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

2019-10-09信息快讯网

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信息快讯网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

【导读】10月7日至9日,极地科学研究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极地是关系国家利益的“战略新疆域”,是地球系统科学认知的重要领域。在2018年至2019年间,我国成功实施了第35次南极考察、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不断拓展极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会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讲堂第110期嘉宾)介绍了极地研究中心成立30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据悉,目前我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支撑保障格局。

四大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即将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今年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自2003年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

在破冰考察船能力方面,现拥有“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经过三次大规模改造,船舶安全运行、科学调查能力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我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今年7月交付后,圆满完成各项试航工作。在即将开展的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将与“雪龙”号一起组成破冰船编队,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信息快讯网

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

在考察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了长城站、中山站改扩建;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成了我国首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冰盖上建立了内陆中继站——泰山站。在北极地区,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通过与冰岛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二个北极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北极环境、气候变化长期监测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极区航空保障能力方面,购置了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号。2018年1月,“雪鹰601”号成功降落在南极昆仑站机场,具备可覆盖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的航空保障能力。此外,为提高船载直升机保障能力,还为“雪龙”号配备了Ka-32重型直升机“雪鹰102”号,为“雪龙2”号配备了AW169中型直升机“雪鹰301”号。

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信息快讯网

雪龙2号破冰船雪鹰301(AW169型)直升机

在国内保障能力方面,在长江口沿岸建立了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建成了考察船专用码头、考察物资堆场与仓库、国家极地档案馆业务楼。

自2003年以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组织实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极考察、8次北极考察、16个年度北极黄河站考察和1个年度中冰联合北极站考察。

极地科学数据中心今年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作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30年来取得累累硕果。

自1989年成立以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致力于科学研究,注重学科建设。在成立之初的极地冰川、空间物理和生物生态学等3个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极地海洋学、南极天文学两个特色学科,并建立极地战略研究室,推动了我国极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稳步推进创新基地建设发展,先后建立了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南极长城生态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今年,极地科学数据中心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在极地冰川研究领域,建立了“普里兹湾-艾默里冰架-冰穹A(PANDA)”观测断面和冰穹A地区冰川学综合观测体系,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南极冰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实施冰穹A深冰芯钻探,找到了东南极冰盖小冰期的冰芯证据;构建南极固定翼飞机综合科考系统,伊丽莎白公主地航空调查填补国际空白区,发现了南极第二大冰下湖。

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信息快讯网

南极第二大冰下湖

在极地海洋学研究领域,揭示了环流和海洋热通量等要素变化,对海冰和冰架的潜在影响,提高了对极地冰-海相互作用的科学认知;自主研发的“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UNIS)”在北冰洋实现了1年以上连续观测,将作为我国构建极地海洋观测网核心装备,参与北极气候研究漂流观测国际计划。

在极地生物学研究领域,构建了极地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与研究技术平台,发现并报道了一批微生物新物种及新型活性酶与酶基因,提出了环境污染物全球长距离传输机理与来源解析的一系列新认识。

在极区空间物理研究领域,构建了极隙区空间环境南北极共轭观测体系,研制国际领先水平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在极光亚暴发生区建立了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获得日侧极光的综合观测分布特征,发现了一类新的极光形态——“喉区极光”;首次获得磁暴袭扰地球期间,极区电离层等离子体云块演化的直接观测证据。

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信息快讯网

在南极天文研究领域,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合作提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南极昆仑站天文台”的概念方案和项目建议;开展黑洞与星系共同演化研究,发展了一套利用氢和氦元素示踪黑洞周边气体的新方法,首次获得了物质吸入黑洞过程的直接观测证据。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来源:海洋知圈

黄坤明考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
特朗普拟限制美国投资流入中国市场?外交部回应
国庆来临之际,外交部致谢中外媒体描绘中国沧桑巨变砥砺复兴
特稿: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
中国有故事|“两弹一星”的“星”是怎么造出来的?
视频| 海关工作人员吃“国庆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球气候、极地海洋、冰上丝绸之路……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的这些话题引发关注
习近平:友好不分先后,中所建交顺应时代潮流
视频||感动!MV《黄浦街头》致敬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是一次爱国主义集中教育
【大林游中国】上海:世界的会客厅
“中国网事·感动2019”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启动
“中国网事·感动2019”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启动啦!快来参与投票吧
​外交部:美借人权抹黑中国,暴露险恶用心
回访总书记考察上海的地方:这一年,您的期待正在变为现实
践行嘱托一年间 | 上海这四个地方,蕴含着这座城市一年加速跑的“原动力”——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上海所到之处
视频|践行嘱托一年间|再访总书记考察上海走过的地方
回访总书记考察上海的地方:这一年,您的期待正在变为现实
视频|践行嘱托一年间 | 总书记在沪考察足迹回访
“雪龙”号有了国产“御寒神器”!宝钢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研发新型极地钢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