被戏称“破烂”到国家一级,步履不停-信息快讯网

2004年6月,浦东新区宣传部破格提任我担任浦南文化馆馆长。记得我一到馆里就听到有人用本地话的谐音,将浦南文化馆戏称为“破烂文化馆”。确实,那些年,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正在转型发展,许多方面还有待提升,加上浦南文化馆整体动迁,场地也遇到困难。

就这样,面对没有场馆和阵地却要办好文化馆的挑战,我做了一个决定,变被动为主动,改一改文艺干部坐办公室的作派,成立“七艺工作室”,让大家下到贴近群众的工作室,开班传艺教学,每天接待、辅导、服务百余人,全年365天无休。五年间,浦南文化馆“落脚”过六个街道,社区巡回演出、纳凉晚会、世博展览、艺术培训……我们忙得不亦乐乎。

也就是在这六个街道间的千回百转中,我们和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亲密关系,而五年贴近基层的“乌兰牧骑”式文化服务,也为浦南文化馆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赢得高分。期间,我们馆创造了多项佳绩:两项全国群星奖,连续三次荣获中国群文协会论文一等奖,排演的节目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此后,再也没听人戏说我们是“破烂文化馆”了。馆舍建起来后,我们更在服务细节上下大工夫。

记得有一天,刚走进电梯,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奔进来。他一边擦汗一边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这个文化馆真好,服务周到!”一打听才知,他常来馆里打乒乓,出汗后脱下的衣服总是随手往座椅上一扔。有一天,他发觉扔在一边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被细心的工作人员挂上了墙,这才发现墙上已安装了一排挂钩,这一小小的便民服务立时打动了他。这让我为之一震,真不能小看了文化亲民的向心力,它真切地温暖着百姓的心。类似的细节服务在浦南文化馆随处可见,因为对群众的关心已化为职工细致入微的服务自觉。

浦南文化馆:从被戏称“破烂”到国家一级,步履不停-信息快讯网

转眼间到了2012年,我退休了,本想此后可以专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周游世界去写生,享受最美夕阳红。可是,这时,一位领导找到我,说曹路镇动迁基地大型居住区配套工程金海文化中心已经建成,想让我组织一支社会机构去管理,采用全新的运行模式。当时,引入第三方机构托管文化中心还是新鲜事物。这何止是吃螃蟹,简直是去啃硬骨头。好在,在浦南文化馆的十年,为我在金海文化中心的探索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的团队把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定位为百姓文化圆梦的家园,策划了助力百姓综合素质提升的《百姓百人百梦“嗨”行动》培训课堂和培养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同心艺术培训学院》,每年授课26000多课时。经过一整年的学习磨练,学员们个个都成了文艺骨干。为了把受训过的学员留住,我们将他们组织成30多个文化团队,为他们不断创造演出、展览、比赛、观摩交流的机会。由此,他们成了金海文化中心天天必来的“屋里人”,并带动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前来。被“托管”前,金海文化中心一年接待量大概在八万人次左右,到2018年已经突破45万人次。一时间,金海文化中心的模式吸引了全国280多个考察团前来交流,我们的文化培训项目赢得专家的赞赏,被评为2017年上海市文化百佳项目。

我是一名绘画爱好者,如果把我这近20年的基层文化工作比作创作,在浦南文化馆的十年是大写意,创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浦东样本”是一幅细腻灵动的工笔画。这么多年来,我也许少了绘画上的获奖证书,但一张张欢乐的笑脸,以及纷至沓来的人群,就是对我所有付出的最高奖赏。


作者周建义(原浦南文化馆馆长、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整理:李婷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