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餐“四大金刚”缘何越夜越精彩

2019-09-14信息快讯网

上海早餐“四大金刚”缘何越夜越精彩-信息快讯网

“王阿姨豆浆油条”24小时营业,地道的口味获得了众多食客们的青睐,夜间一直生意火爆。 本报记者 袁婧摄

大饼、油条、粢饭团、豆浆,上海人俗称“四大金刚”,是本地特色早餐的代名词。在夜宵时段,有没有人想吃“四大金刚”?这个问题在“王阿姨豆浆油条”店里能轻易找到答案:21时30分,第一波晚高峰到来,一分钟之内,四五个外卖小哥先后赶到店里,在提货区找到自己的外卖,又四散在夜色里;等在另一头的,是居民小区、商务楼宇里的年轻消费者。

“再晚一点,很多年轻人会走出家门,到店消费。目前店里夜间销售额已占整体销量的五成。”王阿姨豆浆油条店主王美珍告诉记者,属于老一代记忆中的上海特色早餐正在“出圈”,开发出了夜色中的新潜力。

想不到的答案:

夜市里,“早餐”成年轻人新宠

王阿姨豆浆油条店铺的位置不算太好,无论从哪个地铁站出来,都要走上700多米。普善路是一条小路,门口也不能停车,纵使如此,也挡不住每天晚上蜂拥而至的年轻人。

夜色中,忙碌的厨房印证着这里的好生意。巨大的豆浆机隆隆作响,大碗大碗的黄豆“跳”进去滚一圈,转眼变成浓厚香醇的豆浆,站在窗口的阿姨忙着听外卖单,勺子起落间,十多份外卖豆浆已经打包好;再里面一点,另一个员工正在制作油条,每一根油条在生面状态都整整齐齐,几分钟后它们出锅——“身高”一致,“身材”合宜。

把早餐“四大金刚”变成夜间消费,王美珍坦言是“与时俱进”的选择。5年前,夫妇俩在这里开店时,只做早餐生意,每天开店10小时,下午就关门了。但王美珍渐渐发现,晚上手机响个不停,很多年轻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晚上关门那么早?

2017年,外卖兴起,王美珍嗅到了商机,索性把小店变成了24小时开业,夜间消费数据把她自己也吓了一跳:“四大金刚”的夜间潜力竟然那么大! 

“早上和深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消费群体。”王美珍告诉记者,6时到10时的早高峰,走出家门的老年人居多,他们自带锅碗瓢盆,有着老一代上海人吃“四大金刚”的烟火气;21时到次日凌晨1时则是年轻人的“主场”,他们总会三五成群结伴而来,一边吃宵夜一边聊天,除了“四大金刚”外,还喜欢点炸猪排、麻球等油煎食品。

外卖生意更惊人。王美珍透露,仅以饿了么平台为例,每天21时至次日1时,订单量接近200单,周末三天的订单更为集中:“如今夜宵时段堂吃与外卖的销售额,已占销售总量的五成。”

美团点评独家提供给本报的数据显示,豆浆、豆花、油条、蛋饼、大饼……健康早点正在成为夜宵特色,夜宵生意同比去年上升四成。

看得见的服务:

当你需要我,必为你守候

上海人如今做“四大金刚”生意的不多,王美珍说她是特例——50多岁才开始创业,店里的配方都是特有的,从母亲那一辈传下来,“我就是不服输,想做老上海人记忆深处‘四大金刚’的味道”。

上海人做生意,不仅特别精明,而且颇具匠心。小店雇了20多个员工,大部分都有从业经验。老阿姨们来帮手,总会好心提出“建议”:“不要用小黄豆,一斤小黄豆只能出一斤豆浆,出浆率太低,人家店里都用大黄豆的”“粢饭团不要用纯糯米,七分糯米三分大米就可以,否则赚不到钱”……王美珍一一拒绝了,她说,要做就做到满分,不是最好的产品,卖出去“坍台”。

正是这份匠心守护,让“王阿姨豆浆油条”做出了名气。一位长居国外的客人回国结婚,深夜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到店点份豆浆油条“解乡愁”,吃饱喝足才打车回浦东的家;一位客人从连云港一路开车过来,就为了“打卡”吃一口上海的特色小吃。“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四大金刚’,在很多人心里有重要的位置。”

从早市生意拓展到夜市生意,王美珍对于夜间消费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虽然夜间餐饮市场的竞争特别激烈,但老百姓离不开它,有需求就有机遇。不久前,上海暴雨,小店里的外卖订单一长条一长条地出单,王美珍记得有一笔30多元的定单,送货地址离门店只有1.16公里,但没有骑手来得及接单,她干脆自己掏钱在外卖平台加了20元小费,跟骑手商量接单,“当消费者需要夜宵的时候,我们要尽力保证不让每一单流失”。


作者:本报记者 徐晶卉
编辑:周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