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西洋的郑和曾五次途径,在马六甲的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行

2019-10-14信息快讯网

七下西洋的郑和曾五次途径,在马六甲的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行-信息快讯网

▲图片:视觉中国

终于实现了期盼已久的马来西亚游。在报名之际,我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马来西亚的行程中一定要有马六甲。

之所以希望去马六甲一游,皆因从孩提时代就知道马六甲海峡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海上通道。随着日本、韩国尤其是中国相继成为石油进口大国后,每天从波斯湾经印度洋再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东亚的油轮越来越多。

对这一重要战略航道,对一生浸淫于国际问题研究的我来说,仅通过间接了解显然是不够深切的,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切身的感受。

使我感到意外惊喜的是,在马六甲下榻的酒店居然就在马六甲海边,从房间里就可将马六甲海峡的风光尽收眼底。因此入住后行装甫卸,我立马就前往酒店面前的沙滩,眺望波涛汹涌的海峡。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宽约37公里,这里比最窄处略宽,但也就四五十公里左右。可惜那天有轻微的雾霾,因此未能看到对岸。但眼看一艘艘西行东往的油轮,我对该海峡的战略价值有了感性认识。

看着海浪拍打沙滩,我技痒难忍,随即下水在海中畅游一番。原来的期待只是在岸边能驻足,如今不仅在海景酒店住上一晚,还能嬉水海中,显然是超值了。加上在行程第一站新加坡,看到马六甲海峡东端入口处、这一咽喉要道的运输繁忙状况,对新加坡何以成为全球名列榜首的航运中心也有了切身体会。

对所有前往马六甲的中国游客而言,郑和庙是必到的景点。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途经马六甲即当时的“满剌加国”。1433年农历4月,已航行近3年的郑和船队即将完成第七次远航。在印度西海岸的古里,一代航海家郑和病逝于船上。于是,留守的船员在马六甲修建了一座纪念郑和的庙宇,此后历代屡加修葺,当地百姓也称其为“三宝庙”。据说当初建庙所用的建材均由中国运来。当地华人普遍认为郑和曾驻军于如今庙宇所在的山头,还曾在山脚掘井取水。郑和及其船队驻守的山头被马来官方命名为Bukit China,即“中国山”,山下的社区为“三宝井”。当地华人一度引用郑和的封号“三保太监”,将三宝写为“三保”。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如此一位重要的历史名人,其庙宇当然应该是巍峨壮观、器宇轩昂、飞檐重阁的楠木大殿。但马六甲的郑和庙却显得相当寒碜。郑和庙非常狭小,占地面积一共也就百把平方米。庙门的高度和宽度与普通住房或商铺无异。而矗立在庙里的郑和塑像,只有约50厘米高,加上两截基座也就一个成人的高度,而且基座根本不是汉白玉或花岗石,就是水泥而已。塑像上方只有“郑和”两字,既没有横匾,也没有歌颂其非凡业绩的对联。塑像后的墙面居然就是红砖,都没有粉刷过,以至不少前往参观的中国游客颇有失落感。

由于郑和庙太狭小,根本无法展示与郑和航海相关的文物。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于1980年在马六甲郑和官仓遗址建立了一座郑和文化馆。该文化馆总面积8000平方米,共三个楼层,分郑和在中国、郑和在马六甲、郑和宝船三大部分,展出郑和下西洋所带的数百件瓷器、海产品、宝船模型等,还展示郑和船员生活场景,在古老的中国馆里开设了茶馆和郑和纪念品中心。

马六甲最著名的景点当属荷兰广场,它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群。300多年来,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红屋,厚厚的粉红色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红屋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历史上马六甲曾先后成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而各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特色迥然相异,却水乳交融般地在荷兰红屋周围簇拥在一起,蔚为壮观。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吸引了近悦远来的各路游客,那里整天人声鼎沸,肤色不同的各国游客摩肩接踵,诸多缤纷艳丽的三轮车频繁穿行其间,从而使马六甲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旅游城市。

作者:陈鸿斌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陆益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