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经典草药处方的智慧,龙华医院团队阐明牛蒡子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干预作用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庞大,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有限,亟待临床与科研上的突破。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钟逸斐团队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合作研究的论文《牛蒡苷元通过激活足细胞中PP2A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是延缓DKD进展、并提供部分肾保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糖尿病患者中,仍有大多数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针对DKD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有待研发。
在我国,传统草药被普遍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其中,牛蒡子(Fructus Arctii)被单独或与其他草药组合而广泛用于治疗DKD患者。
临床观察研究表明,牛蒡子可以显著降低DKD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但其肾脏保护的潜在机制仍然不明。
牛蒡苷元(ATG)是牛蒡子的主要成分,它在体外具有多种细胞作用,包括在癌细胞中的抗增殖作用和在各种细胞类型中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但其发挥这些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
本次研究首次从临床治疗DKD有效中药里发现了PP2A激动剂,并证实ATG可通过调节PP2A亚单位结构增加其活性,是一种新型的PP2A激动剂。PP2A激动剂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肾病,且具有普遍的抗炎症和抗肿瘤作用,ATG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有效中药组分找到疾病潜在靶标的方法,也为中药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龙华医院钟逸斐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John Cijiang He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钟逸斐团队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特别是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研究,2010年开始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John Cijiang He合作,借助多学科交叉,力图从临床中医经验处方中寻找治疗肾脏病的有效药物及其治疗靶点。近五年来,该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各级人才培养项目等共计1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作者:唐闻佳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